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3, Vol. 39 ›› Issue (6): 20-23.doi: 10.13217/j.scjpm.2013.06.020
梁骏华1, 2,李世聪1,柯碧霞1,邓小玲1,张力2,晁斌2,林东明3,黄琼1,杨杏芬1
LIANG Jun-hua, LI Shi-cong, KE Bi-xia, DENG Xiao-ling, ZHANG Li, CHAO Bin, LIN Dong-ming, HUANG Qiong, YANG Xing-fen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1起学校食源性肠炎沙门菌暴发事件的危险因素, 提出控制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起事件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可疑食物的调查;采集部分病例、厨工肛拭子和环境拭子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血清学分型鉴定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该起食源性疾病暴发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2009年6月9日,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12日,事件历时4 d,流行曲线提示该次事件符合点源暴发模式。共报告病例61例,均为寄宿生,走读生和教职工均无发病,其中男寄宿生发病12例,罹患率为3.9%(12/309),女寄宿生发病49例,罹患率为10.7%(49/460),女生的罹患率明显高于男生(P<0.0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6月9日早餐的鸡蛋三文治为引起发病的危险食品(OR=21.70,95%CI为8.50~55.50)。采集患者肛拭子25份、食堂厨工肛拭子14份、食堂冰箱和环境拭子11份,分别有19、5、1份样本检出同一血清型的肠炎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分析结果表明该25株肠炎沙门菌分离株具有完全相同的PFGE图谱。结论 该事件为1起肠炎沙门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可疑中毒食物为6月9日早餐的鸡蛋三文治,卫生监管部门应重视对各类以鸡蛋为原料的食品的卫生监督。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