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3, Vol. 49 ›› Issue (8): 1014-1017.doi: 10.12183/j.scjpm.2023.1014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5—2021年某综合医院产妇及新生儿梅毒血清学分析

夏欢, 洪云, 范维丽, 赵庆珠, 温义华   

  1.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南 海口 570100
  • 收稿日期:2022-09-20 出版日期:2023-08-20 发布日期:2023-11-03
  • 作者简介:夏欢(1987—),女,硕士研究生,副主任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临床免疫学检测、传染性病原体检测
  • 基金资助:
    海南省卫生健康行业项目(21A200420);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MS203)

  • Received:2022-09-20 Online:2023-08-20 Published:2023-11-03

摘要: 目的 分析某综合医院2015—2021年产妇及其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梅毒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21年某综合医院产科所有产妇及其新生儿的相关资料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21年共检测产妇12 843名、新生儿12 843名。产妇梅毒螺旋体(TP)、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抗体均为阳性共126例,阳性率为0.98%。新生儿TP、TRUST抗体均为阳性共72例,阳性率为0.56%。2015—2021年产妇及新生儿梅毒TP抗体阳性率显著降低(均P<0.01),TP和TRUST抗体均为阳性的阳性率变化不显著(均P>0.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产妇梅毒血清学检测双阳性率较低,农村户籍、未婚、性伴侣≥2个、配偶是梅毒患者的产妇梅毒血清学检测双阳性率较高(P<0.05或P<0.01)。首次产检≥28周、首次分娩、未接受治疗的梅毒血清学检测双阳性产妇,其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测双阳性的比例较高(P<0.05或P<0.01)。结论 近7年来孕产妇的梅毒感染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不少产妇感染梅毒并传播给新生儿。早产检,提高梅毒早期诊断率并积极规范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感染梅毒。

关键词: 梅毒, 抗体, 新生儿, 血清学检测, 产检

中图分类号: 

  • R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