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4, Vol. 50 ›› Issue (8): 720-723.doi: 10.12183/j.scjpm.2024.0720

• 登革热防控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3—2023年广州市海珠区登革热流行特征

郭鹏娟1, 蔡振练1, 谈琦琪2, 白珊珊1, 张欢2   

  1. 1.广州市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88;
    2.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收稿日期:2024-05-17 出版日期:2024-08-20 发布日期:2024-09-14
  • 通讯作者: 张欢,E-mail:24168651@qq.com
  • 作者简介:郭鹏娟(1982—),女,硕士研究生,主任技师,主要研究方向:病毒免疫;蔡振练(1983—),男,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主要 研究方向:传染病防制。郭鹏娟和蔡振练同为第一作者
  • 基金资助: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B1212010010);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B2021097)

  • Received:2024-05-17 Online:2024-08-20 Published:2024-09-14

摘要: 目的 分析2013—2023年广州市海珠区登革热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23年海珠区登革热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三间分布特征。筛选急性期确诊病例血清,通过病毒核酸检测进行血清分型。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样本进行登革热IgG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23年广州市海珠区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6 820例,其中输入病例97例(占1.42%),本地病例6 723例(占98.58%),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6.49/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400.39,Ρ<0.01)。本地病例各年龄段均有发病,63.29%病例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为1∶1.11,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急性期病例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海珠区登革病毒血清型由单一Ⅰ型登革病毒演变为Ⅰ、Ⅱ型并存。2016—2022年健康人群抗体总阳性率为10.50%(323/3 076),不同年份、性别及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Ρ<0.01)。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登革热流行呈现多血清并存形势,且存在隐性感染的状况,需加强登革热病例监测和疫情处置。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核酸检测, 血清型

中图分类号: 

  • R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