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4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2-20
    论著
    唐山市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检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丽, 宋巧凤, 周文华, 闫玉敏, 张茹
    2022, 48(2):  139-142.  doi:10.12183/j.scjpm.2022.0139
    摘要 ( 113 )   PDF (1218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唐山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情况,探讨该地区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唐山市某医院体检中心完成健康体检并根据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标准筛查出来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冠心病相关补充项目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 870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其中男性占55.45%,年龄40~78岁,平均(61.79±8.10)岁;BMI 16.9~28.4 kg/m2,平均(23.15±2.36)kg/m2;有冠心病家族史者274例。检出冠心病406例,患病率为10.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079)、BMI(24.0~27.9 kg/m2OR=1.754、≥28.0 kg/m2OR=2.675)、冠心病家族史(OR=4.882)、高血压(OR=2.812)、糖尿病(OR=2.323)、饮酒(OR=1.990)、体力活动缺乏(OR=1.245)、睡眠时间<6 h/d(OR=2.462)是唐山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患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唐山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率较高,根据该人群冠心病患病影响因素,将高龄、超重或肥胖、有冠心病家族史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作为重点对象,加强生活方式干预,降低冠心病患病率。
    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肌肉骨骼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支慧, 单单单, 尹红梅, 范珂, 徐丽
    2022, 48(2):  143-146.  doi:10.12183/j.scjpm.2022.0143
    摘要 ( 95 )   PDF (1217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医院护理人员肌肉骨骼患病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指导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于2021年2—6月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评估郑州市二级及以上医院护理人员肌肉骨骼患病情况,同时参照快速上肢评估方法评估人体工效学负荷等级,收集护理人员的人口学资料等,分析肌肉骨骼疾患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1 031名护理人员,肌肉骨骼患病率为77.21%,以颈、肩、腰部患病更多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520)、BMI≥24.0 kg/m2OR=1.960)、有生育过(OR=1.114)、工龄(OR=2.208)、医院级别(OR=2.751)、科室(内科:OR=0.451、儿科:OR=0.671、妇产科:OR=0.184、急诊:OR=2.487、其他科室:OR=0.191)、人体工效学负荷等级(OR=2.560)是医院护理人员肌肉骨骼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院护理人员肌肉骨骼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当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帮助护理人员减少不良工作姿势、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肌肉骨骼患病率,提高医护人员身体健康水平。
    湘潭市某单位员工肺结节筛检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魏周阳, 刘政, 赵红梅, 符桑, 周艳红, 王锡榜
    2022, 48(2):  147-150.  doi:10.12183/j.scjpm.2022.0147
    摘要 ( 98 )   PDF (1222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某单位员工肺结节筛检情况,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某单位2019年度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 045名在职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低剂量螺旋CT(LDCT)肺结节筛检和问卷调查,分析其肺结节的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2 311名员工完成了LDCT肺结节筛检和问卷调查,肺结节检出839例,检出率为36.3%。<40岁体检者中检出4类结节10例,检出率0.6%;≥40岁体检者中检出4类结节2例,检出率0.4%。不同年龄、偏好熏制腌制食品、偏好高油脂油炸食品、鸡蛋频率、蔬菜量、运动锻炼、接触电磁辐射、接触烹饪油烟的员工肺结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OR=1.64)、偏好熏制腌制类(OR=1.38)及高油脂油炸食品(OR=1.69)、接触电磁辐射(OR=1.27)、接触烹饪油烟(OR=1.32)、不参加运动锻炼(OR=1.59)是肺结节的危险因素。结论 建议增加40岁以下健康人群LDCT肺结节筛检。年龄、饮食偏好、运动锻炼、烹饪油烟和电磁辐射环境可能是肺结节的影响因素。
    北京市房山区164名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状况分析
    赵霞, 张冬然, 喻颖杰, 黄少平, 李爱军, 张福全, 周彦明
    2022, 48(2):  151-155.  doi:10.12183/j.scjpm.2022.0151
    摘要 ( 119 )   PDF (1237KB)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状况,为房山区学生改善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进行膳食调查,采用3 d 24 h膳食回顾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法,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每日食物消费及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 共调查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164名,男生91名,女生73名,平均年龄(8.93±2.21)岁。中小学生水产品类、奶及奶制品、大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摄入不足,畜禽肉类、盐摄入过多。能量平均摄入量为1 710.30 kcal,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平均摄入量分别为61.57、72.21、211.48 g,供能比分别占14.38%、37.95%和47.68%。中小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硒平均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比例分别为34.8%、27.4%、33.5%、24.4%和47.0%。仅2.4%的学生钙摄入量达到了RNI,超过一半的学生铁、锌、铜平均摄入量达到RNI。其中,女生铁摄入量达到RNI的比例低于男生(P<0.05)。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需加强学生、家长、学校食堂营养宣教,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中青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共病现状分析
    田瑞杰, 徐飒, 王荟苹, 史娟娟
    2022, 48(2):  156-159.  doi:10.12183/j.scjpm.2022.0156
    摘要 ( 86 )   PDF (1224KB) ( 2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中青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共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肾脏病共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8月在某三甲医院住院的中青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疾病累积评分表进行共病状态评估。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987例,以男性(59.8%)、18~44岁(53.2%)为主。中青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共病率为85.3%,合并单病种以高血压(13.5%)、糖尿病(6.4%)、肝脏疾病(6.8%)、肺部感染(4.6%)最为多见,合并2种慢性病模式以高血压+糖尿病最为常见(6.3%)。疾病累积评分为7(5,9)分,882例(89.4%)处于轻度共病状态。性别(β'=-0.067)、年龄(β'=0.061)、共病种数(β'=0.622)是疾病累积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 中青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共病情况不容忽视,卫生行政部门应提高对慢性病共病的管理意识,采取相应措施以提升中青年慢性肾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ICU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黄朝旭, 戚瑞, 马艳, 李婷
    2022, 48(2):  160-163.  doi:10.12183/j.scjpm.2022.0160
    摘要 ( 140 )   PDF (1205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ICU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对西安市3家综合医院的ICU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及职业获益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CU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246名ICU护理人员中男性23名,占9.35%;女性223名,占90.6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ICU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NPPBS总得分平均(114.26±7.51)分,条目均分(3.94±0.26)分。5个维度条目均分最高是自身成长维度(4.03±0.33)分,最低是良好护患关系维度(3.89±0.35)分。不同学历、婚姻状态、年龄、从事ICU护理工作时间、职称、每月夜班数、护士层级、临床带教、科研参与、职务、是否在抗疫一线、既往有无经历过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是否担心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ICU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NPPB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临床带教(β'=-0.065)、不在抗疫一线(β'=-0.053)、既往无经历过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β'=-0.074)、不担心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β'=0.108)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ICU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ICU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处在中等水平,建议重点关注以上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合理干预,提升ICU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
    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隆茂, 张怡, 彭颖
    2022, 48(2):  164-168.  doi:10.12183/j.scjpm.2022.0164
    摘要 ( 96 )   PDF (1225KB) ( 1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现状,并探讨该地区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相关因素,为防治听力损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重庆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听力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听力损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5 849名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5~91岁,以45~64岁人群所占比例最高,占45.06%,男性占63.69%,以汉族为主,占96.20%。1 145例为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9.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923)、女性(OR=2.036)、吸烟(OR=1.919)、饮酒(OR=1.982)、有耳毒性药物接触史(OR=7.279)、有噪音接触史(OR=3.473)、高血压(OR=5.894)是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发生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耳毒性药物接触及噪音接触等因素均可能是该地区人群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需进行相应的监测及干预。
    泸州某医院手术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研究
    唐小燕, 武正菊, 宋程懿
    2022, 48(2):  169-172.  doi:10.12183/j.scjpm.2022.0169
    摘要 ( 105 )   PDF (1217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某医院手术室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找出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泸州某医院手术室12 619例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资料,进行病原菌检测和细菌药敏试验,统计手术室MDRO感染发生情况,分析MDRO感染的菌种、科室分布、耐药情况和MDRO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医院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为2.10%。MDRO感染占比较大的科室是普外科(34.28%)、骨科(23.78%)、泌尿外科(15.22%)。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中较常见的菌种是鲍曼不动杆菌(46.99%)、金黄色葡萄球菌(19.91%)、铜绿假单胞菌(12.0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完全耐药,对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超过80.00%,仅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不超过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完全耐药,对红霉素、氯林可霉素的耐药率超过8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氨苄青霉素完全耐药,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超过80.00%,仅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不超过3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住ICU(OR=5.943)、侵入性操作(OR=2.704)、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OR=2.244)、合并糖尿病(OR=1.955)是医院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泸州某医院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较高,可能受入住ICU、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合并糖尿病的影响。
    北京市石景山地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研究
    郭雅楠, 杨柳, 崔慢飞
    2022, 48(2):  173-177.  doi:10.12183/j.scjpm.2022.0173
    摘要 ( 98 )   PDF (1238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于北京某康复医院治疗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出院时由康复科医师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行为进行指导,并在出院后6个月时由研究组成员对患者进行康复行为依从性的跟踪随访,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脏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出院6个月时完成随访2 115例。患者中男性占55.08%。平均年龄为(55.32±1.52)岁,最小38岁,最大72岁。心脏康复行为中完全依从者821例,部分依从者921例,不依从者373例,分别占38.82%、43.55%、17.64%,总体依从率为82.36%。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初中及高中(OR=2.543)、大专及以上(OR=4.274)、月收入3 000~4 999(OR=3.304)、月收入≥5 000元(OR=2.785)、抑郁(OR=0.301)、心脏康复认知评分≥17(OR=6.475)、冠心病健康信念评分≥101分(OR=11.100)、社会支持评分≥36分(OR=8.836)、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62分(OR=12.417)、中文版疾病感知问卷修订(IPQ-R)评分≥131分(OR=6.412)均为CHD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石景山地区CHD患者的心脏康复依从性相对较差,与文化程度、月收入情况、抑郁、疾病感知、心脏康复认知水平、冠心病健康信念、社会支持、自我管理效能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肠道菌群分布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何碧瑜, 王佩茹, 杨维忠, 史方义
    2022, 48(2):  178-181.  doi:10.12183/j.scjpm.2022.0178
    摘要 ( 133 )   PDF (1230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肠道菌群分布及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文昌市某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按年龄相差0.5岁,性别相同招揽志愿者参与本研究)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肠道菌群检测及炎症因子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溃疡性结肠炎病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00例,男性各99例,女性各101例,病例组平均年龄(43.17±8.7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3.54±9.11)岁,2组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主要检出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除白细胞介素(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L-6、IL-17、IL-2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饮酒(OR=3.526)、吸烟(OR=1.272)、饮食不洁(OR=4.592)、存在合并感染(OR=2.146)、情绪紧张(OR=3.919)均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种类、数量分布不平衡,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上升。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积极地健康教育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风险。
    武汉地区≥50岁健康体检人群眼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万淑娴, 成忠, 刘缓
    2022, 48(2):  182-185.  doi:10.12183/j.scjpm.2022.0182
    摘要 ( 91 )   PDF (1220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50岁健康体检人群眼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因素,为眼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0年1—12月在武汉市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0岁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视力检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眼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50岁武汉地区健康体检人员38 130名,其中男11 702名,女26 428名,年龄50~89岁,平均年龄62.9岁。共检出12 189例眼病患者,患病率为31.9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996)、年龄越大(OR=1.451)、文化程度越高(OR=1.357)、用眼强度越高(OR=2.793)、职业性质为户外(OR=1.793)、户籍为农村(OR=1.244)、糖尿病(OR=6.924)、血脂异常(OR=2.221)的武汉地区≥50岁健康体检人群眼病患病风险越高。结论 武汉地区≥50岁人群的眼病患病率较高,且影响该地区人群眼病患病的因素较多,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对眼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荆州市体检人群泌尿系统结石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周晓清, 张丽, 陶立蓉
    2022, 48(2):  186-189.  doi:10.12183/j.scjpm.2022.0186
    摘要 ( 99 )   PDF (1216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体检人群泌尿系统结石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荆州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体检结果中的身高、血压、血糖、血脂及泌尿系统检测结果,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健康体检者泌尿系统结石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结石检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7 882名研究对象。检出763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检出率为4.27%。单发性结石613例,占80.34%,多发性结石150例,占19.6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768)、文化程度为初中(OR=2.787)、小学及以下(OR=3.183)、泌尿系统病病史(OR=3.811)、饮水量为1 000~1 999 mL/d(OR=0.640)、>2 000 mL/d(OR=0.569)、血脂异常(OR=2.910)、高血压(OR=1.508)为泌尿系统结石检出的影响因素。结论 荆州市健康体检者的泌尿系统结石患病率相对较低,导致该人群发生泌尿系统结石的影响因素较多,对于其中可以控制的因素需进行相应的干预。
    泸州地区育龄妇女叶酸增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杨敏, 邱敏, 李孟秋
    2022, 48(2):  190-194.  doi:10.12183/j.scjpm.2022.0190
    摘要 ( 91 )   PDF (1235KB)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泸州地区育龄妇女叶酸增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增补叶酸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年6月至12月期间,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及泸县等7个县区共计38个乡镇或社区卫服务中心招募携带1岁及以内儿童接种疫苗的儿童母亲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育龄妇女叶酸知晓及叶酸服用情况》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叶酸增补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09名育龄妇女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2.09±6.51)岁。有307名(43.30%)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4.76%调查对象曾服用过叶酸,32.02%正确知晓叶酸增补目的,而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规范服用叶酸者仅占19.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2.158)、家庭月收入>3 000元(OR=2.502)、机关事业单位职工(OR=3.543)、企业工作人员(OR=2.776)、生育2次(OR=1.793)和≥3次(OR=2.504)、孕前有进行优生健康检查(OR=4.586)、叶酸知识知晓(OR=8.499)的泸州地区育龄妇女对叶酸规范服用率更高。结论 泸州地区育龄妇女的叶酸知晓和孕前叶酸规范服用率均较低,应针对重点人群增强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认知,加强叶酸增补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孕前叶酸增补依从性。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前景和挑战
    冯凤玲, 陈慕沙, 赵锦, 孙彩军
    2022, 48(2):  195-198.  doi:10.12183/j.scjpm.2022.0195
    摘要 ( 247 )   PDF (1185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已造成了百年未遇之疫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病毒感染是有效控制疫情流行的重要科学手段。目前,多个国家以创纪录的速度研发出不同形式的新冠疫苗,其中数种疫苗已获批紧急使用或附条件上市。然而,随着新冠疫苗上市和大规模人群接种,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也随之而来。本研究将对新冠疫苗的研发现状、安全性、有效性、产能、可及性和储存运输等诸多挑战进行探讨,希望为接下来的新冠疫苗研发和推广提供参考。
    现场研究
    2018年成都市30~7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分析
    韩明明, 钱雯, 夏劲节, 魏咏兰
    2022, 48(2):  199-201.  doi:10.12183/j.scjpm.2022.0199
    摘要 ( 106 )   PDF (1204KB)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成都市30~7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为改善高血压防控现状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数据来自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成都地区基线调查。2018年在成都市招募30~7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以及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控制等情况。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分析21 082人,平均年龄(50.8±12.3)岁。成都市30~79岁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0.3%(6 394/21 082),知晓率为55.2%(3 529/6 394),治疗率为47.5%(3 036/6 394),控制率为19.8%(1 265/6 394)。男性、有吸烟史者、有饮酒习惯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知晓、治疗、控制率较低(均P<0.01)。随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控制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有高脂血症、冠心病、中风、糖尿病者,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控制率均较高(均P<0.01)。肥胖者、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的患病、知晓、治疗率较高(均P<0.01)。贫困户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贫困户(P<0.01)。结论 成都市30~7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进行高血压的预防和干预。
    2015—2019年石首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徐敬明, 张落新, 苏纳新
    2022, 48(2):  202-206.  doi:10.12183/j.scjpm.2022.0202
    摘要 ( 83 )   PDF (1203KB) ( 2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2015—2019年石首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点,评估AEFI监测系统运行状况,为改善疫苗质量及预防接种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AEFI信息管理系统,整理石首市2015—2019年报告的AEFI个案,运用描述性方法对报告的AEFI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报告AEFI 586例,报告发生率为73.31/10万剂,其中报告异常反应33例,报告发生率为4.13/10万剂。AEFI发生无明显季节性,5—6月报告最多(27.47%);1—2月报告最少(4.78%);男女性别比为1.38∶1;主要集中在0~<2岁组,占报告总数的64.67%。AEFI 48 h内及时报告率为99.32%,接种疫苗后24 h内发生AEFI占93.00%,诊断为一般反应占93.69%,异常反应占5.63%,偶合症占0.68%。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Hib四联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甲/乙肝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EV 71型疫苗(二倍体)居AEFI发生率的前5位。结论 石首市AEFI报告发生率水平较高,监测敏感性良好以及监测质量较高。
    郑州市手术室医护人员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认知和态度调查
    徐丽, 单单单, 樊孝文, 丁丽娜
    2022, 48(2):  207-209.  doi:10.12183/j.scjpm.2022.0207
    摘要 ( 98 )   PDF (1190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认知和态度,为促进手术安全核查的执行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于2021年3月采用简单抽样法将某市3所三级医院和3所二级医院的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认知和态度调查问卷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手术室医护人员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认知和态度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589手术室医护人员包括手术医师216名、麻醉医师102名、手术室护士271名。年龄23~48岁,平均(37.91±4.42)岁。二级医院240名,三级医院349名。工作年限1~23年,平均(9.26±3.80)年。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认知和态度调查得分平均(7.24±2.17)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β'=0.089)、医院等级(β'=0.281)、职务(β'=-0.118)、职称(β'=0.12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相关培训情况(β'=0.749)是手术室医护人员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认知和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认知和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其受到文化程度、医院等级、职务、职称、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相关培训情况的影响,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认知和态度,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安全。
    2018年广东省人群百日咳毒素IgG抗体水平调查
    刘美真, 彭晓放, 张薇, 李振翠, 李柏生, 柯碧霞, 何冬梅
    2022, 48(2):  210-213.  doi:10.12183/j.scjpm.2022.0210
    摘要 ( 81 )   PDF (1223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人群百日咳毒素IgG抗体(PT-IgG)水平,评估百日咳流行风险,为疫苗免疫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东省19个地级市23家县级以上医院收集就诊人群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百日咳PT-IgG抗体,分析不同特征人群百日咳PT-IgG抗体的分布情况。结果 共收集2 719份血清样本中,百日咳PT-IgG抗体阳性47份,阳性率为1.73%,抗体平均浓度为11.78 IU/mL(95%CI:10.57~12.98)。粤东、西、北以及珠三角地区百日咳PT-IgG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浓度分别为1.31%、1.97%和10.93 IU/mL、12.26 IU/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百日咳PT-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7%和1.87%,抗体平均浓度分别为12.28、 11.21 IU/mL,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7岁年龄组未检出百日咳 PT-IgG抗体阳性外,其余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为 0.47%~3.91%。结论 本次血清学监测发现广东省百日咳感染普遍,百日咳实际发病水平远高于报告水平。提示要加强监测,维持高水平的百日咳疫苗接种率,提高百日咳病例监测敏感性和实验室检测水平。
    2019—2020年昆明市学校师生肺结核病筛查结果分析
    李杰, 李萌, 严磊, 孙辉, 周宇航, 伍迪
    2022, 48(2):  214-216.  doi:10.12183/j.scjpm.2022.0214
    摘要 ( 96 )   PDF (1208KB) ( 2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昆明市学校师生肺结核病的感染及发病情况,为昆明市学校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9—2020年昆明市56所学校的师生分别采用症状询问、结核菌素试验(PPD)、X线胸部摄影(简称胸片)进行肺结核病筛查,分析不同类型学校师生的肺结核患病情况。结果 2019—2020年昆明市不同类型学校共筛查38 936名师生,经PPD筛查阳性例数为2 041例,总阳性率为5.24%。不同年份、学校类别、职业、地域的师生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2019年、高中师生、学生、农村的PPD强阳性率较高。经定点医院确诊肺结核病患者23例,发病率为59.07/10万,不同年份、学校类别、性别、职业及地域师生肺结核病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昆明市学校师生肺结核病感染率和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需定期对师生进行肺结核病筛查并做好健康宣教。
    2018—2020年澄迈县某医院住院新生儿病例特征及住院时间分析
    黄婵, 王灵, 轩妍, 徐克
    2022, 48(2):  217-219.  doi:10.12183/j.scjpm.2022.0217
    摘要 ( 69 )   PDF (1210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018—2020年澄迈县某医院住院新生儿病例特征及住院时间,为新生儿疾病治疗及医院资源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8—2020年澄迈县人民医院住院新生儿病案信息进行采集,回顾性分析病例住院新生儿病例特征及住院时间。结果 新生儿患者1 312例,前10位疾病病种共1 193例,占90.93%,顺位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260例、肺炎193例、吸入性肺炎178例、早产15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20例、窒息83例、腹泻75例、肠炎5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41例、低体重39例。 前10位疾病病种在2018年、2019年、2020年疾病病种基本一致。男、女新生儿前10位疾病病种分别642例(93.59%)、551例(88.02%),不同性别住院新生儿病种前7位相同,后3位发生变化。早期、晚期新生儿前10位疾病病种分别969例(91.76%)、224例(87.50%),顺位差别较大。早期新生儿前5位疾病病种分别为高胆红素血症、吸入性肺炎、肺炎、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晚期新生儿前5位疾病病种分别为高胆红素血症、肺炎、腹泻、肠炎、呼吸窘迫综合征。2018、2019、2020年住院新生儿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4~23、5~25、2~20 d,平均为(12.15±3.02)、(11.35±2.71)、(10.19±2.03)d,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8—2020年澄迈县某医院住院新生儿疾病病种主要是高胆红素血症、肺炎、吸入性肺炎、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与晚期新生儿病种及住院时间均差别较大。
    海南省东方市2 762例呼吸道感染病例特征及病原菌分析
    冯琼芳, 吉雪芳, 符蓉
    2022, 48(2):  220-223.  doi:10.12183/j.scjpm.2022.0220
    摘要 ( 83 )   PDF (1213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特征以及病原菌分布状况,为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方市某医院收治的2 76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原学结果,进一步探讨其特征、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情况。结果 共纳入2 762例东方市某医院呼吸道感染病例, 2018年897例, 2019年926例,2020年939例。男性1 544例,女性1 218例。病例年龄0~83岁,其中60~83岁病例828例,占29.98%,<1岁婴儿408例,占14.77%。住院时间≤15 d的患者占61.44%;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占98.19%)、咳痰(占80.09%)、发热(占69.04%)、呼吸困难(占63.58%)等。冬季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占比最高,1 191例,占43.12%,其次为秋季,786例,占28.46%,春季521例,18.86%,夏季呼吸道感染病例最少,264例,占9.56%。2 248个合格样本中共分离出2 543株病原菌,单病原菌感染2 032例,双重感染186例,多重感染患者30例。革兰阴性菌1 922株,占75.58%,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23.28%)、鲍曼不动杆菌(10.54%)、大肠埃希菌(7.08%)以及铜绿假单胞菌(14.00%)为主。革兰阳性菌621株,占24.42%,主要以肺炎链球菌(6.1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75%)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到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0.00%;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40.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除头孢哌酮和头孢西丁)、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除阿米卡星)、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95.56%,对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低于4.00%,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以及利奈唑胺均不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奇霉素等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40.00%~60.00%;肺炎链球菌中未发现青霉素G、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菌株。结论 东方市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特征较为典型,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冬季呼吸道感染风险较高,应引起卫生部门予以重视。
    健康体检女性乳腺疾病检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妤, 邓萌, 李莹莹, 任潇毅
    2022, 48(2):  224-226.  doi:10.12183/j.scjpm.2022.0224
    摘要 ( 99 )   PDF (1211KB)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女性乳腺疾病检出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乳腺疾病提出防治措施建议。方法 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郑州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1 203名女性乳腺疾病检出和构成情况,并分析健康体检女性乳腺疾病检出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1 203名健康体检女性的乳腺疾病检出率为42.42%,主要为乳腺增生(23.98%)和乳腺囊肿(9.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889、2.212)、初潮年龄(OR=0.850)、生育史(OR=0.723)、乳腺癌家族史(OR=2.983)和职业状况(OR=0.672、1.471、1.667)是健康体检女性人群乳腺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30~49岁年龄段是女性乳腺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具有乳腺癌家族史女性人群的乳腺疾病检出率更高,初潮年龄≥12岁和有生育史的女性人群乳腺疾病检出率更低。而不同职业的健康体检女性人群乳腺疾病检出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公务员和企事业人员的乳腺疾病检出率更高,而医务人员的乳腺疾病检出率更低。结论 郑州地区健康体检女性人群的乳腺疾病检出率较高,疾病发生情况不容乐观,需开展定期体检,特别是应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预防和干预措施保障女性身体健康。
    79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王殿琳, 朱照伟, 张海青, 马鑫
    2022, 48(2):  227-229.  doi:10.12183/j.scjpm.2022.0227
    摘要 ( 111 )   PDF (1202KB)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案资料中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2020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791例,各年分别为267、240、177、107例,中毒病例数逐年减少,病死率逐年上升(P<0.01)。生产性中毒325例,非生产性中毒466例,分别占41.19%、58.91%。男女性别比为0.84∶1,中毒病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6岁。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中毒的病例在不同年份、年龄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20分(OR=1.993)、就诊时间>40 min(OR=1.442)、胆碱酯酶活力<2 000 U/L(OR=1.057)以及剧毒和高毒类农药(OR=3.012)是影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2017—2020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9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占比较高,病死率逐年上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较高、剧毒高毒药物、就诊时间较长以及胆碱酯酶活力较低患者死亡风险较高,应加大农药中毒处理宣传力度以及有机磷农药危害性的普及。
    2014—2019年张家口市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赵佳佳, 郭茉伊, 孙利, 薛茜, 梁盼盼, 陈晓春, 李晓敏
    2022, 48(2):  230-233.  doi:10.12183/j.scjpm.2022.0230
    摘要 ( 88 )   PDF (1217KB) ( 1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张家口市2014—2019年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情况,为该类症候群的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张家口市5所医院作为监测哨点医院,对其2014—2019年报告的脑炎脑膜炎急性期病例的血清或(和)脑脊液进行采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乙型脑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6种病毒抗体进行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脑膜炎双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等7种细菌进行检测。结果 共采集596例监测病例的476份血清样本和462份脑脊液样本。血清样本中检测出57份病毒抗体,检出率为11.97%,主要为科萨奇病毒(36.84%)、埃可病毒(31.58%)、腮腺炎病毒(22.81%)。脑脊液样本中检出细菌菌株69株,检出率为14.9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0.43%)、大肠杆菌(23.19%)、新型隐球菌(21.74%)。2014—2019年检出病原数依次为16、29、21、20、15和25株,以2015年检出病原最多,其次是2019年。≤5岁的婴幼儿病例检出细菌(36.23%)、病毒(42.11%)阳性均最多,细菌检出以金黄色葡萄球菌(8.70%)、大肠杆菌(11.59%)为主,病毒检出以科萨奇病毒(19.30%)、埃可病毒(14.04%)为主。结论 张家口市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病原构成以细菌为主,病毒尤其是科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亦不容忽视,5岁或以下婴幼儿是需重点关注的高危人群,故应结合上述情况采取针对性策略开展疾控工作,以防控该症候群的发生。
    颈椎病患者颈部重度疼痛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罗玉芳, 朱咏梅, 张松东
    2022, 48(2):  234-236.  doi:10.12183/j.scjpm.2022.0234
    摘要 ( 101 )   PDF (1201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某医院颈椎病患者颈部重度疼痛现况,并分析影响疼痛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省合肥市某医院门诊就诊的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影像学检测及疼痛程度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疼痛严重程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396例患者,剔除信息不完全问卷,最终有效问卷为381份,有效率为96.21%。381例颈椎病患者中男206例,女175例,年龄20~79岁,平均(57.76±8.32)岁,381例颈椎病患者中有重度疼痛58例,占15.22%。中度疼痛者135例,占35.43%。轻度疼痛者188例,占49.34%。抑郁状态(OR=1.335)、焦虑状态(OR=4.521)、睡眠障碍(OR=2.698)、颈椎后凸(OR=3.221)、颈椎滑脱(OR=2.886)、椎间盘纤维环撕裂(OR=2.331)的颈椎病患者发生重度疼痛的可能性大。结论 颈椎病颈部重度疼痛的比例较高,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及颈椎后凸、颈椎滑脱、椎间盘纤维环撕裂会增加颈椎病患者疼痛感。
    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倩, 文洋, 张蕊, 史美萍
    2022, 48(2):  237-240.  doi:10.12183/j.scjpm.2022.0237
    摘要 ( 93 )   PDF (1233KB)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手术室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6—9月期间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北京市6家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执行情况登记表由研究组成员对同意参与本研究的医护人员在诊疗室进行医疗活动过程中进行调查并完成登记表内容的收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150名手术室医务人员中男性74人(占49.33%),女性76人(占50.67%);年龄21~59岁,平均(35.68±7.40)岁;工作年限为1~32年,平均(15.12±7.32)年。 150名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为76.9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年限(β'=0.184)、岗位性质(β'=0.163、0.176)和手卫生培训情况(β'=0.279)是影响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仍需加强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和观念意识,有效降低手术室等感染高风险区的感染发生事件。
    内分泌代谢科就诊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鬲洋院, 李双, 张锦娟, 王丹, 赵倩
    2022, 48(2):  241-243.  doi:10.12183/j.scjpm.2022.0241
    摘要 ( 70 )   PDF (1206KB) ( 1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内分泌代谢科就诊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影响痛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20年在西安市某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成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痛风诊断。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痛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获得有效病例数1 016例,有效率为89.75%。病例中以男性所占比例较高,占70.47%,病例年龄21~80岁,36~50岁病例占46.85%。有116例患者发生痛风,发生率为11.42%。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痛风家族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手脚关节外伤史、FPG、TG与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444)、BMI≥28.0 kg/m2OR=2.687)、痛风家族史(OR=2.021)、高血压病(OR=2.558)、手脚关节外伤史(OR=4.521)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痛风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有较高的痛风发生风险,男性、肥胖、痛风家族史、高血压病及手脚关节外伤史均会增加痛风发生风险。
    上海某三甲医院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和决策
    罗艳, 魏薇萍
    2022, 48(2):  244-246.  doi:10.12183/j.scjpm.2022.0244
    摘要 ( 81 )   PDF (1214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医院职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6月对上海市某医院的全体在职在岗的管理及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医院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表》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04名医务人员中男性143名,女性161名,年龄最小20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35.87±4.21)岁,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51.97%,中高级职称占34.87%,90.13%参加过救援实践。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级别预警、法定上报时限及部门知晓率较高(93.75%、90.13%、92.11%)。医务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总分为(28.47±4.64)分,得分率为76.95%,其中传染病爆发应急技能得分率最高(86.25%),其次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知识(80.25%),自然灾害应急技能得分率为74.9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认知得分率相对偏低(71.20%)。工作年限每增加5年(β'=0.319)、职称越高(β'=0.178)、参加救援实践(β'=0.411)、管理者(β'=0.301)的突发公共卫生应对能力得分越高(均P<0.05)。结论 上海市某三甲医院职工具备较好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医务人员的应急能力水平主要受到工作年限、职称、参与救援实践的影响。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上海地区老年人群心理健康水平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行为调查
    陈涛, 杨燕冰, 常毓文, 徐玉萍
    2022, 48(2):  247-250.  doi:10.12183/j.scjpm.2022.0247
    摘要 ( 101 )   PDF (1211KB) ( 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上海地区老年人群心理健康水平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行为,为针对老年人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1月1—10日分别在上海市16个区中随机抽取1社区服务中心招募上海市常住老年居民参与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心理健康状态、新冠肺炎相关知识认知及防护行为遵守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28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4份,回收率为98.95%。调查对象年龄60~81岁,以60~74岁为主,占65.6%,男女性别比为1.6∶1,以城市居民为主,占68.4%。上海市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8.09%,SAS≥50分者201例,焦虑症状发生率为68.37%。对新冠肺炎易感性(49.65%)和新冠肺炎潜伏时期(86.27%)的正确率较低,个人卫生习惯、个人防护意识的正确率较高(均为80%以上),对个人防护、个人卫生、作息规律问答的正确率较高,均为90%以上,饮食健康正确率较低(52.82%)。公共场所规范佩戴口罩率为88.09%、减少出行聚餐率为89.46%、配合扫码测温等疫情防控措施率为83.67%、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为89.12%、密闭环境内常通风率为87.07%、外出、餐前勤洗手率为81.29%。结论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老年群体对新冠肺炎特点及预防措施的认知水平较好,但关系新冠肺炎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较低;老年人文化水平、原职业类型等差异均与其心理健康水平与防护行为的遵守性有关,在日常需加以关注并进行适当的宣教。
    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体检成年女性对宫颈癌认知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雪竹, 贾丽华, 张爱凤
    2022, 48(2):  251-254.  doi:10.12183/j.scjpm.2022.0251
    摘要 ( 90 )   PDF (1201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体检成年女性对宫颈癌认知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1年1—10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对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及宫颈癌认知度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宫颈癌认知度进行分析,并对认知度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对3 150名北京地区健康体检成年女性进行研究,年龄20~79岁,年龄以40~59岁最多,占55.62%,婚姻以已婚最多,占44.10%,对宫颈癌认知度得分平均为(6.82±0.68),平均得分率为56.8%。得分最高的方面为宫颈癌与感染相关性(1.32±0.31)分,得分最低的为宫颈癌防治措施(0.89±0.38)分。多元线性分析显示,年龄越大(β'=-0.216)的健康体检成年女性对宫颈癌认知度得分越低,受教育程度越高(β'=0.432)、分娩次数越多(β'=0.164)、居住地为城市(β'=0.132)的成年女性宫颈癌认知度得分越高。结论 北京通州区成年女性宫颈癌认知程度仍有提升空间,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均可影响认知程度,因此仍需加强社会宣传、监护、管理。
    2017—2019年邯郸地区中小学生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郭小霞, 邢芳远, 李仙, 李雪娇
    2022, 48(2):  255-257.  doi:10.12183/j.scjpm.2022.0255
    摘要 ( 59 )   PDF (1206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2017—2019年邯郸地区中小学生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邯郸地区小学、中学的学生家长进行调查,采用自填式匿名问卷方式调查其基本情况、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意愿及行为情况等,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邯郸地区中小学生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调查对象共8 007人,以女性4 164人(52.00%)、36~45岁4 484人(56.00%)、城市户籍5 046人(63.02%)为主。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4 483人,知晓率为55.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小学生家长为女性(OR=1.915)、城市户籍(OR=1.841)、高中或中专(OR=2.116)、大专及以上(OR=2.397)学历、专业技术人员(OR=2.103)和行政人员(OR=2.403)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中小学生家长对肺结核防治宣传活动参与的意愿较高。90.78%家长愿意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但近1年内仅有25.99%家长主动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P<0.01)。结论 邯郸地区中小学生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尤其是男性、农村户籍、低学历、无业或农民的家长。学校应针对性加强对该地区中小学生家长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
    淄博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与健康教育情况调查
    高风华, 李源, 张峰, 边文建
    2022, 48(2):  258-262.  doi:10.12183/j.scjpm.2022.0258
    摘要 ( 86 )   PDF (1233KB) ( 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淄博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与健康教育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淄博市9个区县19个调查点 15岁及以上的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与健康教育情况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公众知晓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2 062名居民接受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 036人(50.2%),女性1 026人(49.8%),年龄15~94岁;以农村人口为主(62.9%)。5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6.1%, 52.8%居民对5条核心信息全知晓。城镇(OR=1.397)、接受健康教育(OR=1.904)以及文化程度较高(OR=1.332)的调查对象其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得分高;相对于农业从业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OR=2.362)和其他职业(OR=1.684)的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得分较高。结论 淄博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国家“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要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重点和弱势人群健康教育,根据公众需求提升宣传效果。
    郑州市金水区孕妇健康教育需求研究
    张蓟, 宋颍丽, 白瑞娟
    2022, 48(2):  263-265.  doi:10.12183/j.scjpm.2022.0263
    摘要 ( 68 )   PDF (1192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郑州市金水区孕妇健康教育需求,为有效开展孕妇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3—5月对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孕妇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获取孕妇的基本情况、健康教育方式及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情况,对健康教育方式及健康教育内容需求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健康教育内容需求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1 264名孕妇健康教育方式需求依次为公众号科普、微信群交流、网络直播、知识讲座、宣传手册、其他,需求占比分别为31.17%、24.13%、16.38%、12.02%、9.18%、7.12%。健康教育内容需求评分较高的是胎儿异常表现、孕期自我监测内容及方法、定期产检时间及内容、临产征兆、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评分分别为(4.58±0.46)、(4.39±0.70)、(4.30±0.59)、(4.26±0.61)、(4.18±0.74)、(4.11±0.72)分。1 264名孕妇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总分平均(85.71±7.90)分,不同学历、孕周、流产史、生育史的孕妇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学历越高(β'=0.257)、孕周越晚(β'=-0.658)、有流产史(β'=0.180)、有生育史(β'=-0.479)是孕妇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金水区孕妇健康教育需求处于较高水平,需求的健康教育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更倾向于现代手机及网络的方式获取相关知识,需要针对孕妇人群特点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
    郑州市呼吸内科护理人员肺康复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
    常静, 梁国玲, 张大俊, 周会云, 刘粉玲, 王艳红
    2022, 48(2):  266-268.  doi:10.12183/j.scjpm.2022.0266
    摘要 ( 96 )   PDF (1190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郑州市呼吸内科护理人员肺康复认知现状与培训需求,以期为地区医疗机构开展肺康复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郑州市3所医疗机构的呼吸内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其一般资料、肺康复认知现状与培训需求展开调查。结果 280名郑州市呼吸内科护理人员肺康复认知回答正确率为17.50%~89.64%,肺康复认知整体平均得分(6.74±2.27)分,平均得分率为51.85%。不同年龄、医院等级、工作年限、学历、技术职称、护士层级、担任职务、责任护士、带教情况、每年参加肺康复培训次数的呼吸内科护理人员肺康复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呼吸内科护理人员肺康复认知获取途径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专家讲座(56.07%)、专业文献(52.14%)、专业书籍(50.71%)。78.57%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对肺康复培训需求程度为非常需要,61.79%希望每12个月定期培训1次,81.79%希望通过专题讲座形式参加肺康复培训,64.29%希望通过互联网获取肺康复理论知识。结论 郑州市呼吸内科护理人员肺康复认知现状有待提升,培训需求较强烈,建议进行规范化培训。
    大连市某三甲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心理压力现状分析
    王丽苇, 韩姝, 李恩萍, 连捷
    2022, 48(2):  269-272.  doi:10.12183/j.scjpm.2022.0269
    摘要 ( 97 )   PDF (1225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大连市某三甲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心理压力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大连市某三甲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应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进行评定,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护理工作人员心理压力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398名护理人员中,男性12名,女性386名。年龄22~56岁,平均(39.56±6.03)岁。护理人员SCL-90中的10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全国一般人群得分(P<0.05或P<0.01),心理状况阳性检出113例(28.39%),护理人员心理状况阳性检出率在年龄段、工作年限、职称、科室、工作时长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有护师(OR=2.213)、急重症科(OR=2.731)、工作时长>8 h/d(OR=2.461)。护理人员主要压力源为时间分配和工作量问题(3.18±0.35)分,其次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3.06±0.41)分。结论 大连市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心理状况阳性检出率较高,尤其是职称为护师、急重症科、工作时长>8 h的护理人员。建议医院管理人员加强对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关注,并针对其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维持护理人员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