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主编
李艳
执行主编
杨颖
编辑部主任
陈亮
编辑部副主任
江金女
联系方式
《华南预防医学》编辑部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邮编:511430
电话:
(020)31051582
E-mail:
gdsjkzx_hnyfyx@gd.gov.cn
ISSN 1671-5039
CN 44-1550/R
广告发布登记编号
440100190072
微信公众号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4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3-08-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2020—2021年新冠疫情对我国部分城乡成年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变化分析
胡龙军, 解海霞, 黄晓伟, 吴述银, 钱明平, 林佩佩, 魏燕, 曾叙衡, 苌凤水
2023, 49(8): 940-945. doi:
10.12183/j.scjpm.2023.0940
摘要
(
70
)
PDF
(1253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甲类传染病疫情防控背景下,新冠疫情对我国部分城乡成年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其变化情况。
方法
2020年3月和2021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周围疫情情况、日常生活影响等进行调查。采用
χ
2
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影响因素1∶1匹配的方法来分析疫情防控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结果
2020—2021年分别有92.5%(1 785/1 929)和69.4%(1 532/2 209)的居民表示其日常生活受到疫情影响,其中受到较大影响分别为43.5%(839/1 929)和24.4%(539/2 209)。多因素分析发现,2020年有医疗影响(影响大
OR
=8.790,中等
OR
=3.408,小
OR
=1.547)、研究生文化程度(
OR
=1.679)、湖北居民(
OR
=1.590)、周围疫情(严重
OR
=1.468,较轻
OR
=1.282)、调查时未在工作(
OR
=1.427)和健康情况较差(
OR
=1.360)是居民日常生活受到疫情较大影响的影响因素。2021年有医疗影响(中等及以上
OR
=7.910,小
OR
=1.817)、历史最高为高风险地区(
OR
=1.465)以及未婚/离异/丧偶状况(
OR
=1.316)是居民日常生活受到疫情较大影响的影响因素。样本匹配后分析发现,疫情常态化防控期居民日常生活受疫情影响显著降低(
P
<0.01)。
结论
甲类传染病疫情防控背景下,2020年3月我国居民日常生活受到疫情较大影响,2021年3月疫情影响已显著减弱。
广州市某区医务工作者抑郁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麦洁梅, 钟小燕, 肖凤珊, 蔡雪莲, 丘志坚
2023, 49(8): 946-951. doi:
10.12183/j.scjpm.2023.0946
摘要
(
55
)
PDF
(1272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后区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干预和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医疗卫生机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及心理感受,使用量表测量心理弹性、自尊与抑郁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区级医务工作者抑郁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5 321名区级医务工作者,女性3 974人(74.7%);心理弹性总分为62(50,75)分;自尊总分30(28,34)分;抑郁总分33(27,42);抑郁情绪检出率43.1%(2 291例);感觉比较有压力者占41.7%(2 219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自评一般幸福以及不幸福(
OR
=1.551、2.276),感觉非常有压力以及比较有压力(
OR
=3.570、2.444),心理弹性总分63~75、50~62、<50分(
OR
=1.992、3.687、6.856),以及低和中的自尊水平(
OR
=7.784、3.310)是区级医务工作者抑郁的危险因素;非院感岗位(
OR
=0.713),自评健康状况一般以及良好(
OR
=0.497、0.299),困境感觉一般以及不同意处于困境(
OR
=0.518、0.255)是区级医务工作者抑郁的保护因素。
结论
区级医务工作者压力感受较大、抑郁检出率较高,不幸福、压力大、低心理弹性、低自尊水平是产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而非院感岗位、健康状况良好、困境感觉小是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建议针对区级医务工作者开展心理弹性训练等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其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蚌埠市3~16岁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调查
葛鹏, 穆守杰, 李东海, 黄方名, 柳伟, 唐旋, 郭艳
2023, 49(8): 951-955. doi:
10.12183/j.scjpm.2023.0951
摘要
(
64
)
PDF
(1245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3~16岁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干预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蚌埠市幼儿园、小学及中学的在校学龄儿童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睡眠障碍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调查6 095名蚌埠市3~16岁儿童青少年,其中1 798例(29.50%)诊断为睡眠障碍。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自睡眠(
OR
=0.517)、父亲和/或母亲打鼾(
OR
=1.402)、手机成瘾程度高(
OR
=2.006)、学习压力较大(
OR
=11.257)是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蚌埠市3~16岁儿童青少年夜间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独自睡眠、父亲和/或母亲打鼾、手机成瘾程度高、学习压力较大是影响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独立危险因素实施干预可减少和避免儿童青少年发生睡眠障碍。
太和县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凡晓梅, 韩勤, 卢雯雯
2023, 49(8): 956-960. doi:
10.12183/j.scjpm.2023.0956
摘要
(
50
)
PDF
(1266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太和县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太和县3所小学的3 122名小学生进行调查,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5版)》诊断其ADHD情况,通过自制调查表收集小学生基本情况和患病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学生ADHD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太和县小学生ADHD检出率为6.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太和县小学生ADHD的发生与性别、母亲文化程度、癫痫疾病史、母亲分娩方式、早产、出生时窒息、母亲孕期吸烟、喂养方式、铅暴露、父母关系、父母离异、打骂式教育方式、挑食、学习困难有关(
P
<0.05或
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童(
OR
=5.650)、癫痫疾病史(
OR
=11.831)、母亲孕期吸烟(
OR
=12.558)、早产(
OR
=5.550)、出生时窒息(
OR
=21.739)、喂养方式(奶粉)(
OR
=10.122)、父母关系差(
OR
=6.742)、父母离异(
OR
=7.448)、打骂式教育方式(
OR
=6.671)的小学生发生ADHD的风险更高。
结论
太和县小学生ADHD发生率较高,与性别、癫痫疾病史、母亲孕期吸烟、早产、出生时窒息、喂养方式、父母关系、父母离异以及打骂式教育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家属及学校等相关部门应及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定有效措施,降低ADHD发生风险。
1972—2016年江苏省启东市脑肿瘤患者生存率趋势分析
严永锋, 徐源佑, 王军, 陈永胜, 张永辉, 丁璐璐, 陈建国, 樊健, 朱健
2023, 49(8): 960-964. doi:
10.12183/j.scjpm.2023.0960
摘要
(
70
)
PDF
(1248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江苏省启东市1972—2016年全人群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以下简称脑肿瘤)病例生存率,为预后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启东市癌症登记病例资料,采用SURV3.01软件中Hakulinen方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 rate,OSR)和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 rate,RSR),应用Hakulinen氏似然比检验法进行统计学检验。用Joinpoint 4.7.0.0软件进行Joinpoint回归分析,计算脑肿瘤生存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用SAS 9.2软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ARIMA模型进行脑肿瘤患者生存率趋势预测。
结果
启东市1972—2016年脑肿瘤1、5、10年
OSR
分别为30.11%、14.94%及11.84%;1、5、10年
RSR
分别为30.77%、16.70%及14.94%。分时期生存率分析显示
RSR
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男性
RSR
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不同年龄组
RS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1972—2016年5年
OSR
与5年
RSR
的总体
APC
分别为3.45%(
P
<0.01)和3.63%(
P
<0.01),其中男性5年
RSR
的
APC
为6.53%(
P
<0.01),女性5年
RSR
的
APC
为6.99%(
P
<0.01)。预测结果显示至2026年启东市脑肿瘤患者5年
OSR
升至33.06%,5年
RSR
升至38.48%。
结论
1972—2016年启东市脑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得到稳步提升,但尚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应重视脑肿瘤的防治工作。
广州市市售湿粉类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定量风险评估
王欣茹, 周璐, 黄琼, 陈少威
2023, 49(8): 965-969. doi:
10.12183/j.scjpm.2023.0965
摘要
(
50
)
PDF
(1586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广州市市售湿粉类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
B.cereus
)的污染情况开展定量风险评估。
方法
基于2019—2020年间采集并定量检测的139份广州市市售湿粉类食品中的
B.cereus
污染水平,并将其确定为初始值,结合消费量数据,运用@Risk 7.5软件构建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
结果
95%市售样品中
B. cereus
污染水平在-4.09~6.02 log CFU/g,3.60%超过风险阈值(5 log CFU/g)。模型预测95%样品中
B. cereus
最终污染水平在-3.18~7.63 log CFU/g范围内,45.3%超过风险阈值。结合消费量数据,
B. cereus
平均暴露量738.55 log CFU/次,37.8%超过暴露风险阈值963 log CFU/次,湿粉类食品中
B. cereus
的暴露风险较大。经敏感度分析,储存温度是关键影响控制因素,
r
为0.48,其次是初始污染水平、储存时间和消费量,对应的
r
值分别为0.43、0.42和0.38。
结论
建议销售点采取低温储存销售方式,消费者尽量避免选购常温储存的湿粉类食品,且在购买后尽快消费避免长时间储存,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毒素的产生。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与配偶二元应对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娇, 李玉洁, 杜昭延, 李晓明
2023, 49(8): 970-975. doi:
10.12183/j.scjpm.2023.0970
摘要
(
50
)
PDF
(1257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与配偶二元应对的水平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张家口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80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设计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患者及配偶的一般资料;采用二元应对量表对脑卒中患者与配偶的应对策略进行评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与配偶二元应对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与配偶的二元应对总分分别为(122.34±18.53)分、(122.21±19.05)分,均处于正常水平。患者和配偶的压力沟通、代办支持应对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与子女同住、抑郁、婚史、肢体功能障碍、合并症数量、病程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二元应对的影响因素(均
P
<0.01);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与子女同住、抑郁、患者病程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二元应对的影响因素(均
P
<0.01)。
结论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与配偶二元应对水平正常,受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与子女同住、抑郁、患者病程等因素影响。
大理市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
李芳, 常利涛, 杨佑培, 刘宏, 杨帆, 杨云娟, 马乐
2023, 49(8): 975-980. doi:
10.12183/j.scjpm.2023.0975
摘要
(
64
)
PDF
(1248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理市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流行情况,探讨脊柱弯曲异常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防控脊柱弯曲异常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理市11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开展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和问卷调查。采用
χ
2
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大理市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大理市3 354名中小学生纳入研究,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为3.40%(114例),其中脊柱侧弯102例,占89.47%。男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4.11%)高于女生(2.71%),郊县学生(4.32%)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高于城区学生(2.78%)(均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
OR
=1.598)、郊县地区(
OR
=1.632)、超重(
OR
=0.437)和肥胖(
OR
=0.215)是脊柱弯曲异常的影响因素。
结论
2020年大理市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重点对郊县、超重肥胖学生开展脊柱保健的健康教育工作,减少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
连云港市2012—2021年出生队列儿童EV 71型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谢冰艳, 潘佑记, 陈玉格, 许雷
2023, 49(8): 981-985. doi:
10.12183/j.scjpm.2023.0981
摘要
(
98
)
PDF
(1266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2012—2021年出生队列儿童EV 71型疫苗接种现状,为制定疫苗接种策略和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自2017年EV 71型疫苗在连云港市开始接种以来适龄儿童的出生队列,分析出生队列儿童EV 71型疫苗接种情况。
结果
连云港市2012—2021年出生队列儿童500 016名。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连云港市2012—2021年出生队列儿童接种首剂EV 71型疫苗71 715人,接种率为14.34%;完成全程接种60 915人,全程接种率为12.18%。2012—2017年出生队列儿童EV 71型疫苗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在2018年度最高,2018—2020年出生队列儿童EV 71型疫苗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在出生后第2年最高。接种首剂EV 71型疫苗年龄中位数为14月龄(
IQR
为15月龄)。流动儿童、市区儿童、女童的EV 71型疫苗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均较高(均
P
<0.01)。
结论
连云港市2012—2021年出生队列儿童EV 71型疫苗接种率有所上升,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免疫起始月龄较晚,居住属性、居住地区、性别不同的儿童EV 71型疫苗接种情况存在一定差异,需针对性开展工作。
西安市2010—2021年孕产妇和儿童死亡及保健服务分析
肖梦, 马琼
2023, 49(8): 985-989. doi:
10.12183/j.scjpm.2023.0985
摘要
(
57
)
PDF
(1246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10—2021年孕产妇、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保健服务情况,为制定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选用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陕西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分析2010—2021年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孕产妇、儿童保健服务指标变化趋势,以及保健服务指标与死亡率的相关性。
结果
2010—2021年西安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均
P
<0.01),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均呈上升趋势(均
P
<0.01)。西安市新生儿死亡率与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均呈负相关(均
P
<0.01),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与住院分娩率、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均呈负相关(
P
<0.01或
P
<0.05)。
结论
2010—2021年西安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呈上升趋势。
自贡市老年人群白内障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罗成莉, 刘芳静, 彭翔, 李世妹, 巫巧慧, 毛丽, 董媛, 孙先富, 李爽乐
2023, 49(8): 990-994. doi:
10.12183/j.scjpm.2023.0990
摘要
(
58
)
PDF
(1242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自贡市老年人群白内障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白内障的防治提供经验。
方法
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自贡市4区2县内25个乡/镇/街道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眼部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自贡市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有1 135名自贡市≥60岁老年人群参与本次研究,纳入1 050份有效数据,有效率为92.51%。1 050名老年人中共检出白内障250例,检出率为23.81%,其中核性白内障占68.00%,皮质性白内障占12.00%,后囊下白内障占2.40%,混合型白内障占17.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
OR
=1.462)、户外工作(
OR
=6.073)、高血压史(
OR
=2.204)、糖尿病史(
OR
=3.694)、血脂异常史(
OR
=1.573)、骨质疏松症(
OR
=5.412)、吸烟史(
OR
=2.038)、饮酒史(
OR
=1.448)、高强度用眼(
OR
=20.767)、营养不良(
OR
=1.426)是自贡市老年人群白内障患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自贡市老年人群白内障患病状况不容乐观,超重/肥胖、户外工作、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骨质疏松症、吸烟史、饮酒史、高强度用眼、营养不良均是白内障发生的影响因素,建议根据上述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以改善老年人群眼部健康。
上海地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汪丽娜, 孙扬, 李玲
2023, 49(8): 995-999. doi:
10.12183/j.scjpm.2023.0995
摘要
(
59
)
PDF
(1251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诊断NSSI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环境信息、抑郁程度、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情况等,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患者NSSI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795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男性275例,平均年龄(14.97±1.72)岁,共有287例(36.10%)伴有NSSI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遭受过校园暴力(
OR
=1.874)、童年家庭功能不全(
OR
=3.740)、目睹家庭暴力(
OR
=5.618)、与酗酒或物质滥用的家庭成员共同生活(
OR
=4.702)、存在冲动感(
OR
=2.575)、存在负性生活事件(
OR
=6.080)和童年创伤(
OR
=8.482)、情感虐待(
OR
=7.272)均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NSSI有关。
结论
上海地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发生与个人经历、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等有关,应针对性采取心理治疗和干预措施。
综述
流感病毒空气传播和扩散的研究进展
邓慧诗, 谢家敏, 杨康, 黄鑫鑫, 武婕
2023, 49(8): 1000-1004. doi:
10.12183/j.scjpm.2023.1000
摘要
(
65
)
PDF
(1211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流感病毒是现今世界上传播较为迅速的呼吸道病毒之一,主要以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为主。目前针对流感病毒空气传播的研究主要以病毒学领域的病毒稳定性研究和工程学领域的呼吸飞沫的运动和扩散研究为主。然而,流感病毒的空气传播需要满足人体呼出携带病毒颗粒的飞沫或气溶胶,其次是载体颗粒中的病毒到达易感宿主发生感染之前必须具有感染性,单靠病毒学或工程学某一领域难以全面系统地了解流感病毒在空气中传播扩散机制。本研究将总结和分析当前流感病毒室内传播和扩散的研究情况,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肠-肺轴菌群与结核病研究进展
陈茜, 张国良, 何太平
2023, 49(8): 1005-1009. doi:
10.12183/j.scjpm.2023.1005
摘要
(
48
)
PDF
(1240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体内存在丰富的菌群,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十分重要。根据肠道与肺部的联系及影响,人们提出了肠-肺轴的概念。目前多项研究提示,在结核病的不同病程以及抗结核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及肺部菌群发生了一定的比例失调。它们不仅可以单独作用,两者间还会相互作用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是肠-肺轴菌群与结核病之间互相影响的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肠-肺轴菌群治疗结核病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将从肠-肺轴菌群的概述、联系、肠-肺轴菌群与结核病的相关研究以及针对菌群失调的宿主进行菌群定向治疗的有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现场研究
武汉地区已生育二孩家庭育龄女性三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汪艳荣, 王琼, 汪娟, 叶晓荷, 申利
2023, 49(8): 1010-1014. doi:
10.12183/j.scjpm.2023.1010
摘要
(
53
)
PDF
(1267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武汉地区已生育“二孩”家庭的育龄女性“三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 “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抽取武汉地区已生育“二孩”家庭的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 “三孩”生育意愿的横断面调查,收集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生育现状以及“三孩”生育意愿等,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育龄女性生育“三孩”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1 756名已生育“二孩”家庭的育龄女性中有382名具有“三孩”生育意愿。愿意生育的主要原因为希望儿女双全(29.32%)、单纯喜欢孩子(20.42%)以及认为多子多福(17.02%)。而不愿意生育“三孩”主要考虑经济压力因素(43.01%)、精力因素(16.89%)、身体条件因素(13.39%)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OR
=2.552)、农村户籍(
OR
=1.689)、再婚(
OR
=1.996)、待业(
OR
=1.619)、家庭人均月收入(
OR
=4.797)、现有子女为2女孩(
OR
=2.130)和周围妇女“三孩”意愿(
OR
=3.811)是影响 “二孩”家庭育龄妇女“三孩”生育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武汉地区已生育“二孩”家庭的育龄妇女生育“三孩”的意愿较低,影响生育意愿相关因素众多,家庭、政府、社会应该共同协作,正确引导育龄女性协调好生育与工作关系,为其提供可行的保障措施,以确保国家“三孩”政策顺利推行。
2015—2021年某综合医院产妇及新生儿梅毒血清学分析
夏欢, 洪云, 范维丽, 赵庆珠, 温义华
2023, 49(8): 1014-1017. doi:
10.12183/j.scjpm.2023.1014
摘要
(
58
)
PDF
(1230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某综合医院2015—2021年产妇及其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梅毒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21年某综合医院产科所有产妇及其新生儿的相关资料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
结果
2015—2021年共检测产妇12 843名、新生儿12 843名。产妇梅毒螺旋体(TP)、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抗体均为阳性共126例,阳性率为0.98%。新生儿TP、TRUST抗体均为阳性共72例,阳性率为0.56%。2015—2021年产妇及新生儿梅毒TP抗体阳性率显著降低(均
P
<0.01),TP和TRUST抗体均为阳性的阳性率变化不显著(均
P
>0.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产妇梅毒血清学检测双阳性率较低,农村户籍、未婚、性伴侣≥2个、配偶是梅毒患者的产妇梅毒血清学检测双阳性率较高(
P
<0.05或
P
<0.01)。首次产检≥28周、首次分娩、未接受治疗的梅毒血清学检测双阳性产妇,其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测双阳性的比例较高(
P
<0.05或
P
<0.01)。
结论
近7年来孕产妇的梅毒感染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不少产妇感染梅毒并传播给新生儿。早产检,提高梅毒早期诊断率并积极规范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感染梅毒。
上海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邱婷婷, 叶丽萍
2023, 49(8): 1018-1021. doi:
10.12183/j.scjpm.2023.1018
摘要
(
54
)
PDF
(1237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冠心病(CHD)流行状况,并对相关因素开展分析。
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进行就诊的老年高血压为调查对象收集一般资料、高血压相关资料、生化资料并根据症状及心电图异常时根据冠脉造影指征开展CHD评估。
结果
1 163例患者中,并发CHD 446例,发生率为38.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CHD的主要因素有年龄≥70岁(
OR
=2.039、3.617)、合并糖尿病(
OR
=2.416)、合并高血脂症(
OR
=3.193)、饮食偏咸(
OR
=2.745)、高血压分级为2~3级(
OR
=2.398、2.597)、同型半胱氨酸(Hcy)≥15 μmol/L(
OR
=2.574)。
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CHD率较高,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饮食偏咸、高血压分级为2~3级、Hcy≥15 μmol/L者尤甚。故应对高龄患者加强监控,纠正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异常、高Hcy状况,并帮助其改正不良饮食行为,以预防CHD发生。
脑卒中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情况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王改, 张琳, 茹明娟, 杨柳, 侯媛
2023, 49(8): 1022-1025. doi:
10.12183/j.scjpm.2023.1022
摘要
(
59
)
PDF
(1235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以2019年4月至2022年7月运城市某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合并基础疾病及患者入院24 h内病灶情况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并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复诊进行血管性痴呆的评估。
结果
有效研究对象1 018例,其中有256例发生血管性痴呆,发生率为25.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
=1.754)、高血压(
OR
=1.994)、糖尿病(
OR
=1.384)、高血脂(
OR
=1.523)、多发病灶(
OR
=1.547)、病灶部位(
OR
=1.476)以及血清MMP-9(
OR
=1.530)、hs-CRP(
OR
=1.429)、Hcy(
OR
=1.374)、Lp-PLA2(
OR
=1.650)水平升高是脑卒中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脑卒中患者存在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多关注年龄大、有合并疾病及多发病灶的血管性痴呆高危人群,并密切监测血清指标变化,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减少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焦作地区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关茵, 张卓新, 高雪, 郭超群
2023, 49(8): 1026-1029. doi:
10.12183/j.scjpm.2023.1026
摘要
(
52
)
PDF
(1233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焦作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加强针对性招募达到提高血液安全和降低输血风险目标。
方法
对2022年1月31日至2023年2月1日焦作地区69 748名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谷丙转氨酶(ALT)、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体(抗-HIV)、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 5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9 748名无偿献血者5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总数为732例,总不合格率为1.05%。其中ALT阳性筛选例数为395例,不合格率为0.57%;HBsAg阳性为157例,不合格率为0.23%;抗-HCV阳性为68例,不合格率为0.10%;抗-TP阳性为79例,不合格率为0.11%;抗-HIV阳性为33例,不合格率为0.05%。不同年龄无偿献血者的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HBsAg阳性率和抗-TP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不同学历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不同职业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和抗-HIV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不同献血次数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和HBs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
结论
焦作地区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相对较低,但血液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因此建议使用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监测及过滤,以确保临床应用的血液安全。
2020—2022年霍邱县地区二级甲等县医院医院感染现状调查
陈实丽, 牛家兰, 田永玮, 王德慧
2023, 49(8): 1030-1034. doi:
10.12183/j.scjpm.2023.1030
摘要
(
39
)
PDF
(1243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二级甲等医院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预防管控医院感染措施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0—2022年选取霍邱县二甲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国家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在每年固定调查日对住院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和医院感染情况。
结果
共有11 446例住院患者实际接受调查,实查率为97.34%。其中363例(3.17%)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404例次(3.53%)医院感染。2020—2022年期间每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年份医院感染的科室排名略有变动,总体感染占比分布前5位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呼吸道感染(33.42%)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21.04%)和胃肠道感染(13.12%)。2 583例(22.57%)住院患者使用了头孢菌素、青霉素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以治疗(74.33%)为主,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以一联使用比例最高(77.12%)。治疗性用药前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为50.24%。1 064份送检样本检出病原菌1 228株,以革兰阴性菌(62.79%)为主,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比28.99%和8.22%;前3位的最常见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1.09%)、大肠埃希菌(15.6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87%)。
结论
2020—2022年期间霍邱地区二甲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各指标均在控制指标范围内,但仍需根据医院感染实际情况,加强重点科室、高发部位的感染防控工作,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强化微生物送检意识,从而降低院感风险。
四肢骨折儿童术后愈合不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长虹, 金薇, 王楠
2023, 49(8): 1035-1037. doi:
10.12183/j.scjpm.2023.1035
摘要
(
56
)
PDF
(1222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患儿愈合不良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2个不同院区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儿童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患儿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患儿骨折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完成调查4 971例患儿,其中212例患儿出现骨折愈合不良情况,发生率为4.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粉碎性骨折(
OR
=2.897),开放性骨折(
OR
=1.960)、内固定松动(
OR
=3.448)、康复锻炼不当(
OR
=2.441)、25-羟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
OR
=4.606)的骨折患儿愈合不良的风险较大。
结论
儿童四肢骨折愈合不良情况发生率较低,受骨折情况、内固定松动、康复锻炼不当、25-羟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等因素影响。
西安地区三甲医院门诊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
孙文雯, 赵清, 苑士龙, 张芬, 冯文婷, 赵辰, 赵晓慧
2023, 49(8): 1038-1041. doi:
10.12183/j.scjpm.2023.1038
摘要
(
152
)
PDF
(1301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西安地区三甲医院的门诊医疗服务满意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西京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与西北医院综合门诊的就诊患者,调查其医疗服务满意度情况,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西安地区三甲医院的门诊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
结果
47 582名门诊患者平均年龄(51.32±6.62)岁,门诊医疗服务满意率为89.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
OR
=3.683)、就诊等待时间≤2 h(
OR
=5.231)、网络预约挂号方式(
OR
=5.155)、自助服务便捷(
OR
=8.801)、医疗流程信息有指示标志(
OR
=4.558)、与医生交流病情时间充足(
OR
=7.111)、医生服务态度正向感受(
OR
=1.347)的西安地区三甲门诊患者医疗服务满意率较高。
结论
西安地区三甲医院门诊医疗服务满意度整体评价较高,门诊就诊患者的文化程度、就诊等待时间、挂号方式、自助服务便捷性、医疗流程信息、与医生交流病情时间、医生服务态度等均与医疗服务满意度有关。
妊娠期女性远程胎心监护接受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园园
2023, 49(8): 1041-1044. doi:
10.12183/j.scjpm.2023.1041
摘要
(
47
)
PDF
(1234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妊娠期女性远程胎心监护接受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妊娠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其远程胎心监护接受度及其他相关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远程胎心监护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并比较接受远程胎心监护与未接受远程胎心监护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结果
482名妊娠期女性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7.12±1.32)分,其中低水平接受度者、中等水平接受度者、高等水平接受度者分别占30.71%、43.57%、25.7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平均月收入≥8 000元(
β
’=0.654)、不了解远程胎心监护(
β
’=-0.589)、孕酮保胎(
β
’=0.674)、不良孕产史(
β
’=0.668)、高危妊娠(
β
’=0.701)、羊水异常(
β
’=0.612)、新冠疫情影响(
β
’=0.674)、焦虑(
β
’=0.689)、抑郁(
β
’=0.623)与妊娠期女性远程胎心监护接受度有关。接受远程胎心监护组妊娠女性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未监护组(
P
<0.05或
P
<0.01)。
结论
妊娠期女性远程胎心监护接受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家庭情况、对远程胎心监护了解情况、生理心理情况、新冠疫情影响等是妊娠期女性远程胎心监护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且采取远程胎心监护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作用。
社区人群综合干预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骆文书, 胡飞飞
2023, 49(8): 1045-1048. doi:
10.12183/j.scjpm.2023.1045
摘要
(
58
)
PDF
(1273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心血管病(CVD)高危人群心血管健康状况以及CVD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方法
从常州市天宁区红梅街道社区随机抽取257例CVD高危人群纳入干预组,根据年龄、性别进行1∶1匹配,将最终符合条件的257例CVD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以及干预后两组间CVD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病风险评分(LS7)变化情况。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14例CVD 高危人群,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纳入257例,2组CVD 高危人群中,年龄、性别、 BMI、WC、SBP、DBP、FPG、TC、TG、LDL-C和LS7评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对照组HbA1c均值低于干预组、HDL-C均值高于干预组(均
P
<0.01)。干预组对象干预后的BMI、SBP、FPG、HbA1c、TG、LDL-C的均值均低于干预前,HDL-C值和LS7评分高于干预前(
P
<0.05或
P
<0.01)。对照组对象常规干预后仅SBP和HbA1c平均水显著低于干预前(
P
<0.05或
P
<0.01);干预后干预组对象的BMI、SBP、DBP、FPG、TC均值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或
P
<0.01),HDL-C和LS7评分均值高于对照组(
P
<0.05或
P
<0.01)。
结论
通过对社区CVD高危人群进行为期2年的综合干预,干预组高危人群的心血管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且干预组对象危险因素的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象。
基于跨理论模型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秦丽丽, 顾赛男, 翁艳秋, 李松华, 陈文瑶, 程笑, 陈丹青
2023, 49(8): 1049-1053. doi:
10.12183/j.scjpm.2023.1049
摘要
(
41
)
PDF
(1241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跨理论模型,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不同行为阶段的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随机抽取上海市4个行政区域20所公立医院就诊并建立健康档案的3 30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跨理论模型框架不同阶段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处于前意向期占5.02%、意向期占4.72%、准备期占23.07%、行动期占39.98%、维持期占27.21%。老年冠心病患者CSMS总分(94.05±12.71)分,其中疾病知识管理维度得分最高(17.48±4.08),治疗依从性管理维度得分最低(6.01±0.7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前意向期、意向期、准备期阶段,老年冠心病患者自觉经济压力与CSMS总分呈负相关(
β
’=-0.319、-0.304、-0.319);在行动期阶段,老年冠心病患者自觉经济压力与CSMS总分呈负相关(
β
’=-0.401),合并高血压与CSMS总分呈正相关(
β
’=0.119);在维持期阶段,老年冠心病患者自觉经济压力与CSMS总分呈负相关(
β
’=-2.998),合并高血压(
β
’=0.118)、检查与治疗方式(
β
’=0.237)与CSMS总分呈正相关。
结论
绝大多数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行动及维持阶段。自觉经济压力、高血压、检查与治疗方式等是不同行为改变阶段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张家口市2016—2021年病毒性脑膜炎儿童病例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左娜, 张淑娟, 孙利, 杨丽莎
2023, 49(8): 1054-1056. doi:
10.12183/j.scjpm.2023.1054
摘要
(
47
)
PDF
(1218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张家口市2016—2021年病毒性脑膜炎儿童病例及病原学特征。
方法
选择张家口市3家哨点医院,采集2016—2021年病毒性脑膜炎儿童病例的脑脊液样本,以ELISA法及多重PCR法检测乙脑病毒、人肠道病毒等7种病毒。
结果
2016—2021年张家口市3家哨点医院共报告病毒性脑膜炎儿童病例768例。与≤3岁儿童相比,4~6岁更易出现颈抵抗、呕吐症状,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2组呼吸机使用情况、脑积水或脑水肿、硬膜下积液、反应差、呼吸暂停/呼吸衰竭、肌张力异常、呻吟/气促、抽搐、惊跳、发热、性别及住院时间等因素比较无明显差异(均
P
>0.05)。对768例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的儿童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461例儿童检出阳性,阳性率为60.03%。夏季阳性率最高,占71.93%,其次为秋季,占19.81%。4~6岁儿童阳性率最高,占63.68%,其次为1~3岁儿童,占29.25%。
结论
张家口市2016—2021年病毒性脑膜炎儿童病例主要由人肠道病毒感染,且多在夏季检出,大龄儿童更易出现呕吐、颈抵抗等症状且更易感染人肠道病毒。
贵阳市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跃华, 杨艳, 何娟, 郭正菊
2023, 49(8): 1057-1060. doi:
10.12183/j.scjpm.2023.1057
摘要
(
52
)
PDF
(1251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贵阳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贵阳市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咨询检测服务的孕产妇、HIV感染产妇及其所生婴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贵阳市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
结果
贵阳市2016—2021年孕期进行HIV抗体检测者共552 327人,累计检出HIV阳性孕产妇482例,感染率为0.09%。抗病毒治疗434例,治疗率为90.04%,其中孕期抗病毒治疗率为78.01%,且呈上升趋势。发生母婴传播21例,传播率为4.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确认感染时期为产时/产后(
OR
=4.395)、未用药(
OR
=13.246)、孕期有异常情况(
OR
=12.015)、母乳喂养(
OR
=5.339)、婴幼儿未治疗(
OR
=11.242)均为母婴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期开始治疗(
OR
=0.041)为母婴传播的保护因素(均
P
<0.05)。
结论
贵阳市HIV感染孕产妇孕期抗病毒治疗率呈上升趋势,母婴传播率呈下降趋势,确认感染时期、用药方式、开始治疗时间、孕期异常情况、喂养方式、婴幼儿治疗情况均为影响母婴传播的重要因素。
梧州地区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黄俏, 吴先良, 陈捷, 卢伊宁, 谢妮
2023, 49(8): 1060-1063. doi:
10.12183/j.scjpm.2023.1060
摘要
(
57
)
PDF
(1234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梧州地区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血源性暴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2年6月对梧州市3家医院的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知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01份,收回有效问卷284份,有效率94.35%;血源性防护知识答对7题及以上者共有196名医护人员,知晓率69.01%;其中“血源性传染病传播途径”条目答对人数最多共278名,知晓率97.89%;“个人防护原则”条目知晓人数最少共185名,知晓率65.14%。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生(
OR
=3.216)、护士(
OR
=4.282)、有带教任务(
OR
=3.535)、每年参加职业安全防护培训≥2次(
OR
=5.719)、有血源性职业暴露经历(
OR
=2.774)是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
结论
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知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染病防护知识知晓水平受岗位性质、带教任务、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次数及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经历的影响较大。
饮茶与肥胖及其交互作用对≥35岁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张秋伊, 顾淑君, 周正元
2023, 49(8): 1064-1067. doi:
10.12183/j.scjpm.2023.1064
摘要
(
43
)
PDF
(1259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饮茶与肥胖及其交互作用对≥35岁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为提升血压控制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常熟市范围内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35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茶与肥胖及其交互作用对血压控制的影响。
结果
4 728例≥35岁高血压患者中男性2 716例(57.45%),平均年龄为(66.07±9.70)岁。1 392例(29.44%)有饮茶习惯,肥胖者有840例(17.77%),血压控制率为41.39%。在调整混杂因素后,饮茶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
OR
=0.738),肥胖是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
OR
=1.350),二者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
OR
=1.453)。
结论
应鼓励≥35岁肥胖的高血压患者降低体重和培养饮茶习惯,对血压控制具有协同作用。
2013—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孙立昆, 蔡旺林, 任丽君
2023, 49(8): 1067-1070. doi:
10.12183/j.scjpm.2023.1067
摘要
(
58
)
PDF
(1344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2013—2022 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3—2022 年石景山区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10 693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72.20/10 万,10年间年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男女比例为1.18∶1;年龄分布以0~<5岁年龄组最多,共3 192例,占29.85 %;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居多,共2 993例,占27.99%;地区分布中年均发病率前3位的街道是苹果园街道(229.01/10万)、金顶街街道(213.61/10万)、鲁谷街道(205.40/10万),不同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
2013—2022 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结合流行特点,在高发季节,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开展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及疫情监测工作。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现状调查
赵娜, 阙静, 祁亚菲, 尹珍珍, 蔡建平
2023, 49(8): 1071-1074. doi:
10.12183/j.scjpm.2023.1071
摘要
(
50
)
PDF
(1214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21年1—12月期间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医药费用支付方式、健康信念、疾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水平情况,并跟踪随访6个月以中文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估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现状,经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集1 528例冠心病患者的调查结果,HPLP-Ⅱ总分(132.67±21.39)分,HPLP-Ⅱ量表各维度按照条目均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营养(3.71±0.26)分、压力管理(3.46±0.33)分、体育运动(3.31±0.20)分、人际关系(3.10±0.17)分、精神成长(3.04±0.24)分、健康责任(2.98±0.3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
β
’=-0.395)、文化程度(
β
’=0.108)、居住方式(
β
’=0.096)、健康信念(
β
’=0.583)、疾病应对方式(
β
’=0.310)、社会支持水平(
β
’=0.912)是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现状的影响因素。
结论
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现状有待改善,尤其应关注健康责任、精神成长等方面。根据健康促进行为现状的影响因素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健康信念、疾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水平的冠心病患者,采取具体、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其采取健康促进行为,改善疾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