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9):833-85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21(20):1-2. [3] 吴超群,李希,路甲鹏,等.中国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报告[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1):4-1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0. [5] 曹文君,郭颖,平卫伟,等.HPLP-II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的研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3):286-289. [6]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编写联合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1):13-35. [7] 张运,张澄,徐铭俊,等. 努力实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精准预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9):851-855. [8] 王金霞,高彬,钱平平,等.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心血管病早期筛查试点区为例[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0,37(1):54-58. [9] Yercin MO, Miguel SS, Armaza AX, et al.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using the WHO STEPS approach in Cochabamba, Bolivia[J]. BMC Public Health, 2020, 19(1):786. [10] Guadamuz JS, Durazo-Arvizu RA, Daviglus ML, et al.Immigration status and disparities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the hispanic community health study/study of latinos (Visit 2, 2014-2017)[J]. Ame J Public Health, 2020, 110(9):e1-e8. [11] 黄剑辉,黄若刚,段佳丽,等. 《2018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概述[J]. 首都公共卫生,2020,14(5):230-232. [12] 马爱娟,姜莹莹,周脉耕,等.北京市人群心血管健康水平现状调查[J].疾病监测,2020,35(5):375-380. [13] 于跃,扎西宗吉,白国霞,等. 西藏地区城乡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危险因素[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25(1):117-120. [14] 徐艳,熊小玲,刘杰,等.江西省城乡居民心血管病高危因素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20,36(1):66-69. [15] 党爱民. 女性心血管疾病特征与研究现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23(6):561-563. [16] 高彬,钱平平,赵安平,等. “心血管病早期筛查试点区”不同性别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12):956-960. [17] 王清霞,张光明. 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0):2277-2280. [18] 孙洁,周卫红,顾天伟,等.南京鼓楼医院体检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及其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关联研究[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37(1):39-44. [19] 庞元捷,余灿清,郭彧,等.中国成年人行为生活方式与主要慢性病的关联——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证据[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3):369-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