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7, Vol. 43 ›› Issue (3): 244-246.doi: 10.13217/j.scjpm.2017.0244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遵义市2016年登革热和蚊媒监测结果分析

郭黄吉1,冯丹2,杨国军1,施聃1   

  1. 1.遵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遵义 563000;2.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收稿日期:2016-12-16 修回日期:2016-12-16 出版日期:2017-07-15 发布日期:2017-08-02
  • 通讯作者: 冯丹 E-mail:2287441642@qq.com
  • 作者简介:郭黄吉(1976―),男,大学本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dengue and mosquito vectors in Zunyi City, 2016

GUO Huang-ji,FENG dan ,YANG Guo-jun,et al   

  • Received:2016-12-16 Revised:2016-12-16 Online:2017-07-15 Published:2017-08-02

摘要: 目的了解遵义市登革热疫情概况及其蚊媒的种类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评估登革热流行风险,为登革热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5―10月在全市开展蚊媒密度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勺捕法监测蚊幼虫密度,采用人诱停落法、诱蚊灯法监测成蚊密度;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6年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遵义市报告登革热输入性病例5例,年发病率为0.065/10万。蚊幼密度监测结果显示,9―10月布雷图指数为0.00~35.71,其中废旧物品处的布雷图指数最高(35.71),其次为工地(17.58);5―10月勺捕法的阳性勺指数为0.87%~4.93%。成蚊密度监测结果显示,5―10月人诱停法诱捕成蚊177只,其中白纹伊蚊17只,占9.60%;停落密度为0.13~0.61 只/h,平均为0.39 只/h;9―10月采用诱蚊灯法诱捕成蚊199只,其中白纹伊蚊67只,占33.67%;诱捕密度9月为1.36只/夜,10月为0.61只/夜。结论遵义市存在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分布,存在因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引发本地疫情暴发流行的低风险,应加强监测。

中图分类号: 

  • R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