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7, Vol. 43 ›› Issue (3): 259-261.doi: 10.13217/j.scjpm.2017.0259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梅州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

蔡芳华,曾丽珍,何秋瑜   

  1. 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梅州514071
  • 收稿日期:2016-11-09 修回日期:2016-11-09 出版日期:2017-07-15 发布日期:2017-08-02
  • 作者简介:蔡芳华(1979―),女,大学本科,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工作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Meizhou City, 2011- 2015

CAI Fang-hua, ZENG Li-zhen, HE Qiu-yu   

  • Received:2016-11-09 Revised:2016-11-09 Online:2017-07-15 Published:2017-08-02

摘要: 目的了解梅州市2011―2015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梅州市手足口病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 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1―2015年共检测样本1 280份,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974份,总阳性率为76.09%。其中EV 71型病毒核酸阳性418份,占42.92%;Cox A16型病毒核酸阳性103份,占10.57%;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453份,占46.51%。2011、2012、2014年以EV 71型为优势流行株,分别占44.09%、64.17%和76.12%; 2013、2015年则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流行株,分别占72.48%和89.04%。结论2011―2015年梅州市手足口病病毒型别构成存在较大差异,今后应加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监测,进一步掌握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

中图分类号: 

  • R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