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原名《广东卫生防疫》)创刊于1960年,2001年加入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2002年更名为《华南预防医学》,是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039,国内统一刊号 CN44-1550/R(单月刊)。
《华南预防医学》坚持把实用性、启发性、导向性和创新性作为办刊的宗旨,注重学术水平和编辑、出版质量;设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流行病学研究与调查、实验研究、检验技术与方法、卫生管理、工作交流、综述等专栏;报道...更多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5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3-20
上一期   
    论著
    广州社区中老年人群肥胖、身体活动与血清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张青, 张维森, 江朝强, 靳雅丽, 徐琳
    2024, 50(3):  199-204.  doi:10.12183/j.scjpm.2024.0199
    摘要 ( 33 )   PDF (119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广州社区中老年人群肥胖、身体活动与血清肝功能指标的关联。方法 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心性肥胖、全身性肥胖和身体活动与血清肝功能指标的关联性。通过加入交互作用项评估肥胖与身体活动的交互作用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 纳入了8 714名参与者,平均年龄(64.65±6.05)岁。女性6 251人(71.74%),男性2 463人(28.26%)。相对非中心性肥胖组,中心性肥胖具有高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低白蛋白(ALB)水平,回归系数β分别为4.74、0.66、-0.27 IU/L(均P<0.01)。相对非全身性肥胖组,全身性肥胖具有高ALT和AST水平以及低ALB水平,回归系数β分别为5.72、1.23、-0.36 IU/L(均P<0.01)。相对身体活动活跃组,非活跃组的AST水平较高,回归系数β为0.53 IU/L(P<0.01)。结论 中心性肥胖、全身性肥胖及低身体活动水平与血清肝功能指标异常存在显著关联,提示肥胖管理、增加体力活动对于维持肝功能水平的重要性。
    2012—2021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差异与动态演变
    王馨蝶, 夏英华, 曹蓉, 郭辉杰, 吴为, 何群
    2024, 50(3):  205-210.  doi:10.12183/j.scjpm.2024.0205
    摘要 ( 27 )   PDF (155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差异和动态演进情况。方法 利用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数据,评价指标选取医疗卫生财力、物力、人力和服务资源的4项指标:人均卫生费用、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数、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医师每日担负诊疗人次数,使用全局熵值法计算各省历年配置水平指数,应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结果 Dagum基尼系数结果显示,2012—2021年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基尼系数由0.180 5上升至0.197 2,后波动下降至0.118 7。核密度估计结果显示,核密度曲线中心位置随年份的增加从0.2左右逐渐右移,稳定在0.3左右。结论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水平逐年提高,资源配置空间总体差距整体上逐年缩小。各地区仍存在不平衡的发展现状和差异化的资源配置水平,影响总体区域差距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间差距。
    四川省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认知及需求研究
    段云, 何景波, 曹浩林, 高晓凤
    2024, 50(3):  211-215.  doi:10.12183/j.scjpm.2024.0211
    摘要 ( 20 )   PDF (123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四川省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认知及需求现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744名四川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健康管理认知和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416人(55.9%)了解健康管理,604人(81.1%)需要健康管理服务。60岁以前职业为非务农(OR=1.895)、文化程度高(OR=1.320)、年医疗支出多(OR=1.362)、日常饮食控制较注意(OR=1.264)的老年人更了解健康管理,无配偶/伴侣者(OR=0.680)对健康管理了解更差。患慢性病(OR=1.519)、60岁以前职业为非务农(OR=1.953)、日常饮食控制较注意(OR=1.810)的老年人更需要健康管理服务,对自身健康满意度高者(OR=0.576)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要较低。结论 四川农村老年人对健康管理的认知较差但需求较高。应进一步完善该地健康管理工作,尤其是要提升文化程度低、无配偶/伴侣、60岁以前务农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认知水平。
    2019—2022年云浮市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王娟, 张银菊, 袁娟娟, 邵伟琪, 彭力荇, 陈伟玲
    2024, 50(3):  216-221.  doi:10.12183/j.scjpm.2024.0216
    摘要 ( 20 )   PDF (224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云浮市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状况,初步评估其膳食暴露量及健康风险。方法 基于2019-2022年间云浮市食品随机抽检结果,采用蒙特卡洛概率模型法按地区、性别、年龄分组评估不同人群黄曲霉毒素B1膳食暴露量,应用点评估法、暴露限值法对引发肝癌风险进行描述。结果 本次抽检的10种1 239份食品黄曲霉毒素B1平均含量为3.98 µg/kg,平均含量前3位的是花生油、酿造酱、玉米油,分别为5.89、1.75、1.10 µg/kg;总体检出率31.9%,检出率前3位的是酿造酱、花生油、玉米油,分别为60.0%、44.4%、29.4%;总体超标率3.8%,超标产品均为花生油。在P50、P95百分位点(分别代表平均、高端暴露水平),城乡居民黄曲霉毒素B1暴露量分别为1.41、18.33 ng/(kg·d);MOE值均远低于10 000;致肝癌发病风险为0.039、0.513例/(10万人·年)。黄曲霉毒素B1主要来源依次为植物油脂、大米、小麦粉,各占膳食暴露量的82.3%、9.2%、6.4%。农村地区暴露量和健康风险均高于城市地区。存在年龄越小,暴露量和健康风险越高的趋势,3~5岁组最高。结论 云浮市食品存在一定程度的黄曲霉毒素B1污染,膳食暴露健康风险应引起关注并优先关注农村地区、低年龄人群,建议加强对检出率较高的食品的监管力度。
    全麻患者术后苏醒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睿, 李理, 魏嘉, 赵苓君, 曾钦娅, 王瑾丽, 雷洁
    2024, 50(3):  222-226.  doi:10.12183/j.scjpm.2024.0222
    摘要 ( 15 )   PDF (1171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全麻患者术后苏醒延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重庆市西区医院行全麻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分析法分析术后苏醒延迟发生情况,并予logistic回归分析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056例全麻患者,术后在麻醉恢复室(PACU)驻留时间为30~98 min,其中有196例(18.56%)发生苏醒延迟。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6~65岁OR=4.541,66~78岁OR=6.413)、心功能等级(Ⅱ级OR=3.685,Ⅲ级OR=5.493)、BMI≥24(kg/m2)(OR=3.466)、低体温(OR=3.173)、术中追加麻醉药物(OR=3.840)、术中补液量较高(OR=3.419)、合并基础疾病(OR=3.120)、麻醉时间较长(OR=2.628)、急诊手术(OR=3.104)、中枢神经系统损伤(OR=3.426)、代谢性疾病(OR=3.769)、呼吸功能障碍(OR=3.276)、有饮酒习惯(OR=2.878)、肾功能异常(OR=3.256)、组织器官血液灌注异常(OR=3.432)、麻醉药物的绝对或相对过量(OR=3.180)的全麻患者术后苏醒延迟发生可能性更高。结论 全麻患者术后苏醒延迟发生率偏高,年龄、BMI较高、低体温、术中补液量较高、术中追加麻醉药物、麻醉时间、急诊手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代谢性疾病、合并基础疾病、心功能等级、呼吸功能障碍、饮酒习惯、肾功能异常、组织器官血液灌注异常、麻醉药物的绝对或相对过量可能是全麻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
    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及其交互作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张兰, 郭艳强
    2024, 50(3):  227-230.  doi:10.12183/j.scjpm.2024.0227
    摘要 ( 17 )   PDF (216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及其交互作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共体社区随访管理的11 25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其2021年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血压控制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肥胖、血脂异常对血压控制的影响,以及采用相乘和相加模型分析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对血压控制的交互作用。结果 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39.63%,合并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0.41%、58.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OR=0.694)、血脂异常(OR=0.900)均为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均P<0. 01)。交互作用分析显示,超重/肥胖且血脂异常者血压控制仅为非超重/肥胖且血脂正常者的0.664倍(95% CI:0.596~0.738);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交互作用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0.228(95% CI:-0.289~-0.167)、-0.500(95% CI:-0.626~-0.374)、1.721(95% CI:1.244~2.381),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对血压控制存在相加交互作用;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对血压控制的相乘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OR=0.987,95% CI:0.950~1.024,P>0.05)。结论 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是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的相加交互作用增加了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未控制的风险。
    2014—2020年武汉市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特征分析
    江瑞莲, 代娟
    2024, 50(3):  231-235.  doi:10.12183/j.scjpm.2024.0231
    摘要 ( 17 )   PDF (126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武汉市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特征,为相关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20年武汉市心脑血管事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2020年武汉市心脑血管事件标化发病率298.39 /10万,标化发病率逐年下降(P<0.05);2014—2018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PC=-0.14%,P>0.05),2018—2020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6.92%,P<0.05);男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均P<0.01),且女性发病率、标化发病率APC呈下降趋势(P<0.05)。男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年龄(中位数为67.0岁)早于女性(中位数为72.0岁)(P<0.01);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40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40岁后逐渐上升,至≥85岁达到峰值(3 436.63/10万);中心城区标化发病率低于远城区(P<0.01),且中心城区的发病率、标化发病率APC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远城区发病率、标化发病率APC下降趋势不明显(P>0.05)。结论 2014—2018年武汉市居民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呈平稳趋势,2018—2020年呈下降趋势,远城区、男性、老年人群应作为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的重点关注人群。
    疫情常态下发热门诊青少年患者负性情绪及影响因素调查
    郭仁琳, 汪雪梅, 刘璐
    2024, 50(3):  236-240.  doi:10.12183/j.scjpm.2024.0236
    摘要 ( 20 )   PDF (116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疫情常态下发热门诊青少年患者负性情绪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相关部门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某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负情情绪相关量表评估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负性情绪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青少年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有效调查1 608例发热门诊青少年,检出负性情绪青少年患者294例,检出率为18.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冲突频率(OR=3.020)、人际关系敏感(OR=4.567)、新冠病毒(新冠)感染史(OR=4.078)、新冠集中隔离史(OR=3.893)、新冠后遗症情况(OR=2.362)、社会支持(OR=3.044)均是与疫情常态下发热门诊青少年患者负性情绪检出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疫情常态下发热门诊青少年患者负性情绪检出率较高,父母冲突频率、人际关系敏感、新冠感染史、新冠集中隔离史、新冠后遗症情况、社会支持均是发热门诊青少年患者负性情绪重要相关因素,需增加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力度,共同关注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做好心理调节,预防青少年抑郁症。
    视屏与户外活动时间对儿童青少年筛查性近视共患超重/肥胖的影响
    董柳雪, 杨艳, 马倩倩, 黄莹, 张松杰, 李骏
    2024, 50(3):  241-245.  doi:10.12183/j.scjpm.2024.0241
    摘要 ( 13 )   PDF (116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西安市儿童青少年筛查性近视共患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并探讨视屏时间与户外活动时间对其的影响,为近视、超重/肥胖的多病共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2021年西安市学生常见病监测的12所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小学4~6年级、初中和高中各年级进行分层整群抽样。描述筛查性近视共患超重/肥胖现状,采用χ2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对共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1年共纳入儿童青少年5 768人,其中小学4~6年级1 877人(32.54%),初中1 928人(33.43%),高中1 963人(34.03%);3年筛查性近视共患超重/肥胖的共患率分别为27.4%(985/3 601)、16.1%(168/1 041)、27.4%(308/1 126),变化呈J型曲线。3年总共患率为25.3%(1 461/5 768);共患率为城区高于郊县、男生高于女生、随学段呈上升趋势(均P<0.01)。视屏时间≥2 h/d是小学4~6年级儿童青少年筛查性近视共患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2.111)。户外活动时间≥2 h/d是小学4~6年级和初中儿童青少年筛查性近视共患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531、0.544)。结论 减少视屏时间和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能降低儿童青少年筛查性近视共患超重/肥胖发生。
    2010—2021年广州市初治HIV感染者糖脂代谢异常患病趋势及其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尚萌琳, 谢今朝, 王旭, 刘聪, 钟海丹, 杜佩珊, 李全敏, 蔡卫平, 李凌华, 顾菁
    2024, 50(3):  246-250.  doi:10.12183/j.scjpm.2024.0246
    摘要 ( 21 )   PDF (302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0—2021年广州市初治HIV感染者糖脂代谢异常患病率的变化,探讨性别、年龄、时期、队列因素的影响。方法 基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0—2021年16 454例初治HIV感染者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糖代谢异常、甘油三酯代谢异常、胆固醇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变化趋势,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患病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16 454例初治HIV感染者中,平均年龄(36.78±12.07)岁,男性13 783例(83.8%)。2010—2021年期间初治HIV感染者糖代谢异常(AAPC=-2.4%,95% CI:-5.31%~0.50%,P=0.103)、甘油三酯代谢异常(APC=AAPC=-4.13%,95% CI:-7.59%~-0.54%,P=0.029)、胆固醇代谢异常(APC=AAPC=-13.47%,95% CI:-16.03%~-10.84%,P<0.001)患病率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女性脂代谢异常患病率高于男性。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结果显示,糖代谢异常、甘油三酯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在40~50岁最高,胆固醇代谢异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大逐渐下降;糖脂代谢异常的患病率随时期整体呈下降趋势;较早出生队列的人群糖脂代谢异常的患病率较高。结论 近年来初治HIV感染者糖脂代谢异常负担整体降低,但仍应加强对糖代谢异常的防控。女性、中老年群体、较早的感染者是糖脂代谢异常的高危群体。
    现场研究
    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产褥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谭秋红, 吴璇, 彭萍, 王善林, 熊春平, 刘炎武
    2024, 50(3):  251-254.  doi:10.12183/j.scjpm.2024.0251
    摘要 ( 16 )   PDF (115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产褥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及湖南航天医院妇产科生产的二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基本情况、合并疾病及分娩相关情况,并对产妇开展24 h至10 d的产褥期的健康监测,对疑似发生感染者宫腔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产褥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578名产妇,发生产褥感染283例,产褥感染发生率为17.93%,其中以外阴感染最为常见,有90例;其次为子宫内膜感染,有76例;盆腹腔感染61例,其他感染56例。283例产褥感染产妇的样本中培养出病原菌41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7株(30.38%),革兰阴性菌291株(69.62%)。孕期生殖道感染史(OR=2.035)、前置胎盘(OR=3.018)、胎盘早剥(OR=1.785)、合并糖尿病(OR=2.646)、产后出血(OR=2.647)的二次剖宫产产妇发生产褥感染的风险更高。结论 二次剖宫产产妇的产褥感染发生率较高,且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孕期生殖道感染史、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合并糖尿病、产后出血是二次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
    肠息肉患者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王蕊, 黎晓琴, 张丽娇
    2024, 50(3):  255-258.  doi:10.12183/j.scjpm.2024.0255
    摘要 ( 13 )   PDF (120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肠息肉患者发病影响因素并指导相关疾病防治工作。方法 以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确诊的肠息肉患者作为病例组,以性别相同、年龄±; 3岁以内为原则以1∶; 1的比例在医院体检中心选择同期体检的非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饮食、行为、心理状态等问卷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肠息肉患者和非肠息肉疾病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入肠息肉和非肠息肉病例各546例,2组病例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家庭月均收入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 24 kg/m2(OR=2.370)、Hp感染史(OR=1.883)、息肉家族史(OR=2.016)、吸烟史(OR=1.618)、饮酒史(OR=2.507)、不常体育运动(OR=1.837)、合并糖尿病(OR=2.735)、IBD病史(OR=2.106)、胆囊疾病史(OR=1.883)、便秘≥; 5年(OR=2.307)、偶尔吃或从不吃早餐或蔬菜(OR=1.677、1.767)、SAS评分(OR=1.198)、SDS评分(OR=2.801)为影响肠息肉患者发病的独立因素。结论 肠息肉的发病受体重、Hp感染、息肉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合糖尿病史、IBD病史、胆囊疾病史、便秘史、早餐情况及蔬菜摄入情况、SAS评分、SDS评分等多因素的影响,应鼓励该类人群完善肠镜检查,及时发现肠息肉并治疗。
    T-SPOT.TB、MLR和PLR在活动性肺结核和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非结核性肺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熊娜婷, 余志康, 张国良
    2024, 50(3):  259-262.  doi:10.12183/j.scjpm.2024.0259
    摘要 ( 14 )   PDF (222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T-SPOT.TB)、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活动性肺结核与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非结核性肺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T-SPOT.TB检测阳性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 528例为病例组,同期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非结核性肺病患者993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间 T-SPOT.TB的检测指标—T细胞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以及MLR、PLR值水平进行比较及联合诊断分析。结果 病例组的ESAT-6、CFP-10、MLR、PLR值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中MLR、PLR与CFP-10无相关性(rs =-0.05、-0.017),而与C-反应蛋白(CRP)正相关(rs=0.50、0.45)。活动性肺结核和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非结核性肺病鉴别诊断中,ESAT-6、CFP-10、MLR、PLR的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24.50 SFCs/10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26.50 SFCs/106PBMC、0.525、172.76;CFP-10+MLR、CFP-10+PLR、ESAT-6+CFP-10+MLR、ESAT-6+CFP-10+PLR、ESAT-6+CFP-10+MLR+PLR的特异度分别是92.1% 、90.7%、95.8%、94.9%、97.3%,敏感度分别是28.6%、35.8%、16.2%、35.8%、13.9%,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4.9%、85.6%、85.5%、86.3%、89.1%。结论 MLR和PLR与肺结核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T-SPOT.TB、MLR和PLR联合检测对T-SPOT.TB结果阳性的疑似结核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湿米粉生产和经营卫生规范》(DBS 44/017–2021)执行现况分析
    刘灿, 陈洪升, 陈子慧, 蒋宇明, 谭彦君, 黄盼盼, 黄琼
    2024, 50(3):  263-266.  doi:10.12183/j.scjpm.2024.0263
    摘要 ( 13 )   PDF (114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湿米粉生产和经营卫生规范》(DBS 44/017—2021)(以下简称《卫生规范》)在广东省湿粉类食品生产企业中的执行情况,了解规范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规范修订提供前期基础。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湿粉类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基本情况及对《卫生规范》知晓情况、《卫生规范》核心条目执行情况、《卫生规范》实施对产销量的影响。结果 112家湿粉类食品生产企业的产量、厂区规模和建厂时间跨度较大,79.46%企业认为规范可行性好,64.29%企业规范执行情况较好,其中岗前培训执行率最高(100.00%),冷藏保存执行率最低(41.96%)。原料验收、原料储存、设备清洗、工作人员着装要求、生产过程管理、包装管理等条目执行力度欠佳。结论 广东省湿粉类食品生产企业对规范的执行情况总体存在一定不足,可能与《卫生规范》核心条目执行情况有关,原料管理、卫生管理和冷藏管理等还有待提高。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筛查结果研究
    白立炜, 王艾蒙, 杨平, 海洁
    2024, 50(3):  267-269.  doi:10.12183/j.scjpm.2024.0267
    摘要 ( 15 )   PDF (210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筛查结果,为糖尿病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通过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项目的慢病规范化管理培训班招募卫辉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中从事慢病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调查员,对其管理辖区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足风险评估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发病风险筛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糖尿病足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2 1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完成调查及糖尿病足发病风险评估,其中男性1 207例,女性983例; 年龄46~75岁,以56~65岁所占比例较高,占48.95%; 糖尿病病程1~35年,1~5年所占比例较高(43.93%)。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知晓者1 237例,知晓率为56.48%。糖尿病足发病风险筛查中低风险1 355例,高风险835例,分别占61.87%、38.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1)、糖尿病病程(OR=2.004)、糖尿病并发症(OR=2.886)、血糖控制水平(OR=0.292)、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知晓情况(OR=0.738)、自我效能(OR=0.584)是糖尿病足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筛查结果不理想,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针对个体不同情况采取干预措施,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提高糖尿病足相关知识认知,降低糖尿病足发病风险。
    2020年广东省新发现青年学生MSM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谢仕兰, 付笑冰, 刘珺, 何思敏, 杨放, 黎健荣, 徐慧芳, 林鹏, 李艳
    2024, 50(3):  270-273.  doi:10.12183/j.scjpm.2024.0270
    摘要 ( 15 )   PDF (118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东省经同性传播感染艾滋病毒的15~24岁青年学生相关流行病学特征,为该人群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0年广东省新发现的传播途径为男男同性性行为(MSM)的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例(HIV/AIDS)的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安全套行为特征、检测行为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新发现15~24岁学生MSM HIV/AIDS病例134例;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18.0±1.8)岁,34.3%确诊前检测过HIV;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发现的病例数最多,占51.5%;首次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者占14.2%,大学青年学生MSM HIV/AID病例确诊前有过HIV检测史比例高于其余类学校,晚发现比例低于其余类学校(均P<0.05)。91.8%通过线上交友软件认识同性性伴。确诊前性伴数2人及以上者占79.9%,2.2%有过商业性MSM。确诊前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16.4%。7例(5.2%)于确诊前使用过成瘾性物质Rush。结论 广东省青年学生MSM 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多性伴和线上“约炮”行为普遍,成瘾性物质使用占一定比例,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低,主动检测比例不高,应进一步加大风险意识教育,加强宣传安全套的使用意义。学生拒绝成瘾性物质使用应在MSM人群活跃的线上软件等加入针对性的宣传。应加强男男学生网上交友行为风险意识的教育,并充分重视在青年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工作。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癌筛查依从情况及结果分析
    郭竞心, 王璇, 龙姗姗
    2024, 50(3):  274-276.  doi:10.12183/j.scjpm.2024.0274
    摘要 ( 14 )   PDF (113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癌筛查依从情况。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某医院治疗的病程满1年的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定期进行肝癌筛查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肝癌筛查依从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肝癌筛查依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病程满1年的慢性乙肝感染者224例,男172例,女52例,平均年龄(49.80±; 7.84)岁,定期进行肝癌筛查患者占31.25%(70/224),男性29.65%(51/172),女性36.53%(19/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60、>; 60岁(OR=2.284、1.706)、长期接受健康宣传教育(OR=3.284)、有肝癌家族史(OR=2.552)、持续服用抗病毒药物(OR=1.517)、乙肝病毒基因阳性(OR=1.430)的患者其肝癌筛查依从可能性更高。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癌筛查依从性总体较差,可针对不同特征的慢性乙肝感染者开展健康宣教及定期回访的措施,对依从性差的感染者开展持续管理工作,以提高该人群的肝癌筛查的长期依从性。
    过敏性紫癜儿童复发影响因素研究
    宁晓洁, 史丽娜, 吕婷婷, 刘芳梅, 杨晓兰
    2024, 50(3):  277-279.  doi:10.12183/j.scjpm.2024.0277
    摘要 ( 15 )   PDF (114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过敏性紫癜儿童复发影响因素,为预防疾病复发提供指导信息。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西省运城市3家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资料并随访其1年内复发情况,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过敏性紫癜儿童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39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纳入研究,随访1年期间复发128例,占32.65%,无复发264例,占67.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0.820)、初次发病伴肾脏损害(OR=1.721)、过敏原阳性(OR=2.437)、剧烈运动(OR=1.980)、感染史(OR=3.267)、血沉增快(OR=1.397)、C反应蛋白升高(OR=1.650)、血清免疫球蛋白A升高(OR=2.366)是过敏性紫癜儿童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 过敏性紫癜儿童复发受到年龄、初次发病伴肾脏损害、过敏原阳性、剧烈运动、感染史、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A升高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患儿个体情况并综合考虑其存在的复发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监测相关生化项目,减少过敏性紫癜复发。
    聊城地区50~70岁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及依从性调查
    李娜, 张敬, 梅代林, 邹玉刚, 王树朋, 闫玉鑫, 孙红
    2024, 50(3):  280-283.  doi:10.12183/j.scjpm.2024.0280
    摘要 ( 10 )   PDF (115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聊城地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及依从性,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为降低冠心病患者病情发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聊城市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各1家医院2022年1—12月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患者二级预防用药及用药依从性情况,分析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冠心病患者886例,年龄45~78岁,以≥60岁所占比例较高,占58.58%。女性患者占53.95%。阿司匹林、波立维/替格瑞洛使用比例较高,分别达92.78%和 90.86%;三联和四联药物治疗比例分别为49.89%和38.49%;依从性差的患者661例,占74.60%,漏服在用药依从性差患者中发生比例最高,达到60.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59岁(OR=0.562)、年龄≥60岁(OR=2.206)、性别(OR=0.614)、文化程度(OR=0.579)、婚姻状况(OR=0.664)、家庭医生签约(OR=0.589)、医疗支付方式(OR=0.696)和药物副作用(OR=1.281)均为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聊城地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主要以阿司匹林、波立维/替格瑞洛使用为主,此类病患群体用药依从性有待提高,且患者用药依从性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医生签约和药物副作用等的影响,应建立健全冠心病人群用药规范,加强监管和加大社会支持力度,预防患者因不规范用药带来的不良预后。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攀枝花市手术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孙绍琼, 肖雅月, 杨林, 方伟, 廖雪芹
    2024, 50(3):  284-287.  doi:10.12183/j.scjpm.2024.0284
    摘要 ( 15 )   PDF (114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手术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以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2023年6月选择攀枝花市三级、二级医疗机构各3家,对选中的医疗机构的所有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情况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调查手术室医护人员共628人,男性426人,女性202人;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为(36.28±; 5.42)岁;SRQ-20评分得分为0~15分,平均得分(7.22±; 1.46)分,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202例,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32.17%。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046、4.227)、职称(OR=2.883、3.614)、收入(OR=0.224、0.229)、工作性质(OR=3.269)、工作时长(OR=2.538、2.219)、感染科工作经历(OR=2.057)、血源性职业暴露经历(OR=2.878)、突发公共事件培训(OR=2.342)、手术室自我防范对策培训(OR=2.438)是手术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手术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较高,年龄、职称、收入、工作性质、工作时长、感染科工作经历、血源性职业暴露经历、突发公共事件培训、手术室自我防范对策培训均是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需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健康素养调查
    荆玉洁, 姚茹, 谢艳, 王钧
    2024, 50(3):  288-291.  doi:10.12183/j.scjpm.2024.0288
    摘要 ( 18 )   PDF (1145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健康素养情况,并探讨二者相关性以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 12月在西安市某医院消化科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素养水平以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情况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1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为(95.12±; 25.35)分,HPLP-II总分为(100.79±; 17.6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 24.0 kg/m2(β′=-0.785)、文化程度(β′=0.441、0.523、0.749)、合并慢性病(β′=-0.521)、加班(β′=-0.893)、夜班(β′=-1.019)、睡眠障碍(β′=-1.627)以及健康素养得分(β′=1.125)是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受文化程度、体重、加班、夜班、睡眠障碍以及慢性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且与健康素养水平显著相关,提高健康素养将有助于提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