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4, Vol. 40 ›› Issue (3): 258-261.doi: 10.13217/j.scjpm.2014.0258

• 流行病学研究与调查 •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州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沈纪川,刘于飞,袁俊,李海麟,蔡文锋,谢朝军   

  1.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广州 510440
  • 收稿日期:2013-08-31 出版日期:2014-06-20 发布日期:2014-06-13
  • 通讯作者: 刘于飞 E-mail:gzliuyufei@hotmail.com
  • 作者简介:沈纪川( 1975—) ,女,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 基金资助: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201102A213244)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cases in Guangzhou City, 2009—2011

SHEN Ji-chuan, LIU Yu-fei, YUAN Jun, LI Hai-lin, CAI Wen-feng, XIE Chao-jun   

  • Received:2013-08-31 Online:2014-06-20 Published:2014-06-13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广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9—2011年全市共报告95 663例手足口病,其中重症73例,死亡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74.95/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28.53/10万、319.14/10万、363.29/10万。高峰期集中在4—7月份,占总病例数的56.27%(53 833/95 663)。病例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5.30%(91 165/95 663);男性病例61 276例,女性病例34 387例,男、女性别比为1.78∶1;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8.48%(65 511/95 663)。重症病例以EV 71为主,占73.08%(57/78),普通病例以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分别占37.87%(2 737/7 228)、37.16%(2 686/7 228)。结论 2009—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呈逐年增强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特征,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中图分类号: 

  • R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