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3, Vol. 49 ›› Issue (6): 788-792.doi: 10.12183/j.scjpm.2023.0788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2021年深圳市坪山区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邱苡淇1, 刘旭玲1, 陈伟文2, 张彩娟2, 罗艳2, 吴崧霖2, 梁祖欣1, 刘滢芳1, 张宝1, 沈晨光1, 万成松1, 赵卫1   

  1. 1.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BSL-3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515;
    2.深圳市坪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收稿日期:2022-09-14 出版日期:2023-06-20 发布日期:2023-08-28
  • 通讯作者: 赵卫,E-mail: zhaowei@smu.edu.cn
  • 作者简介:邱苡淇(1998—),女,大学本科,医师, 研究方向:流行病学
  • 基金资助: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21A1515220017,2021B1212030014); 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1803040006,202102100001); 阳江市科技攻关项目(2019010)

  • Received:2022-09-14 Online:2023-06-20 Published:2023-08-28

摘要: 目的 分析2018—2021年深圳市坪山区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坪山区乙类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18—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乙类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结合2021年深圳市坪山区统计局的深圳市统计年鉴和第七次人口统计数据,分析坪山区乙类传染病流行现状。结果 2018—2021年深圳市坪山区共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4 187例,年平均发病率199.69/10万,年报告发病率为182.49 /10万~222.98 /10万,呈上升趋势(P<0.01)。男性平均发病率(249.83/10万)高于女性(123.98/10万)(P<0.01);≥60岁人群平均发病率最高,为309.35/10万。高发职业为家务及待业1 736例(41.46%)。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病例数平均占比最高,为75.88%。发病顺位居前4位的病种每年均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和梅毒。结论 2018—2021年坪山区乙类传染病疫情总体趋势上升,血源与性传播疾病是坪山区目前较为严重的乙类传染病,男性高发,应对15~59岁人群和家务及待业人群加强传染病监测和卫生知识宣传。

关键词: 乙类传染病, 发病率,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 R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