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2, Vol. 48 ›› Issue (10): 1252-1256.doi: 10.12183/j.scjpm.2022.1252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承德地区成人布鲁氏菌感染病例特征分析

苏丽, 曹亚文, 刘耀敏, 张国民, 张建华, 崔凤梅   

  1.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 收稿日期:2022-03-12 出版日期:2022-10-20 发布日期:2022-12-13
  • 作者简介:苏丽(1985—),女,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与病原学分析
  • 基金资助:
    2018年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801A054)

  • Received:2022-03-12 Online:2022-10-20 Published:2022-12-13

摘要: 目的 探究成人布鲁氏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 方法 布鲁菌氏病例资料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及病案首页,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血流感染与非血流感染组病例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布病病例共109例,其中布鲁氏菌血流感染组75例,非布鲁氏菌血流感染组34例。分析结果显示,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组成、职业分布、接触情况、发病季节及发病地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鲁氏菌血流感染组患者较非血流感染组患者在发热、腰痛症状分布不同,血流感染组较非血流感染组发热比例明显升高,腰痛症状出现比例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流感染组患者较非血流感染组患者并发脊柱炎的比例明显减低,并发白细胞减少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流感染组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低于非血流感染组患者,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流感染组患者,转氨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流感染组患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血流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成人布鲁氏菌血流感染患者较非血流感染患者存在临床特点不同,临床医师需注意了解布鲁氏菌血流感染病例临床特点以便有针对性诊疗。

关键词: 布鲁氏菌, 人畜共患病, 血流感染, 菌血症, 流行特征, 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 

  • R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