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8, Vol. 44 ›› Issue (6): 549-551.doi: 10.13217/j.scjpm.2018.0549
叶双岚1,曹伟强1,罗雷2,景钦隆2,曹庆2,程晓宁1,陈金1,曾明深1
YE Shuang-lan, CAO Wei-qiang, LUO Lei, et al
摘要: 目的 对2006—2017年广州市白云区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特征分析,为有效控制登革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白云区2006—2017年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7年白云区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2 160例,其中暴发疫情33起。本地感染年发病率在 0~525.36/10万之间。暴发疫情集中在8—11月,占暴发病例总数的99.44%。疫情持续时间最短14 d(2006年),最长170 d(2014年),中位数为60.5 d。累计发病率居前3位的街镇分别是棠景街、永平街、金沙街,累计发病率分别为1 455.14/10万、1 123.02/10万、1 111.05/10万,居末3位的街镇分别是同和街、京溪街、钟落潭镇,累计发病率分别为222.31/10万、188.82/10万、68.06/10万。暴发疫情中病例年龄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占63.59%,男性病例6 065例,女性6 095例,男女性别比为1∶1.005,以家务及待业为主(3 187例,占26.21%)。结论 广州市白云区登革热流行特点为输入病例与本地传播并存、散发与多点暴发并存及季节性等特点,及早采取以控制蚊媒密度为重点的防控措施,减少疫情暴发的有效手段。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