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3, Vol. 49 ›› Issue (12): 1584-1588.doi: 10.12183/j.scjpm.2023.1584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梁家宝, 周晓莹, 杨结贞   

  1. 广州市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 收稿日期:2023-08-24 出版日期:2023-12-20 发布日期:2024-02-05
  • 作者简介:梁家宝(1987—),男,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精神、心理疾病治疗
  • 基金资助:
    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2021-Z04-031)

  • Received:2023-08-24 Online:2023-12-20 Published:2024-02-05

摘要: 目的 调查并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发病危险因素,并构建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022年1—12月在广州市某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诊治的10~18岁NSSI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1∶1的设计原则,在病例所在学校相同班级中招募性别相同、学习成绩大致相当的同学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2组青少年一般资料、生理因素及进行量表评估,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青少年NSSI发病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构建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校准曲线分析并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纳入病例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人,2组10~18岁青少年人格特征-神经质、人格特征-外倾性、心理弹性、焦虑、抑郁、心境障碍、社会支持、校园欺凌、家庭环境、家庭亲密度、负性生活事件情况、童年创伤经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D-RISC评分(OR=0.882)、SAS评分(OR=1.121)、SSSA评分(OR=0.871)、FES-F评分(OR=0.889)、FACESII-CV评分(OR=0.907)、ASLEC评分(OR=3.679)、ACE-IQ评分(OR=1.134)为青少年NSSI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心理弹性、焦虑、社会支持、家庭环境、家庭亲密度、负性生活事件、童年创伤经历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806、0.717、0.663、0.816、0.794、0.727、0.880、0.976。结论 青少年NSSI发病涉及因素众多,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青少年NSSI发病有良好预测价值。

关键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 

  • R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