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爽,张巍巍,李颖,等. 一起由产气荚膜梭菌和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共感染导致的聚集性腹泻事件病原学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1,37(2):183-187. [2] 吴克,王娟,杨增岐. 动物源产气荚膜梭菌致病因子和耐药性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杂志,2024,60(3):84-89.
 [3] 冀国强,李颖,张爽,等. 一起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实验室检测分析[J]. 疾病监测,2020,35(6):547-551.
 [4] 郑艳敏,滕臣刚,韩迪,等. 一起产气荚膜梭菌引发校园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校医,2022,36(8):568-570,602.
 [5] 陈懿,陈姹吟,郑树英,等. 宁波市鄞州区食源性腹泻患者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情况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2024,31(6):759-762.
 [6] 张莉,代华,简洁,等. 贵州省一起产气荚膜梭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及病原体溯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4,36(5):557-563.
 [7] 赵凤玲,高翔,邹林,等. 2022年北京市一起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病原学分析[J]. 疾病监测,2024,39(3):382-387.
 [8] 邓建凯,蔡建泽,陈秀媚,等. 2020—2023年浙江省某三甲医院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2024,30(4):305-309.
 [9] 范学政,李文平,秦玉明,等. 产气荚膜梭菌及其公共卫生危害[J]. 中国兽药杂志,2021,55(9):57-64.
 [10] 程春荣,周鹏,戴蕾,等. 一起疑似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实验室检测分析[J]. 疾病监测,2022,37(8):1124-1127.
 [11] 毛双双,陈小凤,何九宏,等. 两起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检测与分析[J]. 实验室检测,2024,2(3):112-116.
 [12] 吕婷婷,崔永彪,杨卫红,等. 德州市某学校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调查分析[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25,40(1):18-21.
 [13] 吴雨晨,韩海红,宗雯琦,等. 2010—2020年中国大陆由外卖送餐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2):278-282.
 [14] 陈懿,陈姹吟,郑树英,等. 宁波市鄞州区食源性腹泻患者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情况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2024,31(6):759-762.
 [15] 王建东,王景松,王健霖,等. 产气荚膜梭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甘肃畜牧兽医,2023,53(6):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