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EB/OL].[2017-03-02] .http://www.xszz.cee.edu.cn/index.php/sousuo.html.
[2] 化磊,贾红果,陈学宁.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6,90(12):92-94.
[3] 丁澍,刘芬,缪柏其,等.心理健康状态对大学成绩影响的统计分析—基于某高校UPI调查结果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7,47(9):762–769.
[4] 陈熔宁,赵静波,赵久波.广州某高校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及自杀倾向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18):2844-2846.
[5] 邵姚君,姚应水,陈燕,等.基于SCL-90 量表对医学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0):108-110.
[6] 王伟. 少数民族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研究定性及定量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3(20):62-63.
[7] 杨新国,寇毛蕊,韦春丽,等.大学新生UPI与SCL-90测查结果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8,206(4):141-144.
[8] 陈树,马娟,朱金富.某高职院校新生UPI与SCL-90测查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4):523-526.
[9] 胡春红. 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多重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87-89.
[10] 罗伏生,沈丹,张珊明,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3):272-274.
[11] 刘阳. 广西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2):300-301.
[12] 林静,涂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8(2):225-228.
[13] 梁艳,胡晓斌,杜珊,等.兰州市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0):1492-1494.
[14] 马玉萍. 基于SCL-90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西部5所职业学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3(1):159-161.
[15] 徐国成.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8,1(6):140-144.
[16] 张小悦,方鸿志.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2) : 183-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