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9, Vol. 45 ›› Issue (2): 158-161.doi: 10.13217/j.scjpm.2019.0158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

郑惠东1, 肖和龙1, 熊颖聪1, 彭祎2   

  1. 1.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3;
    2.广东药科大学
  • 收稿日期:2019-01-09 出版日期:2019-04-20 发布日期:2019-05-15
  • 作者简介:郑惠东(1968—),男,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 Received:2019-01-09 Online:2019-04-20 Published:2019-05-15

摘要: 目的 分析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布特征,为开展手足口病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定点收治医院收集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0—2017年全市定点收治医院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513例,重症发生率为0.27%;发病高峰为4—7月,共报告307例,占报告总数的59.84%;全市各县区均有重症病例报告,以惠城区报告最多,占总数的32.16%。513例重症病例中,男性324例,女性189例,男女性别比为1.71∶1;发病年龄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占总数的96.69%;病例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数的89.86%。检出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431例,阳性率为84.02%;其中EV 71核酸阳性323例,占74.94%;Cox A16核酸阳性13例,占3.02%;其他肠道病毒阳性95例,占22.04%。结论 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EV 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优势流行毒株。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中图分类号: 

  • R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