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3, Vol. 39 ›› Issue (1): 38-40.doi: 10.13217/j.scjpm.2013.01.038

• 流行病学研究与调查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0—2011年惠州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刘燕, 曾健君, 方巧云, 杨剑英   

  1. 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3
  • 收稿日期:2012-08-20 出版日期:2013-02-20 发布日期:2013-12-13
  • 作者简介:刘燕(1980—),女,大学本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

Analysis of pathogenic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influenza in Huizhou City, 2010-2011

LIU Yan, ZENG Jian-jun, FANG Qiao-yun, YANG Jian-ying   

  • Received:2012-08-20 Online:2013-02-20 Published:2013-12-13

摘要: 目的 了解惠州市2010—2011年流感病毒的变异、变化及流行规律,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采集惠州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样本,先采用RT-PCR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阳性的样本再用常规狗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法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毒株鉴定。结果 2010年共检测634份ILI咽拭子样本,检出阳性105份,阳性率为16.5%,其中A型H3N2 26份、新甲型H1N1 23份、B型56份;从105份阳性样本中分离出13株流感病毒株,分离率为12.3%,其中B型毒株8株、A型H3N2毒株5株。2011年共检测487份样本,检出阳性91份,阳性率为19.9%,其中A型H3N2 5份、新甲型H1N1 37份、B型49份;从91份阳性样本中分离出40株流感病毒株,分离率为43.9%,其中新甲型H1N1 21株、B型19株。结论 2010—2011年惠州市流感病毒株的流行每年都发生型别的变化;RT-PCR检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但细胞分离法仍是实验室诊断和监测流感的金标准。

中图分类号: 

  • R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