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菡,刘宇鸽,李国伟,等.广东省1990—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 28(3S):263-264. [2]何剑峰,康敏,李灵辉,等.广东省人群狂犬病暴露及其与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 30(5):532-533. [3]刘雪梅,梁立环,薛妙钦.惠州市2006—2007年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结果[J].实用预防医学,2009, 16(1):102-103. [4]左志刚,叶俊锋.东莞市茶山镇7 516例狂犬病暴露情况及防治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 19(4):539-540. [5]吴戈,吴登科,全李涛,等. 湘西自治州2008—2011年狂犬病监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 19(6):855-857. [6]王真行. WHO关于狂犬病疫苗的意见书[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用品分册, 2002, 25:245-248. [7]宋淼,唐青,许真,等. 中国2005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 (11): 956-959. [8]尹翠萍,周航,吴慧,等. 2010年中国狂犬病疫情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 25(6): 434-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