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1, Vol. 47 ›› Issue (5): 616-619.doi: 10.12183/j.scjpm.2021.0616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一起疑似大肠埃希菌所致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分析

杨冰, 朱海明, 王海燕, 王建, 宋曼丹, 赖蔚苳, 李洪, 陈秋霞   

  1.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 广州 511430
  • 收稿日期:2020-06-15 出版日期:2021-05-20 发布日期:2021-06-16
  • 通讯作者: 陈秋霞,E-mail:susanchenqx@gmail.com
  • 作者简介:杨冰(1972—),女,大学本科,主管技师,主要研究方向:食源性致病菌
  •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602206, 2018YFC1602205)

  • Received:2020-06-15 Online:2021-05-20 Published:2021-06-16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广东省某地某学校发生的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采样样品的实验室检测和分析,为今后做好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广东省某地某学校发生的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中病例和从业人员肛拭子、剩余食物留样和环境样本,进行包括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副溶血弧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以及产气荚膜梭菌、邻单胞菌和气单胞菌属等检测,对分离到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采用PCR法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肠集聚性粘附大肠埃希氏菌(EAEC)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66份样本经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其中6份样品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9.09%(6/66);对检出样本进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PCR检测,分离EAEC毒力基因阳性30株以及产气荚膜梭菌3株,其余病原体均未检出。PFGE分析显示30株EAEC菌种间相似性<70%,不具有同源性。结论 在食源性疾病暴发中,需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临床症状的分析和总结,同时规范采样方法以提高实验室的检出率,真正发挥实验室检测的作用。

关键词: 肠集聚性粘附大肠埃希氏菌, 食物中毒,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中图分类号: 

  • R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