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2, Vol. 48 ›› Issue (3): 333-336.doi: 10.12183/j.scjpm.2022.0333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2020年2 126例心律失常住院病例特征及预后研究

王玉娟, 李新, 刘敏, 梁淑红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 100020
  • 收稿日期:2021-06-25 出版日期:2022-03-20 发布日期:2022-04-27
  • 作者简介:王玉娟(1977—),女,大学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心内科相关护理

  • Received:2021-06-25 Online:2022-03-20 Published:2022-04-27

摘要: 目的 分析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特征及其预后,为该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市某医院心律失常住院的成年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疾病分类(以病历资料中记录结果为准,包括激动起源异常情况及心率失常情况)及预后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市某医院心律失常住院的成年患者2 126例,2018年654例,2019年688例,2020年784例,病例数逐年增加。男女性别比为1.3∶1,年龄42~81岁,以60~81岁所占比例最高,为71.59%,就诊时间以8:00~12:59时所占比例较高,为35.75%。疾病分类中激动起源异常情况以激动起源异常为主,占56.91%,心率失常以快速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较高,为57.29%。不同年龄和心率失常情况不同的患者在不同年份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性别和激动起源异常情况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激动起源异常情况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心率失常情况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 126例心律失常住院患者中好转出院2 010例,转院70例,死亡46例。2020年好转出院患者比例显著升高,年份、年龄、激动起源异常情况及心率失常情况不同的心律失常住院患者预后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心律失常住院患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好转出院患者增加。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发病特点存在差异,掌握疾病发病特点有利于整合工作,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健康危害。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住院, 疾病谱, 病例特征

中图分类号: 

  • R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