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陇德, 刘建民, 杨弋,等. 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2):6-20. [2] 陈伟伟, 王文, 隋辉, 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要点解读[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7, 25(7):600, 605-608. [3] 李晓宇, 李晓敏. 张家口市≥40岁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认知调查[J]. 华南预防医学, 2021,47(5): 683-685. [4] 王陇德,常继乐,张宗久.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1 [5] 杨春, 赵兴健, 陈新,等. 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21,47(4): 445-448. [6] 颜玮, 李中坚, 陈轶英,等. 江西省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21, 48(12):2130-2134. [7] Walker SN, Hill-Polerecky DM.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II[J]. Nurs Res, 1996, 13: 120-126. [8] 张小培. 出院后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广州: 中山大学, 2009. [9] 曹文君, 郭颖, 平卫伟, 等. HPLP-Ⅱ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6(3):286-289. [10] 张红.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 重庆: 重庆医科大学, 2008. [11] 张欣炀, 李晖. 延安市枣园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现状调查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 28(7): 135-140. [12] 张慧敏, 雷金花, 孙伟平, 等. 郑州市某社区2 828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现状的调查[J]. 全科护理, 2014, 12(10):932-933. [13] 雷芬芳, 陈红涛, 邓翠珍,等. 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自我健康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19):35-36. [14] Zhang FL, Guo ZN, Wu YH, et al.Prevalence of strok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A population based cross sectional study from northeast China[J]. BMJ Open, 2017, 7(9):e015758. [15] 李颖, 唐玫, 唐丽坤, 等. 桂林地区某医院脑卒中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现状调查以及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10):1190-1194. [16] 周兰, 全雪雯, 陈曦,等.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 5(2):1-6. [17] 刘莹, 万丽红.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与健康心理控制源的相关性研究[J]. 重庆医学, 2018, 47(2):85-87. [18] 吴建霞, 郭秀君, 周莉莉,等.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10):1-5. [19] 刘华玲, 时艳霞, 朱海萍,等.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8):981-985. [20] 张剑, 谢小华, 汪云云, 等.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调查研究[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04):530-533. [21] Bull FC, Al-Ansari SS, Biddle S, et a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J]. Br J Sports Med, 2020, 54(24):1451-14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