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6, Vol. 42 ›› Issue (1): 159-162.doi: 10.13217/j.scjpm.2016.0159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暴发事件

马文革1,黄喜明2,谭小华2,莫嘉延2,刘杰2,边巴次仁2,常彩云3,袁俊4,刘于飞4,陈建东4   

  1. 1.广州市南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广州 511458;2.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4.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版日期:2016-05-20 发布日期:2016-05-24
  • 通讯作者: 陈建东 E-mail:13560393109@126.com
  • 作者简介:马文革(1967—),男,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

Outbreak of food poisoning caused by Bacillus cereus: case-control study

MA Wen-ge, HUANG Xi-ming, TAN Xiao-hua, MO Jia-yan,LIU Jie,BIAN Ba-ci ren,CHANG Cai-yun,YUAN Jun,LIU Yu-fei,CHEN Jian-dong   

  • Online:2016-05-20 Published:2016-05-24

摘要: 目的对广州市南沙区某中学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暴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找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调查对象的就餐地点、食物品种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危险餐次及中毒食物。并对留样食物、部分病例和厨工肛拭子、食堂工具和物品表面拭子等进行4种常见致病菌检测。结果学校共有学生2 670人,教职工212人,共搜索到50例疑似病例,罹患率为1.73%(50/2 882)。病例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不同性别学生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病例为分布在高中部的15个班里的住校生,其余5个班级无病例发生,有病例发生的各班级罹患率介于5.25%~68.42%之间,各班级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5月26日7∶30,末例发病时间为当天19∶00,流行曲线呈单峰点源暴露模式。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占63.8%)、恶心(占48.9%)和呕吐(占38.3%)。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10名25日在学校食堂宵夜的学生均未发病。50例病例中共有47例进食过学校26日食堂早餐,提示26日学校食堂早餐为可疑餐次,食用炒饭的学生发病风险是未食用炒饭的17.30倍(OR=17.30),其他食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在5月26日早餐炒饭样本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为1×108 CFU/g,血清型为O3∶K6,其他样本没有检出致病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系因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炒饭所导致。建议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与管理, 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

中图分类号: 

  • R1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