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4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12-05
    论著
    年轻男男性行为者焦虑和抑郁症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王毅,李六林,周万明,樊静,赵西和,唐宇,何静,刘江,周力,张晓军
    2018, 44(5):  401-305.  doi:10.13217/j.scjpm.2018.0401
    摘要 ( 320 )   PDF (1204KB) ( 3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焦虑、抑郁症状现状及与社会行为的关系。方法以四川省绵阳市15~24 周岁男男性行为者为对象,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招募和社会行为、血清学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症状测评,分别采用?2 检验、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焦虑、抑郁症状与社会行为关系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SAS、SDS 分别测定356、355 人,年龄中位数为21 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2.08%,学生/干部职员占 68.54%,本市户籍占 55.06%。SAS、SDS 量表标准分总分平均分别为(42.96 ± 10.81)、(45.63 ±12.40)分,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3.60%、33.24%。是否焦虑、抑郁症状者检出HIV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是否抑郁症状者检出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插入方YMSM 相比,性角色二者均可者更有可能检出焦虑症状(OR=3.524),有自杀念头、性虐待经历是焦虑症状的促进因素(OR=2.782、14.013),公开性取向是保护因素(OR=0.222);性角色二者均可者与插入方、被插入方比更有可能检出抑郁症状(OR=3.916、2.309),性取向自我态度负面、性虐待经历是抑郁症状的促进因素(OR=4.770、7.186)。结论YMSM 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是否检出焦虑、抑郁症状与社会行为相关,应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
    2017年佛山市大气PM2.5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关绮华,梁自勉,莫莹莹
    2018, 44(5):  406-410.  doi:10.13217/j.scjpm.2018.0406
    摘要 ( 431 )   PDF (1204KB) ( 3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佛山市大气PM2.5 日均浓度对综合医院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日均门诊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 年大气PM2.5、 PM10、 SO2、 NO2、 CO 、 O3-1h、 O3-8h 7 个指标污染物资料、气象资料以及佛山市2 家综合医院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日均门诊量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和气象等影响因素后,研究佛山市大气PM2.5 与呼吸系统疾病日均门诊量的关系。结果2017 年佛山市大气污染物污染整体呈优良水平,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O3-1h、O3-8h 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或以上标准。大气PM2.5 日均浓度为33.2 μg/m3,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全年超标天数为9 d,2 家医院全年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为261 158 人次,平均715.50 人次/ d。Spearman 相关分析提示呼吸系统疾病日均门诊量与SO2、NO2、PM10 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33 和0.2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大气PM2.5 日均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日均门诊量呈正相关关系,当天(lag0)PM2.5 日均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最大(ER=2.744,95% CI:0.701~4.827),PM2.5 每增加10 μg/m3,每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2.744%。在多污染物模型分析中,引入O3-1h(ER=3.425,95% CI:1.278~ 5.617)、O3-8h(ER=4.611,95% CI:2.373~6.899)时与PM2.5 联合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相关性明显升高。结论佛山市大气PM2.5 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呈正相关关系。
    湛江市强制戒毒者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张展辉,汪玉风,胡利人,洪权,冯俭,陈利
    2018, 44(5):  411-415.  doi:10.13217/j.scjpm.2018.0411
    摘要 ( 384 )   PDF (1219KB) ( 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湛江市强制戒毒者生存质量和领悟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关性,为提高戒毒者生存质量和毒瘾矫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包括基本情况、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的自制调查问卷对湛江市戒毒所的强制戒毒者进行调查,数据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 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488 名男性强制戒毒者,平均年龄(39.32 ± 7.90)岁,入所时间以6~12 个月为主,占47.75%(233/488)。强制戒毒者领悟社会支持总分(52.12 ± 13.52)分、家庭支持得分(18.02 ± 5.45)分和其他支持得分(17.01 ± 4.91)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朋友支持得分(17.09 ± 5.07)、生理领域(54.53 ± 15.09)、心理领域(53.20 ± 16.13)、社会关系领域(55.67 ± 18.94)和环境领域(49.14 ± 17.07)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均P<0.01)。调查对象年龄越低其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其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领悟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得分越高,已婚的调查对象社会关系领域和家庭支持得分高于不稳定婚姻状态,有职业的调查对象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高于无职业者,收入越高其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领悟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得分越高,入所时间越长其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其他支持得分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湛江市强制戒毒者生存质量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应提高政府、社会、家庭对戒毒者的社会支持。
    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崔莹莹,黄园园,谌丁艳,周丽,王赟
    2018, 44(5):  416-320.  doi:10.13217/j.scjpm.2018.0416
    摘要 ( 363 )   PDF (1225KB) ( 3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湛江市强制戒毒者生存质量和领悟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关性,为提高戒毒者生存质量和毒瘾矫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包括基本情况、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的自制调查问卷对湛江市戒毒所的强制戒毒者进行调查,数据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 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488 名男性强制戒毒者,平均年龄(39.32 ± 7.90)岁,入所时间以6~12 个月为主,占47.75%(233/488)。强制戒毒者领悟社会支持总分(52.12 ± 13.52)分、家庭支持得分(18.02 ± 5.45)分和其他支持得分(17.01 ± 4.91)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朋友支持得分(17.09 ± 5.07)、生理领域(54.53 ± 15.09)、心理领域(53.20 ± 16.13)、社会关系领域(55.67 ± 18.94)和环境领域(49.14 ± 17.07)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均P<0.01)。调查对象年龄越低其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其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领悟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得分越高,已婚的调查对象社会关系领域和家庭支持得分高于不稳定婚姻状态,有职业的调查对象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高于无职业者,收入越高其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领悟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得分越高,入所时间越长其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其他支持得分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湛江市强制戒毒者生存质量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应提高政府、社会、家庭对戒毒者的社会支持。
    五种胎儿头围正常参考值的适用性分析
    伦妙栩,尚宁,肖祎炜,黄汉林
    2018, 44(5):  421-425.  doi:10.13217/j.scjpm.2018.0421
    摘要 ( 442 )   PDF (1218KB) ( 3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干预和预防NSSI 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10 所学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伤害行为,利用?2 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等方法分析中学生NSSI 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 737 名学生,包括2 033 名男生和1 704 名女生,男女比例为1.19∶1。调查对象包括初一至高三学生,平均年龄为15 岁。过去1 年内深圳市中学生 NSSI 发生率为34.7%。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11~16 岁年龄段的学生NSSI 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高(OR=1.220),发生过外伤比不发生外伤者NSSI 发生率高(OR=1.788),学习日住校学生 NSSI 发生率比不住校学生低(OR=0.724),有关系亲密的朋友的学生 NSSI 发生率较低(OR=0.804)。结论深圳市中学生NSSI 发生率较高,应及早发现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和预防NSSI 的发生。
    苏州市女大学生乳房自检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雪莹
    2018, 44(5):  426-430.  doi:10.13217/j.scjpm.2018.0426
    摘要 ( 245 )   PDF (1198KB) ( 3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选择适用于评价广东胎儿头围发育水平的正常参考范围,为筛检小头胎儿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 年9 月至2016 年12 月期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行超声检查的13~40孕周的单胎胎儿头围数据,采用Kappa 检验和约登指数比较5 种常用的胎儿头围正常参考范围与实际数据的一致性,综合分析其筛检广东省小头胎儿的适用性。结果共收集18 269 名13~40 孕周的单胎胎儿头围数据,孕妇平均年龄为29 岁,男胎和女胎的比例分别为53.1% 和46.9%,籍贯为广东的胎儿占97.5%。中国胎儿发育参考值的总Kappa 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86 和0.97,均高于其余4种参考范围,但是在23、28、40 孕周的约登指数偏低。在18~28 孕周,白种人群的胎儿发育参考范围更接近实际检测值。结论中国胎儿正常参考范围与本地胎儿头围发育状况最为接近,但不适用于所有孕周,建议重新建立适用于本地的胎儿头围正常参考范围。
    现场研究
    2006—2016年中国人群肺癌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曾路情,夏苏建,彭锐豪,韦薇
    2018, 44(5):  431-435.  doi:10.13217/j.scjpm.2018.0431
    摘要 ( 486 )   PDF (1442KB) ( 4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乳房自检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女大学生乳房保健意识和改善乳腺癌预防行为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苏州市5 所高校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乳房自检情况、健康信念模式等内容,对女大学生乳房自检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苏州市 5 所高校在校女大学生1 098 人,平均年龄(19.90±1.04)岁,以大学一、二年级为主,分别占45.6%、46.2%,以汉族(占98.9%)、医学专业(占60.3%)、苏北(江苏省内、长江以北地区)地区(占68.5%)大学生为主。乳腺癌筛查相关的健康信念模式得分中,从高到低依次是感知严重性、感知利益、感知易感性、自我效能、感知障碍。乳腺癌知识和危险因素得分分别为(3.52 ± 0.41)、(4.78 ± 2.27)分。女大学生乳房自检率为30.1%(330/1 098),每月自检率为8.8%(90/1 098)。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知易感性(OR=1.188)、自我效能(OR=1.598)得分越高、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OR=4.205)、乳腺癌知识来源于医护人员(OR=1.754)和女性朋友(OR=1.898)的女大学生乳房自检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女大学生乳房自检率偏低,应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普及乳腺癌知识,提高感知易感性和自我效能,提高乳腺癌预防意识和乳房自检率。
    扬州市江都区2008—2017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丁璐
    2018, 44(5):  436-438.  doi:10.13217/j.scjpm.2018.0436
    摘要 ( 340 )   PDF (1291KB) ( 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近10 年我国肺癌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探索合适的防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Cochrane 组织推荐的Meta 分析软件RevMan 5.3,对2006—2016 年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我国肺癌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30 篇文献,研究了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接触油烟、呼吸道疾病史、肺结核病史等10 个因素与中国人群肺癌之间的联系。各因素合并的OR 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OR=3.18;肺结核病史OR=3.13;呼吸道疾病史 OR=3.06;吸烟OR=2.77;精神因素OR=2.70;家族肿瘤史OR=2.25;被动吸烟OR=1.96;接触油烟 OR=1.57;饮酒OR=1.30;蔬菜摄入OR=0.39。研究的9 个危险因素和1 个保护因素的漏斗图形较为对称与集中,即研究的发表偏倚较小,Meta 分析结果较为可靠。结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肺结核病史、呼吸道疾病史、吸烟、精神因素、家族肿瘤史、被动吸烟、接触油烟、饮酒均是中国人群肺癌的危险因素,蔬菜摄入是中国人群肺癌的保护因素。
    龙岩市2005—2017年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分析
    阙金财,陈杰雄,廖文兰,郑禄祥
    2018, 44(5):  439-441.  doi:10.13217/j.scjpm.2018.0439
    摘要 ( 313 )   PDF (1203KB) ( 3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扬州市江都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7 年扬州市江都区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7 年扬州市江都区共报告甲类传染病1 种2 例、乙类传染病18 种14 034例,死亡76 例,年均发病率为131.65/10 万,年均死亡率为0.71/10 万,各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1)。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最高(61.82/10 万),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50.05/10万)、肠道传染病(18.32/10 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最低(1.46/10万)。发病率居前5 位的疾病依次为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淋病和痢疾。结论 扬州市江都区2008—2017 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严防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广西桂林市某县农村老年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特征分析
    黄玉满,杨继,陆武韬,邱祖标,黎志芬,蒋俊俊,梁桂强
    2018, 44(5):  442-445.  doi:10.13217/j.scjpm.2018.0442
    摘要 ( 357 )   PDF (1186KB) ( 2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龙岩市≥50 岁年龄段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特征,为制定该年龄段人群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龙岩市2005—2017 年报告的老年(≥50 岁)HIV/AIDS 病例信息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7 年龙岩市共报告 HIV/AIDS 病例 682 例,其中年龄≥50 岁的老年 HIV/AIDS 病例282 例,占41.35%;老年病例占比重由 2005 年的 27.27% 上升到 2017 年的5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HIV/AIDS 病例平均年龄为(63.09 ± 9.25)岁,其中以50~69 岁居多,占 74.47%(210/282);男性 220 例,女性 62 例,男女性别比为 3.55∶1。职业以农民工为主,占 66.31%,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72.28%;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占41.14%。病例以医疗机构发现为主,占 79.08%。感染途径以性接触感染为主,占 99.29%;其中经异性性接触感染占 96.45%,经同性性接触感染占2.84%。结论 2005—2017 年龙岩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呈增长态势,应采取适合于该人群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北京市海淀区2013—2017年人感染H7N9 禽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华伟玉,焦扬
    2018, 44(5):  446-448.  doi:10.13217/j.scjpm.2018.0446
    摘要 ( 254 )   PDF (1152KB) ( 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广西桂林市某县农村老年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相关行为情况,为有针对性开展老年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桂林市某县2 个乡镇 50 岁及以上的农村常住居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情况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及饮酒情况,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情况等;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3 006 名农村50 岁及以上老年人,其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35.1%;男性(46.8%)知晓率高于女性(27.6%),年龄<70 岁老年人(48.6%)的知晓率高于≥70 岁老年人(1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 006 名调查对象中,知道艾滋病检测地点的仅占21.1%,曾做过艾滋病检测的老年人占2.4%,老年人临时性行为的发生率为5.8%,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近半年81.5% 的老年人没有发生过性行为,而每月发生性行为1~4、≥5次的老年人分别占16.4%、2.1%;在556 名(占18.5%)近半年曾发生过性行为的老年人中,仅有4.3%每次发生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而高达83.5% 的老年人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桂林市某县农村老年人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高危行为发生率偏高,农村地区仍是艾滋病防治的薄弱地区,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倡安全性行为。
    2005—2017年东莞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卢志慧,饶丰,袁汝钊,卢志敏,陈光中
    2018, 44(5):  449-452.  doi:10.13217/j.scjpm.2018.0449
    摘要 ( 254 )   PDF (1310KB) ( 3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2005—2017 年东莞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7 年东莞市猩红热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7 年东莞市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1 680例,年均发病率为1.67/10 万。发病呈季节性特征,春季高峰(3—6 月)共报告811 例,占病例总数的 48.27%,秋季高峰(11 月至次年1 月)共报告508 例,占病例总数的30.24%。报告病例数最多的3 个镇街依次为南城街道(294 例,占17.5%)、清溪镇(216 例,占12.86%)、凤岗镇(183 例,占10.89%)。男性1 055 例,女性625 例,男女性别比为1.69∶1;病例主要集中在9 岁以下儿童,共报告1 594 例,占病例总数的94.88%;病例职业主要集中在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分别为708、540、393 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2.14%、32.14%、23.39%。结论2005—2017 年东莞市猩红热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9 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建议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控力度,有效降低发病率。
    广州市2015年流行性出血热抗体阴性样本病原谱分析
    张欢,张鲍欢,谈琦琪,周惠琼,吴德,彭志强
    2018, 44(5):  453-455.  doi:10.13217/j.scjpm.2018.0453
    摘要 ( 304 )   PDF (1321KB) ( 3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广州市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抗体检测阴性的血清样本的病原谱特征,为医疗机构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 年广州市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抗体检测阴性的血清样本进行登革病毒、恙虫病东方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等4 种病原体的筛查。登革病毒、钩端螺旋体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IgM/IgG 抗体检测分别采用捕获ELISA 法或双抗体夹心ELISA 法;恙虫病东方体IgM/IgG 抗体和核酸检测分别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巢式PCR 方法。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和显微镜凝集试验分别对登革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的ELISA 阳性结果进行确认试验。结果共收集193 份出血热阴性样本,登革病毒抗体阳性5 份,阳性率为2.59%;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3 份,阳性率为1.55%;恙虫病东方体抗体阳性15 份,阳性率为 7.77%,其中核酸阳性9 份,测序分型有4 个基因型(Karp 型、Kato 型、Gilliam 型、Kawasaki 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布尼亚病毒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登革病毒、恙虫病东方体和钩端螺旋体在广东省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未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实验室确诊病例。
    2005—2017年河源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高淑萍,朱海城,王海,刘惠珍
    2018, 44(5):  456-459.  doi:10.13217/j.scjpm.2018.0456
    摘要 ( 361 )   PDF (1166KB) ( 3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2005—2017 年河源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河源市 2005—2017 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上报的发生在河源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7 年河源市共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7 起,占全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72.50%;共报告病例3 623 例,平均罹患率为4.21%(3 623/86 015)。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75起,占86.21%。报告病种以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分别报告39、17、14 起,分别占 44.8%、19.5%、16.1%。以发生在小学最为常见,共报告56 起,占64.4%。 结论学校尤其是小学是河源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应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在高发季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把好学校防控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控制。
    江门市2013—201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陈阿群,陈茂余,叶秀华,周宏宇,韦志楠
    2018, 44(5):  460-462.  doi:10.13217/j.scjpm.2018.0460
    摘要 ( 414 )   PDF (1176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2013—2017 年江门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江门市 2013—2017 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 年江门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6 起,均为传染病疫情,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的46.15%(36/78)。共报告病例1 576 例,无死亡病例。报告起数最多为其他感染性腹泻,共报告22 起,占报告总数的61.11%。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分别占学校突发事件总数的36.11% 和27.77%。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高峰主要集中在12 月(13起)和11 月(6 起),分别占总起数的36.11% 和16.66%。结论学校是江门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且以肠道传染病疫情为主,今后应重点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与病原溯源
    温应铭,刘思超,邱斯平,刘佛青
    2018, 44(5):  463-465.  doi:10.13217/j.scjpm.2018.0463
    摘要 ( 325 )   PDF (1281KB) ( 3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查明食物中毒的原因,运用分子分型技术对菌株进行溯源分析。方法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惠东县1 起食物中毒事件中采集的剩余食物、患者呕吐物进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检测和鉴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菌株肠毒素,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共采集剩余食物10 份和患者呕吐物2 份,从4 份剩余食物和2 份呕吐物中均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6 株菌株经ELISA 检测均产A 型肠毒素(SEA);PFGE 分型结果显示,6 株菌株均为同一带型,属同一克隆株。结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产SEA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同一克隆株污染食物所引起。
    2005—2014年高密市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黄一峰,马瑞花,岳文,宫献升,谢珍,冷冠群
    2018, 44(5):  466-468.  doi:10.13217/j.scjpm.2018.0466
    摘要 ( 311 )   PDF (1158KB) ( 3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2005—2014 年高密市恶性肿瘤发病趋势,为恶性肿瘤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5—2014 年高密市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4 年高密市共报告恶性肿瘤 19 642 例,粗发病率为 226.90/10 万,标化发病率为150.20/10 万。男性12 216 例,粗发病率为282.79/10 万,标化发病率为183.47/10 万;女性7 426 例,粗发病率为171.23/10 万,标化发病率为116.80/10 万。以70~79 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1 026.98/10 万。发病率排在前5 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62.55/10 万)、胃癌(39.38/10 万)、肝癌(29.65/10 万)、结直肠肛门癌(14.84/10 万)和乳腺癌(14.17/10万)。结论 2005—2014 年高密市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和乳腺癌,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相关致癌因素,降低人群患癌风险。
    我国儿童家长对EV 71疫苗知晓率与接受率的Meta分析
    彭锐豪,曾路情,韦薇,徐昌圆,曹彦,陈唯,夏苏建
    2018, 44(5):  469-472.  doi:10.13217/j.scjpm.2018.0469
    摘要 ( 256 )   PDF (1266KB) ( 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应用Meta 分析探讨我国儿童家长对EV 71 疫苗的知晓情况和接种意愿,为预防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搜集2015—2017 年发表的有关我国儿童家长对 EV 71 疫苗知晓率及接受率的横断面研究,采用分析软件 RevMan 5.3 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22 篇(32 657 人),其中包含EV 71 疫苗的知晓率、认知率、接受率分别为17、7、17篇,经Meta 分析合并后结果显示,我国儿童家长对EV 71 疫苗的知晓率为39.82%(95%CI:27.53%~ 52.11%),对EV 71 疫苗的认知率为32.87%(95%CI:16.09%~49.65%)和对EV 71 疫苗的接受率为67.24%(95%CI:59.51%~74.97%)。结论我国儿童家长对EV 71 疫苗的知晓率及认知率较低,但对EV 71 疫苗的接受程度较高,大部分儿童家长有较高的接种意愿,故加强EV 71 疫苗的宣传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我国儿童家长对其知晓、认知和接受程度,更有利于EV 71 疫苗的推广,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2011—2017年江门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陈成连
    2018, 44(5):  473-476.  doi:10.13217/j.scjpm.2018.0473
    摘要 ( 297 )   PDF (1153KB)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江门市2011—2017 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 AEFI 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AEFI 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江门市 2011—2017 年报告的AEFI 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江门市2011—2017年共报告AEFI 病例1 072 例,报告发生率为9.07/10 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582 例,占54.29%;异常反应402 例,占37.50%;偶合症76 例,占7.09%;心因性反应6 例,占0.56%;不明原因6 例,占0.56%。男性639 例,女性433 例,男女性别比为1.48∶1。≤1 岁661 例,占61.66%;2~6 岁366 例,占34.14%;≥7岁45 例,占4.20%。AEFI 报告发生率居前3 位的疫苗分别为23 价肺炎疫苗(44.29/10 万剂次)、狂犬病疫苗(36.56/10 万剂次、麻风疫苗(28.14/10 万剂次)。临床诊断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占54.29%;其次为过敏性皮疹,占29.01%。AEFI 病例发生于接种后24 h 内的占89.65%。结论江门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敏感性较高,今后需进一步提高薄弱地区AEFI 监测敏感性和监测工作质量。
    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姚畅
    2018, 44(5):  477-479.  doi:10.13217/j.scjpm.2018.0477
    摘要 ( 338 )   PDF (1176KB) ( 2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调查厦门市湖里区湖里社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认知现状及预防接种态度,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辖区0~6 岁适龄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疫苗的作用及类型、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以及对部分二类疫苗的认知、接种意愿等,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对200 名在厦门市湖里区湖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的0~ 6 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女性128 人(占64.0%),年龄20~29 岁112 人(占56.0%),儿童母亲120 人(占60.0%),文化程度以大学本科或大专、高中或中专为主,共 158 人(占 79.0%),本市户籍 84 人(占42.0%),家庭人均月收入以2 000~4 999 元为主,占63.5%。全部预防接种知识共27 题,正确率为58.7%(3 169/5 400),其中不同性别调查对象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户籍、与儿童关系、家庭人均月收入的调查对象预防接种知识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结论该辖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正确率较低,应针对不同特征儿童家长制定不同的知识宣传策略,以提高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度。
    实验研究
    全自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6种有机氯和菊酯农药残留
    赵丽,张瑞雨,梁志坚,李文廷,农蕊瑜,师真
    2018, 44(5):  480-483.  doi:10.13217/j.scjpm.2018.0480
    摘要 ( 288 )   PDF (1181KB) ( 4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了生活饮用水中16 种有机氯农药和菊酯残留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MRM 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技术萃取生活饮用水中的16 种有机氯和菊酯农药残留,并对固相萃取柱、水样pH 值、洗脱溶剂种类与体积、洗脱流速等进行了优化。结果通过3 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在GC?MS?MRM 扫描模式下,方法的回收率范围为82.9% ~ 105.9%,精密度(RSD)为2.16% ~ 6.39%;相关系数 r 在0.990~0.999 之间,方法的检出限(LOD)范围为0.000 1~0.050 0 μg /L,定量限(LOQ)范围为0.000 3 ~ 0.150 0μg /L。结论该方法在样品前处理中有机溶剂使用量少,便于自动操作,检测结果准确,灵敏度高,能够应用于生活饮用水中多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进展
    陈子慧,蒋琦
    2018, 44(5):  484-487.  doi:10.13217/j.scjpm.2018.0484
    摘要 ( 255 )   PDF (1161KB) ( 8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卫生监督与卫生管理
    2014—2015年渭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魏惠琴,沈托,李通情,张系忠,刘玮,魏明敏,徐向明,王月皎,杨欢欢
    2018, 44(5):  488-491.  doi:10.13217/j.scjpm.2018.0488
    摘要 ( 322 )   PDF (1187KB) ( 2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渭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中的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4—2015 年《陕西省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对渭南市16 类食品进行10 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 结果2014—2015 年共检测426份样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87 株,总检出率为20.42%,其中霍乱弧菌检出率最高为20.59%(7/34),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5.00%(3/20)、金黄色葡萄球菌14.54%(41/282)。不同种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生畜肉检出率最高,为66.67%(20/30),其次为生禽肉 63.64%(14/22)、动物性淡水产品52.94%(9/17)。不同采样场所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便利/零售店检出率最高为32.91%(26/79),其次为小型餐馆25.00%(1/4)、街头摊档 25.00%(10/40)。散装食品的检出率(23.73%,84/354)高于预包装食品(4.17%, 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014—2015 年渭南市多种食品存在不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相关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2013—2017年开封市食品中铝含量监测结果分析
    郭文静,巩飚,杨如璞
    2018, 44(5):  492-494.  doi:10.13217/j.scjpm.2018.0492
    摘要 ( 310 )   PDF (1179KB) ( 2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2013—2017 年开封市食品中铝的污染状况,为有效开展居民健康饮食指导、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河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要求,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8 个市辖区的商店、农贸市场、大型饭店及街头摊点等地采集油条油饼、馒头、膨化食品、凉皮凉粉、粉丝粉条5 类食品,对其中铝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所监测的880 份样品中,铝含量总超标率为41.02 %,最高值为1 770.00 mg /kg,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270.23 和120.00 mg /kg。不同类别食品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其中以油条油饼超标率最高,达到64.67 %。各年铝含量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 年间油条油饼铝含量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采样环节的样品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封市市售食品中仍存在铝污染现象,特别是油条油饼中铝超标情况比较严重,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中含铝添加剂的使用,并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和监管。
    2015—2017年珠海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吴和岩,肖伟华,陆广智
    2018, 44(5):  495-497.  doi:10.13217/j.scjpm.2018.0495
    摘要 ( 296 )   PDF (1233KB)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珠海市2015—2017 年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加强该市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市布设监测点,分别于2015—2017 年每年的枯、丰水期对珠海市的市政供水和自建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进行采样监测,检测指标为常规指标加氨氮等33 项指标,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15—2017 年共监测水样 404 份,水质合格 323 份,水质总合格率为 79.95%。枯水期合格率为79.80%(162/203),丰水期合格率为 80.10%(161/2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厂水合格率为74.00%(74/100),末梢水合格率为 81.97%(200/244),二次供水合格率为 81.67%(4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市政设施供水合格率为91.97%(275/299),自建设施供水合格率为45.71%(48/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完全处理的水样合格率为91.15%(309/339),部分处理和未处理的水样合格率为20.00%(1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质单项指标不合格率较高的分别为菌落总数(8.91%)、总大肠菌群(8.17%)和肉眼可见物(6.19%)。结论2015—2017 年珠海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总体尚可,主要风险存在于自建集中式供水,主要风险指标为微生物指标,建议加强对自建集中式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曲靖市2015—2017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黄智文,钟晓,方双勇,何丽芳
    2018, 44(5):  498-500.  doi:10.13217/j.scjpm.2018.0498
    摘要 ( 327 )   PDF (1201KB)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曲靖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确保饮用水安全提供改进措施。方法2015—2017 年对曲靖市 9 个县(市、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建集中式供水网点的出厂水和末梢水,以及乡镇的集中式供水监测点进行随机采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1 450 份,合格770 份,总合格率为53.1%。理化指标、毒理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3 年总合格率分别为92.9%、95.7% 和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年共检测集中式供水水样744 份,合格661 份,合格率为88.8%;共检测分散式供水水样706 份,合格109 份,合格率为15.4%;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高于分散式供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格率较低的指标为菌落总数(57.8%)、总大肠菌群(59.4%)、耐热大肠菌群(61.3%)、大肠埃希菌(61.5%)。结论微生物超标是影响曲靖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因素,必须尽快加以改善,提高饮用水卫生质量,确保饮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