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8, Vol. 44 ›› Issue (2): 187-190.doi: 10.13217/j.scjpm.2018.187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社会角色引导干预法控制亚临床抑郁障碍病情发展的有效性探究

肖春风,朱学明,王远,周鸿影,高亚伦,杨军韦,王翠翠   

  1.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 收稿日期:2017-08-10 修回日期:2017-08-10 出版日期:2018-04-28 发布日期:2018-05-08
  • 通讯作者: 王翠翠 E-mail:525180278@qq.com
  • 作者简介:肖春风(1995—),男,大学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role-oriented early intervention in treating subclinical depressive disorder

XIAO Chun-feng, ZHU Xue-ming, WANG Yuan, et al   

  • Received:2017-08-10 Revised:2017-08-10 Online:2018-04-28 Published:2018-05-08

摘要: 目的验证社会角色引导干预法在控制亚临床抑郁障碍病情发展的有效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设置2轮独立筛查,分别使用抑郁量表(CES-D)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对齐齐哈尔市3所高校中社会角色偏离自评分值≥2分的亚临床抑郁障碍大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问卷调查;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社会角色引导干预,对照组接受无目的性的摄入性会谈,每2周对研究对象进行1次量表测量和口头谈话,对各阶段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96人,其中男生113人(占57.7%),女生83人(占42.3%),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在第4、6、8周的HAMD17测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0周的HAMD17测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干预效果分析显示,试验组有效率为85.7%(84/98),对照组有效率为75.0%(7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会角色引导干预法可有效控制早期抑郁障碍病情进展,可作为用于预防和控制抑郁障碍的新型心理干预办法。

中图分类号: 

  • R749.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