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2, Vol. 48 ›› Issue (3): 358-362.doi: 10.12183/j.scjpm.2022.0358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2—2020年隆安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苏永健1, 李嘉铃1, 农秋锋2, 陆雪明2, 陆彩云2, 陆占伟2, 宋玉婷2, 李海1   

  1. 1.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2.隆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收稿日期:2021-07-16 出版日期:2022-03-20 发布日期:2022-04-27
  • 通讯作者: 李海,E-mail:lihai6609@hotmail.com
  • 作者简介:苏永健(1996―),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规律和机理的现代基础研究;李嘉铃(199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研究;苏永健与李嘉铃同为第一作者

  • Received:2021-07-16 Online:2022-03-20 Published:2022-04-27

摘要: 目的 分析隆安县2012—2020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和病原学特征,为HFMD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0年HFMD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导出。结果 2012—2020年隆安县报告HFMD共24 680例,其中重症83例,死亡8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656.89/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1/10万。每年4—6月和9—10月是发病高峰期;发病率以城厢镇最高(944.68/10万),以屏山乡最低(469.46/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为751.32/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550.69/10万,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3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MD病例以0~4岁儿童为主(95.28%)。在558例病例中检出EV 71病毒阳性109例(21.25%);EV 71在重症、死亡病例中比例分别为54.22%、87.50%。结论 2012—2020年隆安县HFMD总体上仍然处于高流行趋势,存在地区、性别、季节分布的差异,2012—2017年EV 71型感染是HFMD感染的优势病株,应继续推进EV 71疫苗接种对防控HFMD流行和暴发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 71, 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中图分类号: 

  • R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