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小艺,陈潇潇,许圆圆,等.男男性行为者与年长男性性伴之间性行为及HIV感染的现况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6):61-64. [2]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Adolescents under the radar in the Asia-Pacific AIDS Response[EB/OL]. (2016-05-24)[2018-04-28].https://ideas.repec.org/p/ess/wpaper/id7803.html. [3] 吴尊友. 我国学校艾滋病防控形势及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04-1605. [4] 赵川,王容,李毅,等.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及血浆病毒载量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8):2741-2745. [5] 刘梅艳,张宏,林春仲,等.2016、2017年福州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与感染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8,24(5):359-361. [6] 葛锐,罗建勇,罗明宇,等.嘉兴市15~24岁青少年HIV病例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4):576-578. [7] 袁天义,薛秀娟,贾雪娇.2014—2015年许昌市男男同性恋者HIV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2017,28(7):525-526. [8] 刘凤仁,龙清平,黄飞雁,等. 2014—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男男同性传播HIV人群HIV检测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8):971-974. [9] 李积平,樊明,娄玛丽.2016年青海省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3):336-339. [10] 徐大叶,张笑,朱晓露.江苏省连云港市2014—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0,36(3):226-229. [11] 周信娟,沈智勇,阮玉华,等.经母婴传播艾滋病患者生存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7):964-967. [12] 汪玲琴,蒋忠胜,蒙达礼,等.柳州市接受HARRT艾滋病患者随访8年的生存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1):2053-2057. [13] 李洋,王娟,贺淑芳,等.北京市1995—2015年艾滋病病例诊断后生存时间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11):1509-1513. [14] 叶振淼,王大勇,赵丽娜,等.温州市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1):1356-1359. [15] 景兴科,杨海峰.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17,43(3):206-210. [16] 黄敏,王德辉,侯雪芹,等. 2007—2018年广元市男男同性传播艾滋病现况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12):1431-1434. [17] 王凤英,唐慧玲.金华市男男性行为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12):1633-1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