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预防医学会. 死因监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T/BPMA 13—2024)[J]. 首都公共卫生,2024,18(5):257-261. [2] 李永江,梁俊卿. SPSS应用教程[M]. 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20. [3] 祁冰洁,曾晶,胥馨尹,等. 2019—2022年四川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23,50(24):4429-4433,4445. [4] 何燕,廖江,魏咏兰. 2013—2014年成都市死因监测漏报调查[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33(10):1007-1010. [5] 魏二妞,王宏伟,王鑫,等. 2019—2022年山西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4,32(11):853-856. [6] 赵军,颜玮,刘杰,等. 2015—2017年江西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亡漏报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160-163. [7] 李文静,毋丹丹,赵国栋,等. 2018—2020年西安市死因监测漏报调查[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4(5):830-835. [8] 王莹,张军,刘守钦,等. 捕获-再捕获方法在济南市死因漏报调查中的应用[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4):659-662. [9] 邢秀雅,陈叶纪,刘志荣,等. 安徽省全国疾病监测点2013—2014年死因监测漏报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17,33(7):1101-1104. [10] 谈敦芳. 2015—2020年北京市某区死因监测漏报调查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2,36(11):42-44. [11] 陈平平,刘德彬,唐霞,等. 某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漏报调查及死因监测质量评价[J].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8):955-959. [12] 朱丹玲,马健,廖慧霞,等. 深圳市福田区2015—2018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变化趋势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9,43(5):533-534. [13] 王维华,邱琳,飒日娜,等. 2015—2018年陕西省死因监测网报病例来源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2):2132-2135. [14] 林绍良,梁大艳,徐建美,等. 2012—2021年肇庆市死因监测点糖尿病死亡及早死概率趋势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24,50(9):860-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