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3, Vol. 49 ›› Issue (6): 747-750.doi: 10.12183/j.scjpm.2023.0747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高桂玲, 钱婧娴, 姚霞菁, 姚春霞   

  1. 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620
  • 收稿日期:2022-07-14 出版日期:2023-06-20 发布日期:2023-08-28
  • 通讯作者: 姚春霞,E-mail: yaochunxia1@126.com
  • 作者简介:高桂玲(1982—),女,硕士研究生,主管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防制工作
  • 基金资助:
    上海市松江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K2019A10)

  • Received:2022-07-14 Online:2023-06-20 Published:2023-08-28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流行特征和临床症状与体征特点,为猩红热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疫情进行描述分析,采用季节指数法分析猩红热时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7—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年均发病率18.59/10万,2017年发病率最高为34.83/10万,2020年发病率最低为4.46/10万;2017—2021年猩红热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季节指数分析显示猩红热在每年4—6月、11月至次年1月呈现2个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3~10岁,占94.77%;职业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4.83%。猩红热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发热及全身弥漫性红疹症状最多见,分别占73.44%、82.67%。结论 2017—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发病水平呈下降趋势,猩红热的防控应在流行季节重点关注人口密集的街道/镇的托幼机构和小学等集体单位,做好传染病监测与宣教,同时提高学校保健人员对猩红热常见症状的鉴别水平。

关键词: 猩红热, 流行病学, 季节指数法, 呼吸道传染病

中图分类号: 

  • R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