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晶, 毛宇嵘, 汤后林, 等.2013—2017年中国新报告青年学生HIV感染者首次随访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8, 52(12):1254-1258. [2] Li G, Jiang Y, Zhang L.HIV upsurge in China's students[J]. Science, 2019, 364(6442):711-711. [3] 杨小武, 谢纬华, 孙金芳, 等.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整合调查问卷结构分析与优化[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9, 25(10):1063-1066. [4] 吴梦瑶, 张韬. 我国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和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综述[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9, 35(12):1341-1346, 1353. [5] 高永祥, 张晋昕. Logistic回归分析的样本量确定[J]. 循证医学, 2018, 18(2):122-124. [6] 陈清峰, 王俊杰, 韩孟杰. 我国7所大学本科男学生性行为情况及性向自我认知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0, 26(6):595-597, 602. [7] 廖姜文, 袁学文. 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 2019, 45(1):73-76. [8] 来学惠, 舒波, 陈楚莹, 等. 中山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 2017, 38(10):1558-155. [9] 王俊杰, 陈清峰, 韩孟杰. 我国7所高校男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0, 26(5):493-495. [10] 陈远方, 肖文静, 卢静, 等. 江苏高校大一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 41(1):47-50. [1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 关于印发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 年)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9]54号[EB/OL]. (2019-11-13) [2020-01-20].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11/13/content_5451669.htm. [12] 朱丽丽, 郭仕俊. 安徽省大学生HIV感染现状调查及警示型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9, 42(5):362-364. [13] 黄晓丹, 张海兰, 王瑞, 等. 2016—2019年西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行为特征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21, 47(2):146-149. [14] 葛琳, 崔岩, 李东民, 等. 青年学生2010—2015年艾滋病相关性行为连续横断面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11):1611-1613, 1617. [15] 张艳佶, 魏然, 刘建忠, 等. 武汉地区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8, 24(2):196-198, 201. [16] 黄晓光, 何继绥, 田春辉.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5, 31(2):249-251. [17] 王怡欣, 马迎华, 张冰, 等. 中国部分省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来源及知晓情况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 38(5):657-659, 662. [18] 张诤, 王尚文, 冯峻, 等. 昆明市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11):130-133. [19] 石安霞, 张志华, 王君, 等. 中国大陆学生男男性行为及HIV感染检出率的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8, 39(5) :702-705, 708. [20] 赵心童, 李潇, 李京, 等. 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水平现况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4):421-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