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汪华,阚飙,方肇寅,等.WS 271—2007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
[2]王鑫.2010—2014年我国感染性腹泻病原流行特征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
[3]杨芬,孙立梅,郭丽丽,等.广东省2013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15,41(3):233-237.
[4]陈晨,高永军,丁凡,等.2005—2012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监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695-697.
[5]刘雅琼,廖雪春,袁伟,等.2012—2016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7,15(3):152-155.
[6]华伟玉,赵振,李洋,等.2011—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7,32(7):577-581.
[7]史伟,徐艺,刘杨,等.2006—2015年陕西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8(4):544-548.
[8]刘晓玲,陈青山,吴泰顺.2010—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1):120-123.
[9]马钰,王大虎,汪慧,等.2011—2015年广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7,33(1):5-8.
[10]陈恩晃.2014年鹤山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7):104-107.
[11]莫建军,居昱.广西2009—2011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0):1258-1260.
[12]程扶雪,汪海.山区县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9,7(1):20-22.
[13]李俊,宋灿磊.2014—2016年上海市金山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J].职业与健康,2018,34(2):225-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