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8, Vol. 44 ›› Issue (5): 449-452.doi: 10.13217/j.scjpm.2018.0449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05—2017年东莞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卢志慧1,饶丰1,袁汝钊1,卢志敏2,陈光中3   

  1. 1.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东莞 523129;2.东莞市常平医院;3.东莞市厚街医院
  • 收稿日期:2018-04-17 修回日期:2018-04-17 出版日期:2018-12-05 发布日期:2019-01-23
  • 作者简介:卢志慧(1985—),女,大学本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carlet fever in Dongguan, 2005-2017

LU Zhi-hui, Rao-feng, YUAN Ru-zhao , et al   

  • Received:2018-04-17 Revised:2018-04-17 Online:2018-12-05 Published:2019-01-23

摘要: 目的了解2005—2017 年东莞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7 年东莞市猩红热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7 年东莞市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1 680例,年均发病率为1.67/10 万。发病呈季节性特征,春季高峰(3—6 月)共报告811 例,占病例总数的 48.27%,秋季高峰(11 月至次年1 月)共报告508 例,占病例总数的30.24%。报告病例数最多的3 个镇街依次为南城街道(294 例,占17.5%)、清溪镇(216 例,占12.86%)、凤岗镇(183 例,占10.89%)。男性1 055 例,女性625 例,男女性别比为1.69∶1;病例主要集中在9 岁以下儿童,共报告1 594 例,占病例总数的94.88%;病例职业主要集中在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分别为708、540、393 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2.14%、32.14%、23.39%。结论2005—2017 年东莞市猩红热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9 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建议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控力度,有效降低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 

  • R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