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1, Vol. 47 ›› Issue (12): 1581-1584.doi: 10.12183/j.scjpm.2021.1581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2020年深圳市南山区学龄前儿童伤害监测病例分析

陈奕伶1,2, 龚家辉1, 钟旋1, 李燕妮1, 彭晓琳1, 赵丹1   

  1. 1.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广东 深圳 518054;
    2.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收稿日期:2021-05-12 出版日期:2021-12-20 发布日期:2022-01-18
  • 通讯作者: 赵丹,E-mail:xiaodan16320@163.com
  • 作者简介:陈奕伶(1997—),女,大学本科在读,专业方向:统计学(生物统计方向)

  • Received:2021-05-12 Online:2021-12-20 Published:2022-01-18

摘要: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深圳市南山区学龄前儿童伤害监测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儿童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伤害监测信息管理平台收集的学龄前儿童伤害病例数据,分析伤害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6—2020年共报告学龄前儿童伤害患者29β328例,平均年龄(2.63±1.52)岁,男女性别比为1.49∶1,以非故意伤害为主(99.86%),且多为轻度伤害(94.46%)。伤害发生年龄集中在1~<3岁(41.75%)。伤害多发于第四季度(27.32%)、一天中的16:00~20:00时(46.39%)较多。跌倒/坠落是伤害发生的首因(68.10%),其构成比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1)。发生地点以家中(67.85%)、公路/街道(13.33%)、公共居住场所(8.47%)为主,并随年龄的增长,伤害发生在家中的比例逐渐减少,发生在公路/街道的比例逐渐增加(均P<0.01)。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90.23%)。伤害性质多为挫伤/擦伤(51.31%),其次为锐器伤/咬伤/开放伤(26.64%),其比例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P<0.01)。伤害部位以头部(44.29%)为主。结论 跌倒/坠落是造成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主因,应根据年龄特征对学龄前儿童采取有效伤害预防措施。

关键词: 伤害, 学龄前儿童, 监测

中图分类号: 

  • R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