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4, Vol. 50 ›› Issue (1): 87-90.doi: 10.12183/j.scjpm.2024.0087

•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涉疫场所传播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李登峰1,2, 龚政2, 曾佩琪1,2, 张泽武1, 黄振宇1   

  1. 1.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东莞 523000;
    2.东莞市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 收稿日期:2023-04-26 出版日期:2024-01-20 发布日期:2024-03-13
  • 通讯作者: 黄振宇,E‐mail:50618638@qq.com
  • 作者简介:李登峰(199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消毒杀虫

  • Received:2023-04-26 Online:2024-01-20 Published:2024-03-13

摘要: 目的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疫情涉疫场所传播风险评估模型并验证,为科学、精准防控疫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研讨法确定新冠疫情涉疫场所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运用所建模型分析2022年6—10月东莞市发生的8起新冠疫情涉及场所情况(包括涉疫场所87个、密接3 514例),采用c2检验分析不同风险等级涉疫场所阳性续发率和密接阳转率情况。结果 风险评估模型确定了时间因素、核酸检测因素、环境因素、暴露因素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13个二级指标(风险影响因子)。得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很低风险、无风险场所分别9、15、32、31、0个,不同风险等级涉疫场所阳性续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涉疫场所阳性续发率随着风险等级的升高而增加。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很低风险、无风险场所分别有密接1 065、1 091、1 071、287、0例,不同风险等级涉疫场所的密接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涉疫场所密接阳转率随着风险等级的升高而增加,其中高风险场所的密接阳转率最高(1.1%)。结论 新冠疫情涉疫场所传播风险评估模型能快速地对涉疫场所进行风险定性评估,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涉疫场所, 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指数

中图分类号: 

  • R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