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主编
李艳
执行主编
杨颖
编辑部主任
陈亮
编辑部副主任
江金女
联系方式
《华南预防医学》编辑部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邮编:511430
电话:
(020)31051582
E-mail:
gdsjkzx_hnyfyx@gd.gov.cn
ISSN 1671-5039
CN 44-1550/R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
440100190072
微信公众号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4-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广东省3个城市大气污染物二氧化氮对居民的死亡效应研究
黄宇琳, 蔡小双, 梁自勉, 宁婷, 马文军, 刘涛, 肖建鹏, 李杏, 郭凌川, 曾韦霖
2019, 45(2): 101-106. doi:
10.13217/j.scjpm.2019.0101
摘要
(
418
)
PDF
(1540KB) (
4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广东省广州、佛山及珠海3个城市的大气污染二氧化氮(NO
2
)对居民每日死亡效应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3—2016年广州、佛山及珠海3个城市的每日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资料数据和居民的每日总死亡数据,对数据基本特征进行统计描述,并通过Spearman分析其相关关系,最后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别对3个城市的NO
2
日均浓度及每日总死亡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3—2016年广州、佛山及珠海市的大气污染物NO
2
日均浓度分别为46.4、48.4、33.1 μg/m
3
,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80 μg/m
3
)。广州市大气中NO
2
日均浓度对当天、滞后1、2 d的每日总死亡人数、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佛山市滞后1、2 d的NO
2
日均浓度对居民每日总死亡人数及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广州和佛山市均表现出滞后1 d时效应最大。滞后2 d的NO
2
日均浓度对广州市居民的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有影响(
ER
=1.38)。
结论
大气污染物NO
2
浓度的上升会引起居民死亡风险的增加,应引起重视。
2017年广州市城区大气PM
2.5
中水溶性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江思力, 李文学, 石同幸, 吕嘉韵, 冯文如, 刘鹏达, 步犁, 吴燕
2019, 45(2): 107-114. doi:
10.13217/j.scjpm.2019.0107
摘要
(
350
)
PDF
(1243KB) (
2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2017年广州市不同城区大气PM
2.5
中水溶性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并评估其对人群产生的健康风险。
方法
根据广州市空气污染的区域特征,选取广州市越秀区、番禺区、从化区设置采样点,于2017年1—12月对3个区进行PM
2.5
逐月连续采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PM
2.5
中5种主要金属元素铝(Al)、砷(As)、镉(Cd)、铅(Pb)、锰(Mn)的质量浓度。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价其健康风险,以非致癌风险商(
HQ
)评价单种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并评价单种污染物的致癌健康风险,10
-6
为可接受风险水平。
结果
广州市3个区PM
2.5
浓度中位数分别为越秀区0.048 mg/m
3
、番禺区0.048 mg/m
3
、从化区0.040 mg/m
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5种重金属元素中,以Al元素浓度最高,分别为越秀区105.0 ng/m
3
、番禺区63.9 ng/m
3
、从化区78.6 ng/m
3
,Mn元素分别为越秀区32.2 ng/m
3,
、番禺区24.2 ng/m
3
、从化区15.0 ng/m
3
,3个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As元素分别为越秀区6.57 ng/m
3,
、番禺区5.85 ng/m
3
、从化区5.04 ng/m
3
,Cd元素分别为越秀区1.15 ng/m
3
、番禺区0.95 ng/m
3
、从化区0.91 ng/m
3
, Pb元素分别为越秀区33.0 ng/m
3
、番禺区28.0 ng/m
3
、从化区29.8 ng/m
3
,3个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越秀区和番禺区PM
2.5
中Mn元素的非致癌风险最高(HQ>1.0),但仅对儿童存在健康风险,从化区PM2.5中的重金属元素无非致癌风险。3个区As和Cd的致癌风险值范围为3.7×10
-6
~4.9×10
-5
,高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0
-6
,具有潜在致癌风险。
结论
广州市城区大气PM
2.5
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但重金属污染不容忽视,多种重金属联合作用对儿童造成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对循环系统疾病就诊风险的交互作用
石同幸, 梁自勉, 朱克京, 关绮华, 宁婷, 马文军, 刘涛, 肖建鹏, 古羽舟, 曾韦霖, 郭凌川, 李杏
2019, 45(2): 115-118. doi:
10.13217/j.scjpm.2019.0115
摘要
(
303
)
PDF
(1254KB) (
2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
2.5
)与臭氧(O
3
)对循环系统疾病就诊情况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PM
2.5
和O
3
的交互作用。
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研究方法,选择广州、佛山和珠海市为研究点,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2015—2017年3个城市3家三甲医院的每日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数据,从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获得每日大气PM
2.5
和O
3
浓度数据,从广东省气象局获得每日气象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别分析PM
2.5
和O
3
平均浓度上升10 μg/m
3
引起的超额风险(
ER
)及PM
2.5
和O
3
的交互作用,并采用Meta分析对多城市的结果进行合并。
结果
2015—2017年,广州、佛山和珠海市大气PM
2.5
浓度每增加10 μg/m
3
引起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风险的
ER
分别为2.45%、0.64%和0.95%; 3个城市大气PM
2.5
和O
3
浓度每增加10 μg/m
3
引起的合并
ER
分别为1.34%(95%
CI
:0.25%~2.43%)和-0.17%(95%
CI
:-0.47%~0.14%)。O
3
对PM
2.5
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风险存在修饰效应,其中在O
3
浓度低时PM
2.5
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风险最高,
ER
为4.19%(95%
CI
:1.82%~6.56%);而PM
2.5
对O
3
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风险的修饰效应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大气PM
2.5
可增加居民的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风险,O
3
对其存在修饰效应。
2017年广州市空气污染物对急救人数的影响分析
步犁, 江思力, 吕嘉韵, 刘鹏达, 吴燕, 罗林峰, 石同幸
2019, 45(2): 119-123. doi:
10.13217/j.scjpm.2019.0119
摘要
(
383
)
PDF
(1413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空气污染物浓度对广州市居民的急救就诊影响情况,为有效提高空气污染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控制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控制每日急救人次的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后,分析广州市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大气中逐日的SO
2
、NO
2
、CO、PM
2.5
、PM
10
、O
3-1h
、O
3-8h
浓度与居民急救人数的关系。
结果
2017年广州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CO,全年空气中PM
2.5
、PM
10
、NO
2
、CO浓度12月最高,6月最低;O
3
(O
3-1h
、O
3-8h
)8月份浓度最高,1月最低;SO
2
12月最高,1月最低。2017年日均急救人数为405.08例,呼吸系统疾病日均急救人数为26.57例,循环系统疾病日均急救人数38.44例。GA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O
2
、NO
2
、CO浓度每上升10个单位,当天及滞后3 d内日均急救总人数相应增加。SO
2
浓度升高的当天及滞后第3 天时对呼吸系统疾病急救人数影响最大,每上升10个单位,呼吸系统疾病急救人数分别增加8.01%、9.62%。逐日空气污染物浓度对循环系统疾病急救人数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广州市空气污染物对居民健康存在急性影响,尤其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应做好污染物控制,在中、重污染天气下做好敏感人群的健康防护。
2015—2017年广州市番禺区大气PM
2.5
污染对某医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
王晓捷, 彭燕云, 邓伟均, 王维平, 王星力
2019, 45(2): 124-127. doi:
10.13217/j.scjpm.2019.0124
摘要
(
340
)
PDF
(1246KB) (
2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广州市番禺区大气PM
2.5
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
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番禺区某医院2015—2017年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资料,同时通过广州市环保局收集同期环保资料,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收集同期气象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大气PM
2.5
浓度与同期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量的关系。
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与PM
2.5
浓度呈正相关(
r
=0.16,
P
<0.05)。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在滞后3~5 d均有显著性增加效应(
P
<0.05),滞后第4天PM
2.5
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最强,PM
2.5
浓度每增加10 μg/m
3
,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0.72%(95%
CI
:0.22%~1.23%)。
结论
2015—2017年广州市番禺区大气PM
2.5
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PM
2.5
浓度增加会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
GM(1,1)灰色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及其组合模型和SARIMA模型在甲肝发病数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刘天, 王芸, 姚梦雷, 黄继贵, 吴杨, 童叶青
2019, 45(2): 128-132. doi:
10.13217/j.scjpm.2019.0128
摘要
(
357
)
PDF
(1331KB) (
3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GM(1,1)灰色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及其组合模型和SARIMA模型在甲肝发病数预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利用2010—2014年江西省甲肝逐月发病数数据,分别拟合GM(1,1)灰色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灰色马尔可夫链组合模型和SARIMA模型。利用4个模型预测2015年1—12月甲肝发病数并与实际值比较,采用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
MAPE
)、平均误差率(
MER
)、均方误差(
MSE
)和平均绝对误差(
MAE
)4个指标评模型预测效果。
结果
2010—2015年江西省累计报告甲肝2 939例,甲肝发病数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r
s
=-0.838,
P
<0.01)。SARIMA(0,1,1)(1,0,0)
12
为最优SARIMA模型;GM(1,1)灰色模型拟合精度为合格。模型预测的
MAPE
从低到高依次为灰色马尔可夫链组合模型(23.894%)、SARIMA模型(25.529%)、GM(1,1)灰色模型(28.429%)、马尔可夫链模型(39.426%);
MER
从低到高依次为SARIMA模型(21.303%)、灰色马尔可夫链组合模型(25.574%)、灰色模型(30.717%)、马尔可夫链模型(35.203%);
MSE
和
MAE
从低到高依次均为SARIMA模型(45.293、4.918)、灰色马尔可夫链组合模型(47.122、5.903)、灰色模型(67.738、7.091)、马尔可夫链模型(85.252、8.126)。
结论
灰色马尔可夫链组合模型和SARIMA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以用于甲肝发病数的预测。
供电企业职工职业压力及相关因素研究
刘国恒, 黄苑, 夏英华, 曹蓉, 蔡荟, 许克豪, 姜虹, 何群
2019, 45(2): 133-137. doi:
10.13217/j.scjpm.2019.0133
摘要
(
322
)
PDF
(1232KB) (
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供电企业职工工作压力程度及来源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企业开展职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深圳供电局下属变电、输电、区供电局和职能部门等4类部门对在岗职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职工的人口学情况、职业压力程度与来源等。采用卡方检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供电企业职工职业压力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调查1 508人,其中1 383份问卷纳入统计分析,占深圳供电局在岗职工人数的27.54%(1 383/5 022)。调查对象男女比例为3.17∶1,平均年龄36岁,以本科学历为主(占62.11%),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70.35%),工龄以<10年为主(占45.12%),平均工龄为14年。1 309名供电企业职工有不同程度职业压力,占94.6%。职业压力来源于工作任务多(占65.5%)、薪资水平低(占50.1%)、工作节奏快(占39.0%)、客户投诉(占25.9%)、工作环境差(占19.0%)、同事间人际关系紧张(占7.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任务多(
OR
=4.05)、工作节奏快(
OR
=4.24)、客户投诉(
OR
=2.41)、工作环境差(
OR
=1.50)、薪资水平低(
OR
=1.67)和10~29年工龄(
OR
=2.01、2.09)是职工职业压力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P
<0.05或
P
<0.01)。
结论
深圳市供电企业职工职业压力人群较多,压力程度较高,建议针对不同压力来源制定精准的压力缓解策略。
现场研究
2014—2017年深圳市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及对其健康管理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李锡坡, 石建新
2019, 45(2): 142-144. doi:
10.13217/j.scjpm.2019.0142
摘要
(
174
)
PDF
(1180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深圳市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对其自身健康管理的影响。
方法
以2014—2017年深圳市部分三甲医院新确诊的艾滋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情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健康管理满意度,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并对影响艾滋病患者健康管理满意度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7年共对深圳市262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以男性为主,占69.8%,年龄以30~44岁为主,占46.2%,职业以工人为主,占43.9%,婚姻状态以未婚为主,占54.2%,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43.1%。健康管理满意人数有207例,其中满意108例,较满意99例,不满意55例,满意度为79.0%。社会支持总得分平均为(28.37 ± 3.26)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
OR
=1.347)、职业为教师、科技人员或医务人员、干部或行政人员(
OR
=2.035)、文化程度越高(
OR
=2.134)、社会支持总得分(
OR
=1.387)越高的艾滋病患者其健康管理满意度越高。
结论
深圳市艾滋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情况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满意度与多种因素相关,有关部门应给予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
2006—2017年珠海市户籍人群伤害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梁伟文, 朱克京, 代文灿, 李德云, 梁小冬, 朱韩英
2019, 45(2): 145-149. doi:
10.13217/j.scjpm.2019.0146
摘要
(
338
)
PDF
(1202KB) (
2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掌握珠海市户籍人群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
方法
通过珠海市全人群病伤死亡原因监测系统和伤害综合监测系统收集2006—2017年珠海市户籍人群伤害死亡病例登记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伤害死因流行特征分析。
结果
2006—2017年珠海市户籍人群伤害死亡2 937例,占全死因死亡总数的6.34%,位居全死因顺位第5位,年均死亡率为23.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9/10万。伤害死因前5位分别为道路交通伤害、自杀、意外跌落、溺水、意外中毒,分别占伤害死亡总数的30.2%、19.5%、16.5%、9.1%和7.7%,合计占伤害死亡总数的83.0%。城市、农村伤害死亡率分别为15.4/10万、32.9/10万,农村伤害标化死亡率(29.0/10万)高于城市(14.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男、女伤害死亡率分别为30.9/10万、15.4/10万,男性伤害标化死亡率(27.9/10万)高于女性(13.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0~14岁年龄组首位伤害死因为溺水(占35.6%),15~29、30~44、45~59岁年龄组的首位伤害死因均为交通伤害(分别占42.0%、31.2%、35.0%),≥60岁年龄组的首位伤害死因为意外跌落(占33.1%)。
结论
交通伤害、自杀、意外跌落和溺水等伤害死亡已成为严重危害珠海市户籍人群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负担,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2017年湖北通山县流行性感冒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艾国锋, 万二妹, 吴洁, 金鑫
2019, 45(2): 149-151. doi:
10.13217/j.scjpm.2019.0149
摘要
(
367
)
PDF
(1145KB) (
1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通山县流行性感冒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对2017年通山县全年具有生物样本的流感病例资料及病原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17年在通山县某医院共采集到符合流感定义的病例的鼻咽拭子样本4 937份,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86∶1,分布在各年龄段,其中以5~14、≥60岁病例数较多,分别为1 247(占25.26%)、1 399(占28.34%)例。全年各月均有病例,1—3、10—12月病例分别占36.03%(1 779/4 937)、33.70%(1 664/4 937)。全县4个街道均有病例,其中以万山街道和白河街道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8.94%和31.84%。流感病例病原体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乙型(占22.79%)、H3N2(占12.44%)、H1N1(占10.84%)、混合型(占1.90%),其中52.04%的病原未检出。不同病原体分布比例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分布不太一致,H1N1和乙型在5~14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28.41%、29.24%,H3N2在≥60岁人群中所占比例最高,为28.99%,而混合型在25~59岁人群中所占比例最高。流感病原构成均以1—3、10—12月所占比例最高,7—8月所占比例最低。不同街道的病原构成分布不同。
结论
通山县2017年流行感冒以H1N1、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要病原体,秋冬季为高发季节,应做好流感预防工作。
2013—2015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卢玲玲, 李雪琪, 梁骏华, 刘志婷, 邓小玲, 闻剑
2019, 45(2): 152-155. doi:
10.13217/j.scjpm.2019.0152
摘要
(
317
)
PDF
(1196KB) (
2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东省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2013—2015年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2013—2015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总体年均发病率为3.97/10万,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为第3季度(37.57%,4 803 / 12 785),年均发病率最高地市为珠海市(97.61/10万,4 727/ 1 614 200),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占61.35%,7843/2785)和20~34岁(占14.23%,1 819/12 785)为主,20~34岁发病人群中进食场所为餐饮服务业及集体食堂的比例占42.70%(231/541),食源性致病菌以沙门菌为主,总体阳性率16.10%(1 460/9 069),聚集性病例主要以家庭式小型暴发为主(占60.45%,81/134),主要的可疑致病食物是肉与肉制品及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占30.60%,41/134)。
结论
广东省食源性疾病仍以细菌性感染为主、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建议监管部门重点关注20~34岁人群、肉与肉制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
2008—2017年广州市白云区石门街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黄小倩, 李海
2019, 45(2): 156-158. doi:
10.13217/j.scjpm.2019.0156
摘要
(
439
)
PDF
(1170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广州市白云区石门街2008—2017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7年白云区石门街的流感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流感疫情进行流行特征分析。
结果
2008—2017年白云区石门街共报告流感病例750例,年均发病率为146.33/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2—3月,共报告603例,占病例总数的80.40%。报告流感病例数最多的地区为大朗社区(593例,占79.07%),最少为唐阁社区(8例,占1.07%)。男性464例,女性286例,男女性别比为1.62∶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11~15岁(317例,占42.27%)和6~10岁(194例,占25.87%);病例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学生(600例,占80.00%)和散居儿童(115例,占15.33%)。
结论
中小学生和散居儿童是广州市白云区石门街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防控重点季节为冬春季。流感流行高峰前接种流感疫苗、落实学校晨检制度等是防控流感的关键措施。
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
郑惠东, 肖和龙, 熊颖聪, 彭祎
2019, 45(2): 158-161. doi:
10.13217/j.scjpm.2019.0158
摘要
(
294
)
PDF
(1337KB) (
3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布特征,为开展手足口病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定点收治医院收集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
结果
2010—2017年全市定点收治医院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513例,重症发生率为0.27%;发病高峰为4—7月,共报告307例,占报告总数的59.84%;全市各县区均有重症病例报告,以惠城区报告最多,占总数的32.16%。513例重症病例中,男性324例,女性189例,男女性别比为1.71∶1;发病年龄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占总数的96.69%;病例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数的89.86%。检出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431例,阳性率为84.02%;其中EV 71核酸阳性323例,占74.94%;Cox A16核酸阳性13例,占3.02%;其他肠道病毒阳性95例,占22.04%。
结论
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EV 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优势流行毒株。
连州市2014—201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病学分析
谭绍安, 蔡月华, 唐翠英
2019, 45(2): 162-164. doi:
10.13217/j.scjpm.2019.0162
摘要
(
330
)
PDF
(1181KB) (
2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连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策略。
方法
通过连州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连州市2014—201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8年连州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4 596例,年均发病率为239.80/10万。发病数位于前3位的乡镇分别为连州镇(1 976例)、西岸镇(391例)和星子镇(359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3.00%、8.51%、7.8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1—3月发病较多,共报告2 119例,占病例总数的46.11%。男性2 600例,女性1 996例,男女性别比为1.61∶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于0~4岁,共报告2 947例,占病例总数的64.12%;病例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2 914例,占病例总数的63.40%。实验室诊断病例中轮状病毒感染占54.74%(1 137/2 077)。
结论
连州市2014—201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冬春季是高发季节,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区金结, 郑悦康, 仇绮琳
2019, 45(2): 165-168. doi:
10.13217/j.scjpm.2019.0165
摘要
(
288
)
PDF
(1777KB) (
2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8年中山市某公司发生的1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血清型别、耐药表型和分子特征。
方法
对该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2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病原学检测,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荧光PCR法检测
tdh
、
tlh
、
trh
毒力基因,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29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血清型均为O3∶K6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携带
tdh
、
tlh
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57.17%。28株病例分离株和1株食物分离株经
Not
Ⅰ酶切后PFGE指纹图谱高度相似,仅1株病例分离株与其他28株分离株存在2个条带的差异。
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体为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 携带
tdh
、
tlh
毒力基因, 具有共同的耐药表型和遗传特征。
佛山市沙门菌多重耐药及第I类整合子携带情况分析
骆艳婷, 梁景涛, 陈爱贞, 麦晓周
2019, 45(2): 169-172. doi:
10.13217/j.scjpm.2019.0169
摘要
(
388
)
PDF
(1211KB) (
2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佛山市沙门菌的多重耐药以及第I类整合子的携带情况,为研究沙门菌耐药机制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5—2017年佛山市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390株沙门菌作为本研究的样本菌株,按照Kauffman-White的分类标准进行沙门菌血清分型,采用半定量药敏检测法测定沙门菌对14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第I类整合子相关的整合酶intI基因。
结果
390株沙门菌共分为9个血清群、43个血清型,其中以B群的鼠伤寒沙门菌变种(I4,5,12:i:-)检出数最多(136株,占34.8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耐药率为69.23%,其次为四环素,耐药率为67.95%。390株沙门菌中共检出329株耐药菌株,耐药率为84.36%;其中多重耐药菌株252株,多重耐药率为64.62%(252/390)。37.95% (148/390) 的沙门菌检测出第Ⅰ类整合子,54.37%(137/252)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第Ⅰ类整合子。
结论
佛山市沙门菌血清型别多样,耐药率及整合子携带率均较高,提示应从基因水平对沙门菌耐药性及其传播机制进行监测 。
河池市2008—2017年卡介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
黄丽, 杜进发
2019, 45(2): 173-175. doi:
10.13217/j.scjpm.2019.0173
摘要
(
367
)
PDF
(1176KB) (
2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河池市卡介苗(BCG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 BCG 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全国 AEFI 信息管理系统和广西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 2008—2017年河池市接种BCG 后 AEFI个案数据及BCG 接种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8—2017年累计接种BCG 622 212剂次,共报告AEFI 病例148 例,报告发生率为 23.79/10万剂次,其中不良反应137例,报告发生率为 22.02/10万剂次;接种事故7例,报告发生率为1.13/10万剂次;偶合症 4 例,报告发生率为0.64/10万剂次。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21例,报告发生率为 3.38/10万剂次;异常反应116例,报告发生率为18.64/10万剂次 。报告最多的异常反应为 BCG 淋巴结炎,共110例,报告发生率为17.68/10万剂次。
结论
BCG 安全性在可接受范围内,但仍应继续加强培训和督导,提高接种人员的接种技术,做到安全注射,减少AEFI的发生。
海口市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糖控制现状调查
陈媛, 丘美娇
2019, 45(2): 176-179. doi:
10.13217/j.scjpm.2019.0176
摘要
(
406
)
PDF
(1181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海口市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糖控制状况。
方法
对海南省海口市区2017年建档的≥65岁老年T2DM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病例的人口学特征、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结果
共对3 456例海口市≥65岁老年T2DM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男性2 061例(占59.64%),女性1 395例(占40.36%),病例年龄以65~74岁为主,共2 009例(占58.13%),病程以<10年为主,共2 082例(占60.24%)。该市老年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9.22 ± 2.52)% ,达标率为23.61%,并发症发生率前3位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高血压(53.59%,1 852/3 456)、下肢血管病变(50.46%,1 744/3 456)、高脂血症(50.35%,1 740/3 456)。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超重或肥胖、吸烟或酗酒的人群高血压和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越低(均
P
<0.01)。
结论
海口市区老年T2DM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血糖控制总体较差。
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彭巨成, 李艳, 黄旺发, 李春艳
2019, 45(2): 179-182. doi:
10.13217/j.scjpm.2019.0179
摘要
(
304
)
PDF
(1218KB)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患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的社区防治和康复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31日前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纳入深圳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患者,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结果
截至2018年8月31日,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共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 366例,总患病率为3.37‰。在6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患病率居前2位的分别为精神分裂症(1 358例,占57.4%,患病率为1.93‰)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448例,占18.9%,患病率为0.64‰)。男性患病率为2.94‰ (1 266/430 788),女性患病率为4.06‰ (1 100/271 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1);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年龄组,共1 105例,占总数的46.7%;患者文化程度以初中居多,共583例,占24.6%;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共1 186例,占50.1%。
结论
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是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社区防治和康复工作的重点,不同类型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在社区管理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从而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某医院门诊呼吸道感染病例抗生素滥用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贾翠娜
2019, 45(2): 183-186. doi:
10.13217/j.scjpm.2019.0183
摘要
(
318
)
PDF
(1180KB) (
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铜川某医院门诊呼吸道感染病例抗生素滥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收集铜川某医院门诊2017年1—6月因支气管炎、咽炎、鼻窦炎和非特异性呼吸道感染而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门诊病例资料,分析符合条件的病例的门诊治疗情况,并对抗生素滥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对554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病例平均年龄为(43.5 ± 15.0)岁,男性310例,女性244例。共有356例患者存在抗生素滥用情况。诊断为支气管炎或非特异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均在确诊前已使用抗生素,85.1%(77/81)的咽炎病例和52.0%(39/75)的鼻窦炎病例在确诊前使用抗生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症状有扁桃体渗出(
OR
=0.54)、发热(
OR
=0.65)和淋巴结肿大(
OR
=0.43)的病例抗生素滥用的可能性较低,而咳嗽(
OR
=1.58)和青霉素过敏(
OR
=1.89)是抗生素滥用的危险因素。
结论
呼吸道感染的门诊抗生素滥用比例较高,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抗生素过敏史等能够有效区分病例是否存在抗生素滥用可能。
上海地区体检人群血清维生素D水平调查
方勇, 许智越, 陶琦, 薛建华
2019, 45(2): 187-189. doi:
10.13217/j.scjpm.2019.0187
摘要
(
378
)
PDF
(1187KB)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上海地区体检人群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随机数据表法选择2017年在上海市某医院进行体检成年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维生素D检测,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和维生素D相关影响因素,并对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进行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共对1 000名上海地区体检人群进行调查,男性572人,女性428人,平均年龄(54.77 ± 15.30)岁,学生244人,在职513人,退休243人,分别占24.4%、51.3%、24.3%。高中及以上学历689人,占68.9%。月均收入以≥3 000元为主,有674人,占67.4%。上海地区体检人群血清25(OH)D平均为(27.44 ± 9.63)μg/L,范围值为12~56 μg/L,维生素D缺乏率、不足率、充足率分别为16.8%、32.2%、51.0%。性别、晒太阳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不同其血清中25(OH)D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
结论
近一半上海地区体检人群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性别、户外活动时间等因素影响人群的25(OH)D水平,建议增加人群的日晒时间及户外活动时间。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健康社区建设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何志辉, 刘文华, 丘子宇
2019, 45(2): 190-193. doi:
10.13217/j.scjpm.2019.0190
摘要
(
350
)
PDF
(1158KB) (
4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卫生监督与卫生管理
2011—2017年广东省牡蛎中诺如病毒污染状况分析
刘志婷, 周少君, 王建, 陈秋霞, 翁漫婷, 林协勤, 梁辉, 邓小玲
2019, 45(2): 194-197. doi:
10.13217/j.scjpm.2019.0194
摘要
(
413
)
PDF
(1193KB) (
2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1—2017年广东省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污染情况,为开展牡蛎中诺如病毒污染状况的风险评估以及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污染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1—2017年选取广东省11个牡蛎消费量较大的地级市进行样品采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进行诺如病毒GI型和GII型检测。
结果
共采集牡蛎样品1 298份,检出诺如病毒阳性217份,总阳性检出率为16.72%;其中GII型检出率(14.56% )高于GI型(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以冬季检出率最高(43.40%)。产地为国外的牡蛎检出率(6.72%)低于国内(1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流通环节的检出率(18.21%)高于餐饮环节(1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广东省流通和餐饮环节中的牡蛎均存在诺如病毒污染,以GII型为主,冬季检出率较高。
2013—2017年广州市部分星级酒店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施洁, 吴燕, 江思力, 石同幸, 刘鹏达, 周自严
2019, 45(2): 198-200. doi:
10.13217/j.scjpm.2019.0198
摘要
(
337
)
PDF
(1177KB)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州市部分星级酒店游泳场所的水质卫生状况,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广州市21家持有市级卫生许可证的星级酒店游泳场所为监测对象,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18204—2000)对pH值、浑浊度、游离性余氯、尿素、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6项常规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
2013-2017年共检测21家星级酒店游泳场所水样376份,合格315份,总合格率为83.78%;不同年份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共检测泳池水水样277份,合格220份,合格率为79.42%;其中浑浊度和大肠菌群合格率均为100.00%,pH值和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9.28%和97.47%,游离余氯和尿素合格率最低,均为90.25%。共检测浸脚池水水样99份,游离余氯合格94份,合格率为94.95%。
结论
广州市部分星级酒店游泳场所水质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且各年指标合格情况不稳定,应继续加强对游泳场所的监督管理,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及卫生宣传工作。
现场研究
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异性婚姻状况及离异或丧偶者的相关特征分析
王毅, 周万明, 樊静, 赵西和, 王晓丽, 杜婵娟, 刘江, 杨干金, 李伟, 贾秀伟, 谭琴, 帖映伟, 任延飞, 廖平
2019, 45(2): 138-141. doi:
10.13217/j.scjpm.2019.0142
摘要
(
263
)
PDF
(1152KB) (
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异性婚姻现状,分析离异或丧偶MSM相关特征。
方法
2017年1—10月在四川省绵阳市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对绵阳市MSM进行异性婚姻状况、性行为及血清学的横断面抽样调查,采用χ
2
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离异或丧偶MSM相关特征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共调查1 242名MSM,已婚者234人(占18.8%),其中在婚者185人(占14.9%)、离异或丧偶49人(占3.9%)。222名(拒答12人)已婚者婚姻维持时间中位数为7.0(2.3~13.0)年,婚后83.8%(186/222)生育有子女;认为夫妻关系对子女影响很大的占34.9%(65/186)。离异或丧偶者HIV感染率(12.2%)高于其他婚姻状况者(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力劳动者(
OR
=11.219)、近6个月无保护肛交者(
OR
=1.992)离异或丧偶的发生率较高,本地居住时间>1年(
OR
=0.212)、知晓艾滋病知识者(
OR
=0.236)离异或丧偶的发生率较低。
结论
绵阳市MSM异性婚姻维持时间短,离异或丧偶MSM更易发生高危性行为,HIV感染风险大,是艾滋病防控的重点对象。
论著
华北某市大气PM
2.5
污染状况及对居民死亡的影响
冯建纯, 张聪瑶, 张珣, 齐海亮, 孙红梅, 徐美丽, 韩丽, 王红
2019, 45(2): 8-14. doi:
10.13217/j.scjpm.2019.0008
摘要
(
301
)
PDF
(1468KB) (
3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华北某市不同季节PM
2.5
污染特征及其对居民日死亡数的影响。
方法
于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每月10—16日采集该市中心城区大气PM
2.5
样本,分析样本中的12种金属元素(Pb、Mn、Al、Cd、Cr、Sb、As、Be、Hg、Ni、Se、Ti)、4种无机水溶性离子(NO
3
-
、SO
4
2-
、NH
4
+
、Cl
-
)和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收集2013—2015年该市市区大气PM
2.5
日均浓度和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数据,利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
2.5
日均浓度与居民死亡的关系。
结果
该市PM
2.5
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最高,为(223.87 ± 176.13) µg/m
3
,春、秋季次之,分别为(137.81 ± 83.26)、(135.41 ± 89.42)µg/m
3
,夏季最低,为(112.88 ± 50.46)µg/m
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PM
2.5
中无机水溶性离子质量占比最高,约为41%~49%, SO
4
2-
平均浓度最高(34.60 µg/m
3
)。金属成分占比为0.19%~0.51%,Al平均质量浓度最高(546.03 ng/m
3
)。PAHs占比为0.04%~0.23%,其中苯并[g,h,i]苝平均质量浓度最高(190.86 ng/m
3
)。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大气PM
2.5
浓度每升高10 μg/m
3
,居民非意外死亡(lag0~5)、循环系统疾病死亡(lag0~5)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lag1)的风险分别增加0.73%(95%
CI
:0.42%~1.04%)、1.04%(95%
CI
:0.64%~1.46%)和0.63%(95%
CI
:0.07% ~1.19%)。
结论
该市大气PM
2.5
中无机水溶性离子SO
4
2-
和NO
3
-
的占比较高,PM
2.5
浓度的升高可能导致非意外死亡,尤其是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病例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