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陶芳标. 儿童少年卫生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208-233.
|
[2] |
傅小兰, 张侃.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1-55.
|
[3] |
王极盛, 李焰, 赫尔实.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 社会心理科学, 1997, 46(4): 15-20.
|
[4] |
蔡敏. 儿童心理健康护理探讨[J]. 国际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3(1): 16-18.
|
[5] |
马智杰, 郭继志, 杨淑香, 等. 潍坊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12):1842-1844,1847.
|
[6] |
徐凯. 性别角色冲突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 37(7): 1046-1050.
|
[7] |
吴翠平, 娄晓民, 戚珊, 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11): 1491-1492.
|
[8] |
陈丽嫦,江海燕,卢文英,等.肇庆市区中职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况调查[J]. 华南预防医学, 2017,43(6):575-577.
|
[9] |
张杰, 吴小波, 覃于洪. 中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20): 3130-3133.
|
[10] |
王燕, 刘斌. 运动干预对中考应试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3(2): 129-134.
|
[11] |
姚兴. 体育锻炼投入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 23(6): 76-78.
|
[12] |
李昌俊, 贾贺男, 左俊楠. 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效果、机制与展望[J]. 中国体育科技, 2015, 43(1): 132-139.
|
[13] |
方姣, 孙莹, 陶芳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心理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与困境突破[J]. 中国学校卫生, 2019, 40(9): 1281-1285,1288.
|
[14] |
伍颖华,梁侨仼,曲亚斌,等.台山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18,44(1),87-90.
|
[15] |
郁伟芬, 史新广. 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09, 4(1): 55-58.
|