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3, Vol. 49 ›› Issue (3): 382-385.doi: 10.12183/j.scjpm.2023.0382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监测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梁玉凤1,2, 方苓2, 徐静2, 李彩霞2, 周惠琼2, 柯昌文1,2   

  1. 1.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2.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站
  • 收稿日期:2022-10-08 出版日期:2023-03-20 发布日期:2023-06-14
  • 通讯作者: 柯昌文,E‐mail:kecw1965@aliyun.com
  • 作者简介:梁玉凤(1997—),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病原微生物;方苓(1974—),女,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病毒性腹泻病原学检测与研究;梁玉凤和方苓同为第一作者
  •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7ZX10103011-004);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8B020207013);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A2020052)

  • Received:2022-10-08 Online:2023-03-20 Published:2023-06-14

摘要: 目的 了解2020年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广东省2020年1—12月感染性腹泻监测数据及粪便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样本中的诺如病毒,筛选出诺如病毒阳性样本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序列拼接处理后对其进行分型分析,同时对病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20年1—12月共收集到广东省23家哨点医院感染性腹泻样本1 415份,诺如病毒检出率为22.05%(312/1 415)。不同月份及季度的诺如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第4季度检出率最高,为44.16%(174/394),第2季度检出率最低,为8.64%(31/359)。不同地区、性别的感染性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间的诺如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分型分析表明2020年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由诺如病毒GII型引起,占81.73%,其中以GII.2[P16]和GII.4[P31]为主,分别占70.47%、12.08%。结论 诺如病毒是引起广东省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不同季度的诺如病毒流行型别有变化,GII.2[P16]逐渐成为2020年广东省诺如病毒优势型别。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感染性腹泻, 基因型, 分子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 R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