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16, Vol. 42 ›› Issue (6): 571-573.doi: 10.13217/j.scjpm.2016.0571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05―2015年宜昌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蒋静1,李凯杰2,程波3,刘继恒1,张皓1,贺圆圆1   

  1. 1.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3;2.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 收稿日期:2016-05-08 修回日期:2016-05-08 出版日期:2017-01-10 发布日期:2017-01-11
  • 作者简介:蒋静(1981―),女,硕士研究生,主管医师,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 基金资助:
    三峡大学2012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KJ2012A033)

Epidemic situation of imported malariacases in Yichang City, 2005—2015

JIANG Jing, LI Kai-jie, CHENG Bo, et al   

  • Received:2016-05-08 Revised:2016-05-08 Online:2017-01-10 Published:2017-01-11

摘要: 目的分析宜昌市2005―2015年输入性疟疾疫情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5―2015年宜昌市疟疾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5年全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108例,分别来自非洲、东南亚地区的19个国家,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24/10万。全市12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西陵区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60.19%(65/108)。男性107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49岁年龄组,共报告80例,占总病例数的74.07%;职业分布以工人发病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55.56%。108例病例中,临床诊断病例(未分型)5例,实验室确诊病例103例,其中间日疟67例、恶性疟34例、卵形疟1例、恶性疟和卵形疟混合感染1例。结论宜昌市输入性疟疾流行形势严峻,需进一步联防联控,加强对重点人群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测,降低疟疾继发性传播的风险。

中图分类号: 

  • R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