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5, Vol. 51 ›› Issue (7): 709-714.doi: 10.12183/j.scjpm.2025.0709
高风华, 李源, 边文建, 孔祥达
GAO Fenghua, LI Yuan, BIAN Wenjian, KONG Xiangda
摘要: 目的 分析2005—2023年淄博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发现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05—2023年淄博市肺结核患者病案相关信息,包括人口基本特征、诊断结果、治疗分类、患者来源、首诊断地区、登记时间,以及本次症状出现日期、首诊日期和确诊日期等。患者发现延误率年度变化趋势采用曲线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因素的组间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23年淄博市登记的24 792例肺结核患者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为40(20,77)d,主要由就诊时间间隔构成(76.95%),年均发现延误率65.87%,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Cubic回归:R2=0.787,F=18.501,P<0.001),2020年后逐年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5~<65岁年龄组(OR=1.115)、农(牧、渔)民(工)(OR=1.412)、工人(OR=1.299)、无业(离退)人群(含学龄前儿童)(OR=1.581)、追踪来源(OR=2.677)、本区县(OR=1.360)和其他区县(OR=2.208)、初治(OR=1.290)和病原学阳性(OR=1.086)是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危险因素;年龄<45岁(OR=0.839、0.879)、患者来源为健康体检(OR=0.177)、主动筛查(OR=0.328)、推介(OR=0.632)和转诊(OR=0.757)为患者发现延误的保护因素。结论 淄博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情况普遍且较为严重,就诊延误是主要原因,亟需在全市范围内尤其针对重点人群强化健康教育与主动发现等措施,提高就诊意识,缩短发现时间间隔,降低发现延误。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