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3, Vol. 49 ›› Issue (5): 634-637.doi: 10.12183/j.scjpm.2023.0634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如东地区产妇腹直肌分离现状调查

钱蓓蓓1, 顾时佩1, 康爱琴2, 赵燕3, 钱小银4, 陈梅梅4, 仲建云4, 郁文婷4   

  1. 1.如东县中医院,江苏 如东 226400;
    2.如东县妇幼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3.如东县第一人民医院;
    4.如东县第三人民医院
  • 收稿日期:2023-01-14 出版日期:2023-05-20 发布日期:2023-08-10
  • 通讯作者: 顾时佩,E-mail:SR4568521@163.com
  • 作者简介:钱蓓蓓(1969—),女,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产妇腹直肌分离
  • 基金资助:
    2021年度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立项(MB2021094)

Status of diastasis recti abdominis in parturients in Rudong region

QIAN Beibei, GU Shipei, KANG Aiqin, et al   

  • Received:2023-01-14 Online:2023-05-20 Published:2023-08-10

摘要: 目的 调查产妇腹直肌分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产妇发生腹直肌分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如东县3所医院进行产检、分娩且于产后6周复查的产妇资料,采用超声测量产妇腹直肌分离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该人群的腹直肌分离现状,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5 012名产妇中,3 032例产妇发生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49%,其中轻度2 280例(占75.20%),中度642例(占21.17%),重度110例(占3.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524)、产次(OR=2.675)、分娩方式(OR=7.448)、孕期体重增加(OR=2.208)、存在腹部手术史(OR=2.442)、糖尿病(OR=2.784)、腹压长期升高(OR=1.595)均是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盆底功能锻炼(OR=0.251)是保护因素。结论 产妇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率较高,可针对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干预措施,降低产妇腹直肌分离的发生及发展。

关键词: 产妇, 腹直肌分离,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 R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