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HO.Varicella vaccines[J].WHO Position Paper,1998,73(23):241-248.
[2]许青,徐爱强.我国水痘流行病学分析与水痘疫苗免疫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10):1093-1098.
[3]王长双,路明霞,马雅婷,等.河南省2008―2012年学校及托幼机构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O14,22(1):74-76.
[4]徐佳薇,王青,匡珊珊.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流行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5,31(5):339-342.
[5]金飒,孙国运,邱明,等.湖北省孝感市2009―2012年水痘流行特征分析[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20(2):130-132,135.
[6]王哲,李克莉,孟祥鹏,等.山东省2007―2009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17(1):10-12.
[7]叶雯婧,章灿明,陈彩粼,等.福建省2011―2013年水痘流行特征及免疫关联性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4):287-291.
[8]闰乐,郭雪,卢丽彬.北京市怀柔区2010―2014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39(6):723-726.
[9]刘汉昭,赵希畅,肖绍坦.上海市浦东新区2009―2010年水痘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9):853-855.
[10]杨绍基.传染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4-67.
[11]疏俊,郑慧贞,吴承刚,等.2005―2010年广东省水痘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10):770-774.
[12]徐敏钢,黄瑾,汤素文,等.水痘疫苗接种儿童水痘IgG水平的横断面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1,23(3):9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