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R].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2-123. [2]WangSY,LiYH,ChiGB,etal.Injury-relatedfatalitiesinChina:anunder-recognizedpublic-healthproblem[J].Lancet,2008,372(9651):1765-1773. [3]杨婕,周金意,覃玉等.江苏省2003—2005年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水平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1):1115-1118. [4]王黎君,胡楠,万霞等.1991―2005年中国人群伤害死亡状况与变化趋势[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4):309-313. [5]吴萍,唐岩.2008―2012年沈北新区农村居民伤害死亡状况及趋势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5):638-640. [6]邵颖,杨励励.2009―2013年锦州市城区居民伤害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11):876-878. [7]赵清水,张子龙,黄少平.北京市房山区1976―2010年居民伤害死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1):123-124. [8]颜玮,朱丽萍,李艾等.江西省18~59岁成人跌伤流行情况及社会经济负担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5):541-545. [9]郑杨,韩明,蔡任之等.1991―2013年上海市老年人意外跌落死亡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8):1359-1362,1385. [10]张益霞,叶红兵,孙良先等.贵州省2008―2012年全国疾病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原因及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8):1522-1524,1529. [11]柴寿金,孙慧,惠建文.2013年青岛市市北区伤害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9):709-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