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可欣,郑荣寿,张思维,等.2015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9,28(1):1-11. [2] 李宁,吴鹏,申郁冰,等. 2020—2030年中国4种主要癌症相关死亡率的预测[J]. 癌症,2022,41(1):8-17. [3] 张苗,白亚娜,苏辉,等. 2001—2010年某队列人群老年消化系统癌症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3):5959-5961. [4] 严晓玲,李静,刘立煌,等. 北京市癌症相关5类人群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18,31(7):61-63,67. [5] 刘昊. 生活方式对癌症生存者的影响[J]. 医学与哲学,2017,38(16):18-19,31. [6] 张天燕,刘荣祯,安波. 应对方式对癌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5):477-480. [7] 王蓉,侯爱和. 信息支持对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3,28(19):47-50. [8] 王玉琼,刘月琴. 癌症病人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2005,19(9):775-778. [9] 刘琳琳,姜春叶,陈佳燕.肺癌高危人群癌症防治核心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3):315-318. [10] 韩丹,高红霞,候贵林. 政策工具视角下《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政策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20,33(11):20-24. [11] 李贺, 冯石献, 范雷,等. 基于我国中部农村地区28万人群的防癌认知调查分析[J]. 中国肿瘤, 2018, 27(8):561-567. [12] 万绍平, 易芳, 王青青, 等. 中国肿瘤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9, 32(11): 955?961. [13] 张仲海,曹健.新征程下的健康中国建设[J].中国卫生,2022,448(12):40-41. [14] 李博, 赵宇倩, 何海, 等. 四川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8, 31(4): 278?281. [15] 王冲, 王德征, 张爽, 等.2017 年天津市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应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调查[J]. 疾病监测, 2019, 34(7): 651?656. [16] 佟爽, 阎佳宁, 尚德高, 等.辽宁省城乡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9, 27(11):845?848. [17] 王庆生, 陈万青. 癌症防治策略的探索与分析[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 2016, 8(7): 13?16. [18] Alonso R, Piñeros M, Laversanne M, et al. Lung cancer incidence trends in Uruguay1990?2014: An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J]. Cancer Epidemiol, 2018, 55:17?22. [19] 梁大艳,林绍良,陈剑雄,等.2014—2016年肇庆市端州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8):968-971. [20] Kurabayashi T, Morikawa K.Epidem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post-pregnancy osteoporosis[J]. Clinical Calcium, 2019, 29(1):39-45. [21] 乔良, 李博, 刘潇霞, 等. 2018 年四川省上消化道癌筛查地区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 53(11):1110?1114. [22] 王德征, 王冲, 张爽, 等. 天津市微信虚拟社区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类树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8, 26(12): 910?915. [23] 许丽娜, 李海生, 曹文栋,等. 2014年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15):1840-18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