华南预防医学 ›› 2013, Vol. 39 ›› Issue (5): 15-19.
宋韶芳,沈纪川,林国桢,董航,李科,周琴
SONG Shao-fang, SHEN Ji-chuan, LIN Guo-zhen, DONG Hang, LI Ke, ZHOU Qin.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2011年居民主要死因及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11年人口资料由广州市卫生局提供?死因监测资料来自2011年广州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死亡病例?疾病分类按ICD-10进行分类编码,对2011年广州市居民死亡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1年广州市居民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死亡病例44262例,粗死亡率为544.47/10万,标化率为336.45/10万,男性死亡率为612.50/10万,标化率为431.12/10万;女性死亡率为474.66/10万,标化率为248.26/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1);前6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诊断不明?伤害,死亡率分别为133.44/10万?101.82/10万?100.68/10万?73.70/10万?31.54/10万?26.53/10万;期望寿命为 80.83岁,去除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后,预期寿命可分别增加3.81?2.78和2.73岁;以减寿年数(PY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6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诊断不明?伤害,分别为107716.00?81414.00?81106.50?61978.50?26523.00?22232.50年?结论 慢性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正严重威胁广州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加强对这些慢性病的防治是广州市卫生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提高其早诊早治水平对减少寿命损失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