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7, Vol. 43 ›› Issue (5): 471-473.doi: 10.13217/j.scjpm.2017.0471
卢玲玲,柯碧霞,何冬梅,谭海玲,李柏生,邓小玲,梁骏华,李世聪,黄琼
LU Ling-ling, KE Bi-xia, HE Dong-mei, et al
摘要: 目的探讨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影响致病菌分离率及分离时限的因素,为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自2007年开展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以来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致病菌分离培养机构、监测病例定义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3个因素对致病菌分离率及分离时限的影响。结果致病菌分离培养机构调整之前(2010年)致病菌分离率为3.17%(202/6 369),调整后(2011年)致病菌分离率为3.74%(329/8 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致病菌分离时间则从调整前的平均10 d缩短为调整后的平均3 d。监测病例定义修改前(2014年)致病菌分离率为6.22%(1 759/28 280),修改后(2015年)致病菌分离率为7.66%(2 377/31 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之前(2012年)致病菌分离率为3.56%(690/19 365),考核后(2013年)致病菌分离率为4.98%(1 465/29 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医院检验科开展致病菌检测可有效缩短致病菌分离时限,提出精准的监测病例定义及定期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可以有效提高致病菌分离率。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