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7, Vol. 43 ›› Issue (6): 538-540.doi: 10.13217/j.scjpm.2017.0538
农智1,余水兰1,钟昭敬2,苏莉2,田红艳1,邓积广1,陆夏瑜1
NONG Zhi, YU Shui-lan,ZHONG Zhao-jing,et al
摘要: 目的分析2012―2016 年百色市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探索该地区流感流行特征以及流感病毒株的分布规律,为制定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2—2016 年百色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ILI资料和病原学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6年百色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门急诊病例总数为1 248 644例,其中ILI为81 086例,平均ILI就诊比例(ILI%)为6.49%;各年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年各月均有ILI报告,其中以4―6月报告病例数较多,占ILI总病例数的35.26%。各年龄组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0~4岁组ILI%最高,为3.88%。男性45 678例,女性35 408例,男女性别比为1.29∶[KG-*2]1。共采集ILI样本4 919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95份,总阳性率为18.19%;流行毒株型别为A型其他亚型(占36.65%)、B型(占28.04%)、新甲H1型(占11.17%)、季H3型(占24.13%),其中A型其他亚型、季H3型流行高峰均为6―7月,B型流行高峰为1―2月,新甲H1型流行高峰为2―4月。结论2012―2016年百色市流感流行总体呈上升趋势,流行毒株以A型为优势毒株,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为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