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5, Vol. 41 ›› Issue (1): 93-95.doi: 10.13217/j.scjpm.2015.0093
刘振华,朱文光,梁炼华,李卓强
摘要: 目的了解鹤山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为政府及水务部门完善改水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每年《广东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要求,2008—2011年每年各设置20个监测点,2012年增加10个监测点,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各监测点进行采样检测,并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2008—2012年5年来共监测393份水样,合格193份,平均合格率为49.11%,各年度的合格率在36.49%~60.81%之间。5年间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总合格率分别为45.73%、52.58%,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总合格率分别为49.14%、49.08%。5年间完全处理和不完全处理方式的合格率分别为65.35%、41.35%,不同水质处理方式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年监测供水工程中,以山溪水为主要水源,占47.50%(19/40);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最低,其中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均为76.84%(302/393);其次是一般化学指标,p H合格率为78.37%(308/393);感官指标中,肉眼可见物合格率最低,为78.88%(310/393)。结论鹤山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微生物指标、感官指标、p H、铁、锰是影响鹤山市水质合格的主要指标,要加强供水工程的改造和卫生管理,完善水质处理工艺和消毒措施。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