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4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3-12-20
    论著
    邯郸市成年居民筛查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寻志杰, 王依宁, 高翔
    2023, 49(12):  1484-1488.  doi:10.12183/j.scjpm.2023.1484
    摘要 ( 62 )   PDF (1236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邯郸市常住成年居民甲状腺疾病的检出情况,并分析该地区人群甲状腺疾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当地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1—12月选择邯郸市2个区和2个县,对抽中区县再分别随机抽取2个街道(村),在抽中的街道(村)中招募当地常住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及甲状腺超声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居民的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甲状腺疾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2 700名邯郸市常住居民,共有1 035例筛查出甲状腺疾病,患病率38.52%,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1.34%)、甲状腺功能减退(1.53%)、地方性甲状腺肿(2.05%)及甲状腺结节性病变(33.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562)、年龄(OR=1.035)、超重(OR=2.700)、肥胖(OR=3.541)、睡眠时间(OR=2.296)、吸烟(OR=1.454)、食用盐情况(加碘盐OR=1.891、无碘盐与加碘盐均食用OR=1.735)、经常食用高碘食物(OR=2.303)、血压异常(OR=1.933)、血脂异常(OR=1.850)、尿碘水平(碘不足OR=1.853、碘过量OR=1.718)、甲状腺疾病家族史(OR=2.499)是邯郸市成年居民甲状腺疾病检出的影响因素。结论 邯郸市常住居民甲状腺疾病检出率较高,其中以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为主;由于甲状腺疾病多缺乏自觉症状且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社区居民需重视甲状腺超声及甲状腺功能筛查,以有效预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沧州地区5~12岁儿童遗尿症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刘宝环, 赵晓华, 房建兆, 王红岩, 黄少泽, 回娟, 王荣, 李冠慧
    2023, 49(12):  1489-1493.  doi:10.12183/j.scjpm.2023.1489
    摘要 ( 35 )   PDF (1240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沧州地区5~12岁儿童遗尿症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抽取沧州地区5~12岁儿童及其监护人,通过问卷方式对儿童遗尿症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发生遗尿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 054份,其中符合遗尿症诊断标准的儿童为181例,遗尿症患病率为5.93%。181例遗尿症的儿童就诊率为17.68%(32/1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2.399)、年龄(OR=2.487、2.252)、家庭年收入(OR=1.398、1.523)、家庭儿童人数(OR=1.303、1.972)、遗尿症家族史(OR=1.456)、尿路感染史(OR=3.546)、便秘(OR=2.268)、膀胱功能异常(OR=1.777)、注意缺陷多动障碍(OR=3.762)、睡眠呼吸障碍(OR=1.605)及睡前水分摄入多(OR=2.881)是5~12岁儿童出现遗尿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5~12岁儿童检出遗尿症的比例较高,且该地区遗尿症儿童就诊率较低,该疾病与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及合并症等诸多因素有关,应组织宣传活动,开展有关公众教育,提高家长对遗尿症的重视,倡导及时诊断及早期治疗。
    安徽地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行为改善现状及其对血压控制达标影响因素研究
    余荣, 王丽, 王腊荣, 叶婵娟, 雍群, 韩玉, 姚岚, 王华
    2023, 49(12):  1494-1497.  doi:10.12183/j.scjpm.2023.1494
    摘要 ( 33 )   PDF (1285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行为改善现状并分析其对血压控制达标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安徽地区4家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行为改善得分评估患者健康相关行为改善情况,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膳食情况、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按医嘱服药、心理状况等基本资料,并对其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健康相关行为改善情况及血压控制达标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健康相关行为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有效样本1 986例,男1 265例,女721例,年龄19~81岁,病程1~17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得分为(2.37±0.5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0.142)、不限制饮酒(OR=0.126)、规律运动(OR=9.052)、合理膳食(OR=1.328)、按医嘱服药(OR=1.283)、保持健康体重(OR=1.317)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后其健康相关行为改善情况良好,吸烟、饮酒、规律运动、合理膳食、按医嘱服药、保持健康体重等健康相关行为是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肠道寄生虫虫卵识别模型研究
    殷李华, 胡建雄, 方悦怡, 容祖华, 黄栩滨, 何冠豪, 江芷莹, 肖建鹏, 刘涛, 马文军
    2023, 49(12):  1498-1503.  doi:10.12183/j.scjpm.2023.1498
    摘要 ( 68 )   PDF (1785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肠道寄生虫卵的粪检显微图像数据集,建立一个深度学习模型,为肠道寄生虫疾病辅助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利用显微镜和数码相机采集12种肠道寄生虫虫卵显微图像,经预处理后对虫卵的类别和位置进行标注,形成粪检显微图像数据集。以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作为框架,对标定框回归、分类、掩膜进行训练,并评估其性能。结果 构建的图像数据集共6 299张图片,涵盖了10 944个虫卵图像。经测试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总体识别准确率为90.20%,12种虫卵的准确率为58.65%(曼氏迭宫绦虫卵)~100.00%(蛲虫卵)。结论 构建肠道寄生虫卵的显微图像数据集和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肠道寄生虫卵显微图像的识别模型可为寄生虫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提供技术支撑。
    石家庄地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状况调查
    李天华, 周立飞, 张翠红, 杜秀芳, 邵文霞
    2023, 49(12):  1504-1507.  doi:10.12183/j.scjpm.2023.1504
    摘要 ( 23 )   PDF (1261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石家庄地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状况,为本地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石家庄地区围绝经期女性进行围绝经期综合征状况调查,采用女性围绝经期症状调查表评估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并收集其年龄、BMI、文化水平、家庭功能、心理弹性、睡眠质量、规律体育锻炼、疾病认知、月经等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石家庄地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有效研究对象1 873名,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391例,发生率为20.88%,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187、139、65例,分别占47.83%、35.55%、16.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家庭功能(OR=0.568)、心理弹性(OR=0.219)、睡眠质量(OR=0.183)、规律体育锻炼(OR=0.730)、疾病认知(OR=0.960)、月经情况(不规律OR=2.711、已绝经OR=3.043)是石家庄地区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石家庄地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状况有待改善,可综合相关因素,针对个体特点采取针对性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女性围绝经期健康水平。
    唐山市髋部骨折患者病例特征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王玉荣, 李巧静, 汪钊, 邹保林, 刘小坡, 周新香
    2023, 49(12):  1508-1511.  doi:10.12183/j.scjpm.2023.1508
    摘要 ( 18 )   PDF (197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唐山市髋部骨折的病例特征及并发症情况,为防治髋部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唐山市3家医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成年病例特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7 953例髋部骨折患者,其中2018年1 527例、2019年1 562例、2020年1 594例、2021年1 629例、2022年1 641例,髋部骨折患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髋部骨折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52.96%高于男性的47.04%,骨折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80~92岁患者数量最多,占25.56%;春季和冬季是髋部骨折的高发季节,分别占26.32%和32.48%;骨折类型以股骨颈骨折为主,占39.66%,骨折原因中跌倒患者比例最高,占47.88%;开放性骨折患者所占比例为52.80%,明显高于闭合性骨折患者的47.20%;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占93.66%;64.14%的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共有51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发生率6.4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6.166)、开放性骨折(OR=3.611)、骨折到医院时间>48 h(OR=3.728)、保守治疗(OR=6.443)、合并内科疾病种类(1~2种OR=2.983,≥3种OR=5.540)是髋部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唐山市髋部骨折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股骨颈骨折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年龄、开放性骨折、骨折到医院时间、保守治疗、合并症数目等是影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商丘市缺血性脑卒中中青年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
    刘春霞, 王春玉, 范洁, 田冬梅, 汪晶晶, 袁艳华, 常素霞
    2023, 49(12):  1512-1516.  doi:10.12183/j.scjpm.2023.1512
    摘要 ( 15 )   PDF (1279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商丘市缺血性脑卒中中青年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商丘市3家三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治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二级预防依从性达标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493例患者,失访104例,最终纳入1 389例;年龄为18~59岁,平均年龄为(50.83±6.27);男性794例,女性595例。二级预防依从性达标率48.52%(674/1 389)。用药、血压、血糖达标率较高,分别为66.16%、62.63%、61.41%,体育锻炼、吸烟、健康饮食的达标率较低,分别为46.44%、46.00%、4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957)、文化程度(OR=1.526)、婚姻状况(OR=1.279)、职业(OR=1.327)、社会支持(OR=2.364)、压力知觉(OR=2.521)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商丘市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依从性达标率不高,可针对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社会支持、压力知觉等因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依从性。
    2型糖尿病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
    苏钰, 刘思彤, 李梦琳, 侯鹏, 王颖
    2023, 49(12):  1517-1520.  doi:10.12183/j.scjpm.2023.1517
    摘要 ( 29 )   PDF (1281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探讨患者服药依从性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京市江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调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合并其他慢性病情况,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有效调查1 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服药依从性差者453例,占39.91%;1 135例患者中874例为2型糖尿病合并其他慢性病,2型糖尿病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占比为44.97%(393/8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OR=5.749)、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OR=2.482、3.313)、服药种类≥3种(OR=3.377)、用药知识掌握情况(OR=0.391、0.328)、过去6个月未接受过电话或面对面随访(OR=7.128)均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的总体服药依从性较差,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应针对影响该患者人群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继续开展疾病知识普及、用药知识宣教、简化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的改善工作。
    深圳市居民安全用药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吴文宇, 范玉婷, 甘雨君, 陈青松, 邓棋敏, 张东枚
    2023, 49(12):  1521-1525.  doi:10.12183/j.scjpm.2023.1521
    摘要 ( 26 )   PDF (1255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深圳市居民安全用药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居民安全用药社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对深圳市10个行政区常住居民开展线上及线下的居民安全用药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居民安全用药行为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居民安全用药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2 459份,具备安全用药行为者4 019人(32.26%),但服用药品期间有因各种原因导致漏服/未按时服药的发生率为71.86%,根据服药后自身感受自行增加、减少剂量或停药的发生率为49.65%,服药时不注意药品的服用时间间隔的发生率为46.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15)、初中(OR=1.66)、高中/职高/中专(OR=1.61)、公司职员(OR=1.33)、医务人员(OR=2.83)、教师(OR=1.75)、在校学生(OR=1.63)、家庭人均月收入≥8 001元(OR=1.21)、在深圳的居住时长≥5年(OR=1.40)、具备良好的安全用药认知素养(OR=1.80)的居民在安全用药行为良好的概率较高;未婚(OR=0.70)的居民在安全用药行为良好的概率较低。结论 深圳市居民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用药不良行为,性别、学历、婚姻状况、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在深圳居住时长、良好的合理用药认知素养为影响因素。
    现场研究
    脑卒中患者药物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韩艳, 李彬彬, 唐金荣
    2023, 49(12):  1526-1529.  doi:10.12183/j.scjpm.2023.1526
    摘要 ( 19 )   PDF (1288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药物素养水平展开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4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药物素养评估量表(MedLitRxSE)、医疗社会支持量表(MOS-SSS)开展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法、单因素分析法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对脑卒中患者药物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MedLitRxSE评分为(8.78±3.51)分;MOS-SSS评分为(69.72±14.96)分。年龄(β'=-0.294)、文化程度(β'=0.196)、家庭人均月收入(β'=0.723)、家族脑卒中病史(β'=0.457)及医疗社会支持(β'=0.535)是脑卒中患者药物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脑卒中患者药物素养普遍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重点关注高龄患者药物素养水平及合理用药情况,并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以提高脑卒中患者药物素养水平及用药安全。
    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现状调查
    戎幸, 沈轶, 林欣, 司亮, 耿莹
    2023, 49(12):  1530-1533.  doi:10.12183/j.scjpm.2023.1530
    摘要 ( 17 )   PDF (1224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对康复运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的知信行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 051份,收回有效问卷1 024份,有效率97.24%;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康复运动知识维度得分(16.79±1.79)分,运动态度维度得分(16.96±1.95)分,运动行为维度得分(17.26±2.02)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康复运动知识、态度、行为呈正相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β'=0.078)、接受过康复运动健康教育(β'=0.063)、正在进行康复运动(β'=0.157)是运动知识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住院家人陪护(β'=0.093)、接受过康复运动健康教育(β'=0.150)、正在进行康复运动(β'=0.205)、运动知识维度得分(β'=0.271)是运动态度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住院家人陪护(β'=0.136)、接受过康复运动健康教育(β'=0.195)、正在进行康复运动(β'=0.347)、运动知识维度得分(β'=0.180)、运动态度维度得分(β'=0.217)是运动行为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康复运动的知信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文化程度、住院陪护情况、接受康复运动健康教育情况、进行康复运动情况等均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
    2018—2022年郑州市部分三甲医院出血性脑卒中病例特征及住院费用趋势分析
    孟艳华, 王丽娟, 范玲燕
    2023, 49(12):  1534-1538.  doi:10.12183/j.scjpm.2023.1534
    摘要 ( 25 )   PDF (1244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出血性脑卒中病例特征及住院费用趋势变化,了解疾病构成的规律特点及经济负担,为临床出血性脑卒中诊治提供资料参考。方法 收集郑州市2018—2022年3家三甲医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病例的患者信息,并对患者病例特征以及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3家医院2018—2022年期间均未调整过整体收费标准。3家医院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疾病分级、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8—2022年期间共收集4 276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数呈现逐年增多。男、女性别比1.182∶1。患者年龄38~92岁,以60~79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占62.24%。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季节特点呈现秋、冬季高发。发病原因主要为高血压脑出血(49.32%),出血性脑卒中首发病例占59.57%,出血部位主要为基底核区,占55.68%。卒中分级显示I级(轻度)、II级(中度)和III级(重度)患者分别占31.08%、38.28%和30.64%。近5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药费以及综合医疗服务费、治疗费、诊断费、耗材费和其他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4(5~18)d,不同住院天数、卒中分级的患者总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年间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卒中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48、5.610,均P>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521)、住院天数(β'=1.224)、卒中分级(β'=0.691)、治疗方式(手术治疗)(β'=0.897)是影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2018—2022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明显的年龄、发病季节分布特征,且住院费用逐年增高,负担仍较重,应通过降低药费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放射医务人员相关外周静脉血检验结果的变化分析
    王薇薇, 双家兵
    2023, 49(12):  1539-1542.  doi:10.12183/j.scjpm.2023.1539
    摘要 ( 17 )   PDF (122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放射医务人员外周血象、甲状腺激素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各功能异常情况。方法 以省级疾控中心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获取的531名放射医务人员健康检查结果为观察组,另以2∶1选取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非放射医务人员体检结果为对照,通过医院查询系统筛查2组医务人员的相关检验结果并分组整理,对比外周血象、甲状腺激素及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531名放射医务人员有482例接受微核试验,其中微核检出率为59.96%(289/482)。观察组外周血象指标(WBC、Hb、RBC、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甲状腺指标(FT4)、肝功能(TBIL、TP、ALB)、肾功能(Cr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外周血象指标(WBC、RBC、PLT)、甲状腺指标(FT3、FT4)、肝功能(ALT)、肾功能(Cre、BUN)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电离辐射工作环境中,医务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甲状腺及肝肾功能指标出现异常,工作中需要重视辐射对各器官的损害,做好防护的同时按时体检,及时调整工作环境。
    南京市某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流行特征分析
    孔婷婷, 高文婷, 吕红, 孙加奎
    2023, 49(12):  1543-1546.  doi:10.12183/j.scjpm.2023.1543
    摘要 ( 22 )   PDF (1278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以更有效控制耐药菌的传播、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南京市某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并采集生物样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鉴定及耐药性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MDRAB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MDRAB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 408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以≥60岁患者所占比例较高,为50.12%,男女性别比为1.27∶1,疾病类型以循环系统疾病所占比较较高,为45.81%, 2 40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952株MDRAB,检出率为39.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3.711)、感染前APACHEⅡ评分(OR=1.346)、气管插管/切开(OR=2.421)、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2.624)是影响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菌株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最高,为95.10%,对左氧氟沙星较敏感,耐药率为26.16%,MDRAB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余下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MDRAB感染风险高,对头孢曲松等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建议针对高龄、感染前APACHEⅡ评分、气管插管/切开、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多项独立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
    成都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特征分析
    黄潇苇, 王娴, 刘波
    2023, 49(12):  1547-1550.  doi:10.12183/j.scjpm.2023.1547
    摘要 ( 23 )   PDF (1246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与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分布及流行特点,为防治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成都某三甲医院就诊的1 887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病例血清样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887例样本中1 079例检测到至少1种病原体抗体阳性,阳性率57.18%。最常见感染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MP),共807例,感染率达42.77%;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FluB),感染率20.50%。2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373例,占全部儿童病例的19.77%,其中以MP合并FluB感染最为常见。女童病例感染率高于男童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道感染儿童病例中1岁以下婴儿感染率最低,为25.37%;学龄前组感染率最高,达7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春、冬季感染率最高。结论 MP和FluB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呼吸道病原体在儿童中的流行特点在3~6岁、女童、发病时间春、冬季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对于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和季节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020—2022年西安地区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王慧萍, 王佩, 高艳玲, 王云霞, 王超, 田莉莉, 郭雯, 王萌
    2023, 49(12):  1551-1555.  doi:10.12183/j.scjpm.2023.1551
    摘要 ( 21 )   PDF (1230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和分析重症监护室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地区3家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采集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基本情况并收集静脉置管部位等特征资料,由专业技术人员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对置入导管病原菌进行定量培养分离,对病原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测定,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 781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导管血流相关性感染265例,感染率为9.53%。共检出病原菌3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18株占62.46%,革兰阴性菌117株占33.52%,真菌14株占4.01%。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四环素以及红霉素耐药性较高,其耐药率均>7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较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以及头孢他啶均有较高耐药性,且其耐药率均>70%;对阿米卡星较敏感。结论 重症监护室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耐药特点及其危险因素选择药物敏感度较高的抗菌药物。
    家庭正向行为支持方案对学龄期哮喘儿童运动依从性的作用
    张敏, 张爱青, 林征
    2023, 49(12):  1556-1559.  doi:10.12183/j.scjpm.2023.1556
    摘要 ( 17 )   PDF (1231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正向行为支持(PBS)对学龄期哮喘儿童运动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在南京市2家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家庭PBS方案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组干预周期3个月。比较2组儿童干预前后运动依从性、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生活质量得分等。结果 共纳入观察组361例,对照组358例,2组儿童基本情况及家庭情况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2组儿童运动依从性得分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观察组儿童运动依从性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组FACES II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观察组FACES II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组PAQLQ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观察组PAQLQ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家庭PBS方案可提高学龄期哮喘儿童运动依从性,改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提高儿童生活质量。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社区体检人群血脂变化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李海燕, 郑宛珊, 赵泽迪, 陈瑾, 董晓梅, 黎展宏, 梁永欣, 张健伟, 陈雄飞, 阮慧红
    2023, 49(12):  1560-1562.  doi:10.12183/j.scjpm.2023.1560
    摘要 ( 32 )   PDF (1273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社区体检人群血脂4项指标变化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整理社区参加体检的居民连续5年的血脂、血糖及身高、体重、腰围等健康管理数据,建立以血糖为因变量,以血脂4项指标为自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血脂变化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模型和多因素模型中,影响血糖水平的因素都是总胆固醇(单因素模型β=0.132 4,P<0.01;多因素模型β=0.160 2,P<0.01)和高密度脂蛋白(单因素模型β=-0.132 4,P<0.01;多因素模型β=-0.289 1,P<0.01),甘油三酯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变化不影响血糖(P>0.05),腰围和BMI对血糖和血脂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4项中总胆固醇增高会导致血糖上升,高密度脂蛋白增高会降低血糖。本研究对于糖尿病患者调脂主要目标倾向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
    带量采购政策下池州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分析
    姚海峰, 王凤玲, 何勇
    2023, 49(12):  1563-1567.  doi:10.12183/j.scjpm.2023.1563
    摘要 ( 39 )   PDF (1204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带量采购政策下池州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分析。方法 通过池州市某医院信息系统调取带量采购执行前(2019年5月13日至2020年5月12日)及带量采购执行后(2020年5月13日至2021年5月12日)口服降糖药药品通用名、药品规格、采购数量、生产厂家、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2个时间段内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实际节省费用、费用节省率。结果 实行带量采购后1年口服降糖药使用量同比下降83.69%,口服降糖药销售总金额同比下降29.25%,阿卡波糖片(北京拜尔)单片价格同比下降91.36%,其余药品单片价格无变化;带量采购执行后卡格列净DDDs同比增长7 029.73%,二甲双胍DDDs同比下降88.27%;二甲双胍带量采购执行后DDDc同比增长609.95%,阿卡波糖、格列美脲、达格列净带量采购执行后DDDc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82.07%、79.58%、51.61%;口服降糖药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实际节省费用为622 137.89元,费用节省率为33.94%。结论 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后降低了口服降糖药使用量和销售金额,提高了医院口服降糖药使用合理性,降低患者药品费用支出。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居家心脏康复依从性调查
    阎艳红, 邢宏达, 王彩萍
    2023, 49(12):  1568-1570.  doi:10.12183/j.scjpm.2023.1568
    摘要 ( 24 )   PDF (1267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居家心脏康复依从性情况。方法 以2018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太原市某医院心血管科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时由研究组心内科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完成居家心脏康复方案,出院6个月后由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随访患者的居家心脏康复依从性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依从性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152例患者,失访16例,最终纳入1 136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为(61.36±6.14)岁;男性602例,女性550例。完全依从397例,部分依从428例,不依从311例,居家心脏康复依从率为72.63%(825/1 136)。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1.413)、婚姻状况(OR=1.119)、社会支持(OR=1.725)、心脏康复认知水平(OR=1.884)是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居家心脏康复依从性的促进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居家心脏康复依从性较低,应针对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社会支持、心脏康复认知水平等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居家心脏康复依从性。
    雅安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现状及血糖相关指标对其预测价值研究
    郑燕萍, 周国兰, 李玉霞, 杨益, 王丽娜, 徐雅君, 陈超, 卫家薇, 罗丹, 邓博文, 徐玮珂
    2023, 49(12):  1571-1575.  doi:10.12183/j.scjpm.2023.1571
    摘要 ( 17 )   PDF (133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为针对此人群开展预防心血管疾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雅安市某医院体检科体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的调查,并从体检数据库中逐项导出本研究所需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检测结果及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样条函数等分析方法分析血糖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1 6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者 365例,患病率为21.73%,其中高血压268例,动脉粥样硬化112例,冠心病85例,心力衰竭65例,心律失常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平均水平分别为(5.57±1.24)%、(5.60±1.27) mmol/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心性肥胖(OR=6.723)、HbA1c>6.1%(OR=1.425)、FPG>6.44 mmol/L(OR=1.596)、尿酸异常(OR=4.300)、血脂异常(OR=1.846)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ROC曲线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AUC均>0.70;HbA1c、FPG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联强度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HbA1c、FPG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呈正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随HbA1c、FPG水平升高而升高。结论 2型糖尿病体检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中心性肥胖、HbA1c、FPG、尿酸异常、血脂异常相关,且HbA1c、FPG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常住居民膳食模式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影响研究
    高燕, 陈义, 姜重燕, 舒蕾, 张佳容
    2023, 49(12):  1576-1579.  doi:10.12183/j.scjpm.2023.1576
    摘要 ( 16 )   PDF (1227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常住居民膳食模式及其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在乌鲁木齐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膳食情况调查,并通过体检中心数据库收集相关检查结果,对该人群心血管疾病高危情况及膳食模式进行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膳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高危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182名乌鲁木齐常住居民,男女性别比为0.99∶1,平均年龄(54.59±10.83)岁。评估为心血管高危者316例,高危率为26.73%。根据每个公因子中所含的主要食物种类分别命名为水禽畜肉型膳食模式、糕点谷物型膳食模式、果奶坚果型膳食模式、蔬菜杂粮型膳食模式、高油高盐型膳食模式,以糕点谷物型所占比例较高,占31.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水禽畜肉型膳食模式(OR=1.793)、果奶坚果型膳食模式(OR=0.569)、蔬菜杂粮型膳食模式(OR=0.723)、高油高盐型模式(OR=2.596)均与心血管疾病高危有关联。结论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常住居民膳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相关,可通过调整居民的膳食行为模式改善心血管疾病发生及进展。
    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对肥胖儿童体重管理影响研究
    唐颖超, 肖云丹, 王佳, 方睿
    2023, 49(12):  1580-1583.  doi:10.12183/j.scjpm.2023.1580
    摘要 ( 18 )   PDF (1226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回授法(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对肥胖儿童体重管理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上海市某医院临港院区生长发育专病门诊确诊为肥胖的6~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2组儿童家属的知信行水平、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及儿童体格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2例肥胖儿童,其中对照组59例,观察组63例,2组儿童及家长的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6个月的儿童家属知信行水平各维度得分均升高,2组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体质量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身高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对肥胖儿童体重管理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儿童家属知信行水平,从而帮助儿童形成有益于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行为。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梁家宝, 周晓莹, 杨结贞
    2023, 49(12):  1584-1588.  doi:10.12183/j.scjpm.2023.1584
    摘要 ( 19 )   PDF (1239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并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发病危险因素,并构建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022年1—12月在广州市某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诊治的10~18岁NSSI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1∶1的设计原则,在病例所在学校相同班级中招募性别相同、学习成绩大致相当的同学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2组青少年一般资料、生理因素及进行量表评估,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青少年NSSI发病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构建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校准曲线分析并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纳入病例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人,2组10~18岁青少年人格特征-神经质、人格特征-外倾性、心理弹性、焦虑、抑郁、心境障碍、社会支持、校园欺凌、家庭环境、家庭亲密度、负性生活事件情况、童年创伤经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D-RISC评分(OR=0.882)、SAS评分(OR=1.121)、SSSA评分(OR=0.871)、FES-F评分(OR=0.889)、FACESII-CV评分(OR=0.907)、ASLEC评分(OR=3.679)、ACE-IQ评分(OR=1.134)为青少年NSSI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心理弹性、焦虑、社会支持、家庭环境、家庭亲密度、负性生活事件、童年创伤经历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806、0.717、0.663、0.816、0.794、0.727、0.880、0.976。结论 青少年NSSI发病涉及因素众多,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青少年NSSI发病有良好预测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丽, 吴金兰
    2023, 49(12):  1589-1592.  doi:10.12183/j.scjpm.2023.1589
    摘要 ( 13 )   PDF (121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意向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人群呼吸功能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及医联体社区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对抽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意向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意向状况分析,并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3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呼吸功能锻炼意向总分(7.98±1.87)分,评分由高到低的维度依次是呼吸控制、吹笛式/缩唇呼吸、抗阻呼气锻炼、全身运动等其他锻炼意向,分别为(2.34±0.62)、(1.98±0.85)、(1.87±0.73)、(1.79±0.6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β'=-0.109)、文化程度(β'=0.688)、居住方式(β'=0.180)、疾病严重程度(中度β'=0.146、重度β'=0.697)、呼吸功能锻炼认知水平(β'=0.726)、营养风险(β'=-0.11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β'=-0.053)、自我效能(β'=0.137)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意向的影响因素。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意向处于中等水平,呼吸控制、吹笛式/缩唇呼吸、抗阻呼气锻炼意向均应加强,其锻炼意向受到多因素影响,应综合考虑个体呼吸功能锻炼意向及相关因素状况,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坚持呼吸锻炼,控制疾病发展。
    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
    李红梅, 杨菊荣, 王金娜, 姚小红, 孙建红
    2023, 49(12):  1593-1597.  doi:10.12183/j.scjpm.2023.1593
    摘要 ( 21 )   PDF (123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及对监测结果趋势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7—2021年期间乌鲁木齐市2家三甲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部位以及病原菌检出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连续5年共监测ICU患者11 135例,发生医院感染543例,例次感染率和调整日感染率为4.88%和1.67‰。医院感染率、日感染率和调整日感染率的发生水平在5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和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相关感染率分别为5.29‰、1.09‰和0.58‰。且VAP使用率连续5年逐年上升(P <0.01),而连续5年的CLABSI使用率逐年下降(P <0.01),且连续5年的VAP和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相关感染率均呈逐年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U重症患者的医院感染部位前5位依次是下呼吸道(29.65%)、上呼吸道(15.47%)、泌尿道(12.34%)、手术部位(12.15%)和血液(9.76%)。ICU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比前5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15株(20.10%)、大肠杆菌91株(15.91%)、鲍曼不动杆菌75株(13.11%)、铜绿假单胞菌41株(7.1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0株(6.99%)。结论 通过对ICU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可重点掌握ICU医院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控问题,并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积极控制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乌鲁木齐地区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血源性疾病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史海燕, 张辉, 孙志霞, 金芳勤
    2023, 49(12):  1598-1601.  doi:10.12183/j.scjpm.2023.1598
    摘要 ( 16 )   PDF (1212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血源性疾病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单抽样方法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地区3家三甲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血源性疾病认知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血源性疾病认知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血源性疾病认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消毒供应中心306名医护人员的调查结果,血源性疾病认知情况调查中有96名医护人员所有题目均回答正确,完全知晓率为31.37 %,处于较低水平,所有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9.63 %(2 924/3 672),处于中等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β'=0.477)、文化程度(β'=0.530)、接受过标准防护培训(β'=-0.188)、过去1年发生职业暴露次数(β'=0.211)、岗位为手术器械清洗(β'=0.134)、职务为护士长(β'=0.437)、职务为组长(β'=0.231)为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血源性疾病认知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对于血源性疾病的认知水平还需提升,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标准防护培训、过去1年发生职业暴露次数是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血源性疾病认知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
    武汉市江岸区绝经后女性尿失禁患病现状、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张丽鹏, 田洪哲, 刘波, 鲍慧, 王敏
    2023, 49(12):  1602-1605.  doi:10.12183/j.scjpm.2023.1602
    摘要 ( 16 )   PDF (1226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绝经后女性尿失禁患病现状、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在武汉市江岸区通过街道社区通告方式招募绝经后女性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及尿失禁情况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调查对象尿失禁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尿失禁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23名绝经后女性中尿失禁总体患病率为32.18%。其中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尿失禁比例分别为47.80%、18.00%、34.20%,轻、中、重度尿失禁构成比分别为69.36%、21.21%、9.43%。绝经后女性尿失禁认知水平平均为(6.49±3.05)分,56.99%的绝经后女性不认为尿失禁为一种疾病,55.04%调查对象不知道如何预防尿失禁,65.11%调查对象不知道尿失禁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超过80%调查对象不知道如何进行盆底肌锻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OR=1.428)、BMI(OR=2.181)、体力活动(OR=2.102)、分娩次数(OR=3.142)、既往盆腔手术史(OR=2.134)、尿路感染史(OR=1.442)、及时排尿(OR=0.589)是绝经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江岸区绝经后女性尿失禁患病率较高,其疾病相关认知知识匮乏,认知水平较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尿失禁患者以轻度为主,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和知识普及,提高疾病认知水平,促进尿失禁患者康复,减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潍坊市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姜艳, 马丽娟, 李艳琳, 张宝娟, 胡玉兰, 赵琳琳
    2023, 49(12):  1606-1608.  doi:10.12183/j.scjpm.2023.1606
    摘要 ( 13 )   PDF (1212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降低产褥期感染发生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2年1—12月在潍坊市3所医院(阳光融和医院、安丘市中医院、解放军第80集团军医院)住院生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基本情况及分娩相关信息,并对其产褥期感染情况开展跟踪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体温监测、分泌物采集并检测以判断是否发生感染,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产褥期感染发生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产褥期感染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调查对象1 946人,发生产褥期感染72例,发生率3.70%,产褥期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异常恶露,主要部位为会阴、阴道、腹部切口、宫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合并疾病(OR=1.850)、分娩方式(OR=1.713)、生产孕周(OR=1.213)、产后按压宫底(OR=0.386)、母乳喂养(OR=0.751)、产后健康教育(OR=0.671)是产褥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潍坊市产妇产褥期感染仍需进一步控制,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影响因素关注产褥期感染高危产妇,加强产后健康教育及相关预防措施,减少产褥期感染的发生,促进产妇顺利康复。
    郑州地区过敏性结膜炎病例特征分析
    鲁方方, 付娟, 闫佳敏, 王亚丹
    2023, 49(12):  1609-1612.  doi:10.12183/j.scjpm.2023.1609
    摘要 ( 13 )   PDF (122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过敏性结膜炎病例特征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郑州市某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历信息等临床资料。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史资料、体征检查以及过敏原实验检查等临床治疗结果掌握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病例特点。结果 1 644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总IgE抗体阳性45.50%(748例),常见过敏原阳性46.11%(763例),总阳性率56.39%(927例)。发病季节为春季(45.68%)、夏季(27.37%)、秋季(15.75%)和冬季(11.19%),不同季节间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体征包括结膜充血(100.00%)、眼红(98.05%)、揉眼(89.11%)、眼痒(80.54%)。吸入性过敏原检测出740例,占45.01%,以屋尘螨(30.29%)为主;食物性过敏原中以牛奶(3.28%),海鲜(2.92%)最常见,共检出食物性过敏原225例(13.69%)。临床分型上以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33.94%)、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30.11%)和春季角结膜炎(27.98%)为主。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和春季角结膜炎基本集中在儿童组(<16岁);巨乳头状结膜炎主要以成人组(16~59岁)为主。结论 常年过敏性结膜炎和季节过敏性结膜炎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结膜炎临床分型,变应原以屋尘螨为主,不同临床分型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病例特征不同,临床应根据病例特点针对性加强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