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2, Vol. 48 ›› Issue (10): 1227-1230.doi: 10.12183/j.scjpm.2022.1227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202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例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赵玉锋, 姜栋栋, 井飞   

  1. 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 亳州 236800
  • 收稿日期:2022-04-20 出版日期:2022-10-20 发布日期:2022-12-13
  • 作者简介:赵玉锋(1978—),男,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
  • 基金资助: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20A0151)

  • Received:2022-04-20 Online:2022-10-20 Published:2022-12-13

摘要: 目的 探讨2017—202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例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7—202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严重程度、季节性及病原学分布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32 711例,男性18 952例,女性13 759例;病例年龄1 d龄至37岁。重症病例数94例,占总病例数的0.29%,不同年份手足口病重症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呈逐年下降趋势。亳州市4个区(县)每年均有手足口病例。发病时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性,4—6月份为流行主高峰,报告病例14 454例,占总病例数的44.19%,10—12月为流行小高峰,报告病例9 994例,占总病例数的30.55% ,呈现拖尾现象。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0~4岁人群,其次为5~8岁人群,>10岁人群构成比最低(283例) 。2017—2021年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明显上升;EV 71总体检出率为27.56%,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结论 2017—202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呈季节性,以0~4岁儿童病例所占比例较高。手足口病的流行模式、病原谱发生明显的改变,表现为EV 71流行强度下降。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 流行特征, 呼吸道传染病

中图分类号: 

  • R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