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尹相林,姚嵩坡,王嘉淇,等.原发性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19):1474-1479. [2] 杨丽华,刘晓丽,蒋雅琼, 等.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J].医学研究杂志,2019,48(12):4-6,10. [3] 刘洋. 河北省唐山地区部分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7. [4]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4):293-303. [5]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1):892-899. [6]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 邵苗,张学武.2015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分类新标准[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5,19(12):854-855. [8] 胡有元. 血尿酸正常痛风的机制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21,40(4):299-301. [9] 杨婷,林志健,王雨, 等.痛风相关模型研究进展及痛风病建模思考[J].世界中医药,2021,16(1):46-51. [10] 晋松,张娴,郑红梅, 等.云南布朗山地区布朗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22):3796-3800. [11] 方勇,吴玉梅,陶琦,等.老年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6):764-767. [12] 朱丹,青玉凤,李青, 等.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中不同原因高尿酸血症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3(1):45-49. [13] 吴斌,许婧.血清HbA1c、INS在T2DM并发高尿酸血症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 12(9):1230-1233. [14] 梁锦坚,李谦华,杨莉娟, 等.肥胖痛风患者尿酸排泄特征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40(4):565-570. [15] 裴芳,裴华,夏中华, 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9,50(3):175-180. [16] 孙沙沙,洛佳坤,马宇飞, 等.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22(3):321-322. [17] 唐干益,黄文静,邓云凌, 等.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药学服务案例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9,17(4):238-240. [18] 何彩丽,程宁,荣右明, 等.金昌队列人群痛风发病危险因素的Cox回归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7):897-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